女人臉上有這幾個特征,在古代都是“妾”相,難登大雅之堂
古代女人的臉,從來不只是她自己的臉。社會講規矩,身份成體系,姿容就像一張證書。哪個朝代不是這樣?妾與妻的差別,明明白白全寫在臉上??吹接腥苏f古人喜歡柔美曲線,這也沒錯——可真輪到那個時候,誰又真的只看得見詩詞里那點溫柔?

文人喜歡用月光、花朵來比女人的臉。表面上說得溫柔,骨子里卻刻板,執著。臉要小巧,要光滑。線條越柔和越討喜??善?,方臉女人被定了“妾相”,板著臉被人嫌棄。方臉算什么?在古人眼里,這樣的女子,多少帶著點強悍,柔弱與嫵媚都靠不上邊。不是家中主母不配登堂,只能偏居一隅,連笑都小心翼翼。
可轉念一想呢?也許有些大家閨秀,偏要長得英氣十足,她們就不配愛嗎?但那時候,評判別人的標準年輕女孩都懂得。方臉注定冷板凳,圓潤才上臺面。細細一琢磨,這未免也太苛刻。

細致到鼻子的形狀,上上下下沒逃過挑剔。高鼻子受人敬仰,象征“貴”。有人說這是天生的福氣,富貴的標配,命理師傅張嘴就夸一個“貴相”。塌鼻梁或者鼻翼過寬?不好意思——這種面相多半配不上傳世佳人,反倒成了“妾”的門面。歷史上那些被冊封的美人,幾乎清一色挺鼻,仿佛只要鼻子高挺了,地位也自然而然高了。
其實呢?現實中真有那么多雕像般的高鼻嗎?而宮廷爭寵的女人們,真只因為鼻梁挺就穩坐妃位?查資料,唐代諸宮人畫像,倒真有鼻梁高者居尊位。宋徽宗的《千秋節賜宴圖》,能找到數女高鼻而白膚??蛇€有的是寬鼻低眉,偏生也寫入史書。有誰記得她們被怎么看?

眼睛呢,眼形被推到臺面上常年被檢視。大眼、鳳眼,愛說什么“靈動聰慧”——一句話就是讓人一眼看了又想多看一眼。古人講究“傳神”,覺得女人無非是那一對水靈靈的眸子。小眼睛被說晦暗,有人說是天生命不好,當不了主母。被貼上妾相,就像落了灰塵,抹都抹不掉?可有人偏愛杏眼,圓圓的,帶點茫然。戲曲點眸,越古舊越覺得這是女人的味道。難道看得見的就一定比藏著的更好?這詞兒說多了,倒像在比誰的刻板印象更深。
膚色這個事,現在有人愿意曬黑,有人愛白里透紅??赡菚r候,女孩子圖漂白用盡辦法,一年四季都怕臉曬黑。古詩總是比作“凝脂”、“霜雪”,一張臉白得能掐出水才是高配。膚色偏黑,常常被當做身份的劣勢。明清兩代貴婦用鉛粉抹面,只想求個貴氣。可鉛粉有毒,皮膚傷了也無所謂。是怎么回事?有人說只要白了,好歹能多抬頭??扇绻嬉涯樁寄ǔ梢粋€樣子,還有什么意思?

再來說五官比例,古人迷信對稱,講究和諧。額頭要寬,眉毛不過剃得太細,下巴不尖不圓都能被議論。不調和呢?說是妾相,說是倒霉臉,命不好。怪不得大戶人家擇媳最看臉,字里行間寫滿了“相”。但有次我看歐美歷史,那些王妃、公主,五官各有差異,有人頜骨分明,有人低鼻塌眉,都能進皇室。是不是我們這代講究的東西,根本只有一時?
表面上,古代對臉的苛刻講理又不講理。女性地位低,是事實。美貌雖說能帶來榮譽與寵愛,實際上更像枷鎖。宮中妃嬪,三千佳麗,能真正以容貌定江山的,始終不多見。王昭君貌美,倒因畫師把她畫丑了進不了宮。竇漪房入宮時,不以美色著稱,卻憑謹慎善良終成皇后。容貌只是敲門磚,進門之后,事情遠比想象復雜。
看歷史數據,唐宋以后貴族擇妻,注重才藝與門第亦未少。清朝禮儀規定,選秀女重面相、也看家世。實際被選上的,未必全是古典美人。數據來源宮廷檔案,史料記載清晰。山東濰縣出身的鈕祜祿氏入宮時,相貌并不出色,但因品德和家世脫穎而出。相比之下,成都籍秀女洪氏貌美艷壓群芳,卻因門第微寒被刷掉。
有意思的是,民間不同地方評美有迥異。南方女子以秀氣取勝,北方偏愛大氣。地方志記載,明代蘇州民間審美標白膚、細眉、杏眼;陜西則喜歡高鼻、濃眉、寬肩。細一想,若真有不可打破的標準,那這些“例外”又該怎么解釋?有人說局部審美因經濟環境不同,生活習慣左右氣質。那是不是說,就算生在皇家,該輪在民間做主母還是能當上?
說到底,古代社會把很多事都交給了命理、風水、面相。連生計也推給了天命。女人們沒得選,也只能信??傻搅私裉欤@份執念好像還沒散干凈?,F實生活里,女孩們為皮膚發愁,為鼻型自卑,為下巴不夠圓潤刷短視頻改手勢練習。有道理嗎?不見得。
事實上,社交平臺每年發布的美顏數據,女性用戶中七成為自己臉型進行過調整。資料來自2023年《青少年網絡生活報告》。但身邊人真正喜歡的長相,可能根本不在“貴婦標準”上。好多男孩說喜歡有棱角的臉,不喜歡過于呆板的瓜子臉。這是不是也表明,大家的審美其實很靈活?也許,標準都是說給外人聽的,自己喜歡才是實在。
很明顯,社會賦予女性外貌過重的意義,不是真正的價值?,F在社交網絡時不時冒出“妾相臉”打卡熱潮,倒像是一種娛樂。誰還真的信這些老套標準?多的是對自信、開朗、勇敢的推崇。越來越多的機構調查,美貌帶來的機會有限,反而是才華、情緒管理、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成了主流。2024年中國青年作家大會選拔,演講與才藝分值高于形象分。別說是誰規定的,數據擺在那里。
當然,也有人覺得,臉好看在某些平臺能撈到紅利。沒錯,短期流量可以博得關注。可這就等于走得遠嗎?恐怕也未必。翻看幾位頂流女演員的入行經歷,多數都因演技逆襲。唐嫣、趙麗穎長相甜美,早年不吃香,演技磨練后爆紅。說明待遇最終還是看真本事。
時代不同了,誰都能發聲。古人審美有他們的無奈。只要活在那個圈子,無論愿不愿意,臉就代表了命運。但到了今天,臉固然重要,卻絕不會再輕易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版嗄槨敝皇莻€說法,走到現在已經成了娛樂談資。誰說長得英氣硬實的就不是好女人?但還是會有人,選擇順從那些標準,總覺得出人頭地要跟別人一樣才行。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擺脫這些影響?其實不然,社會總是有慣性的。
事情說到這,其實沒什么新花樣。古人與現代人面對容貌從未真正相同,卻也說不出完全不同。臉型、鼻型、膚色,這些東西千百年來被反復講述,成了傳奇的一個借口。轉頭又有人反駁,這些外貌標準徹底過時??赊D身流行審美榜單里,那些標配依舊常見。
女人們有的在意,有的不以為然。有人說全靠自信支撐顏值,也有人改變容貌只為“迎合”。美麗標準,誰定都帶點偏見。
世間面容萬千,各自漂亮,各自受用,有的只是陪襯,有的卻能隨時站到主位。標準多變,對錯不一,全靠一顆愿意不愿意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