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東北多地出現強降雪,全球變暖,為何有人說東北不適合居?。?/h3>
2021年的氣候變化大家應該看到了吧!極端性氣候可以說在全球“肆虐”,北美近50度高溫,赤道附近國家出現罕見降雪等等,都說明了極端性氣候在頻繁出現,這對我們人類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極端氣候出現之后,生態平衡在逐步被打破,人類的生存將會更加困難。

而2021年以來,我國的氣候變化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特別是在10月、11月的氣候變化,真的是“天翻地覆”的模式。10月竟然還出現了大規模的35度以上氣溫,過后又“一夜入冬”,變得非常冷。
這不,在11月,又出現了極其罕見的降雪,真的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了,而這次降雪影響最大的就是東北,所以不少人也在質疑——是不是全球變暖,東北將不適合人居?。俊?,下面我們一步一步來看。

11月東北多地出現強降雪
按照公開數據顯示,本輪東北的降雪的確比較強,暴雪、大暴雪導致不少地區出現了“雪過?!钡那闆r,甚至不少地區還出現了罕見的特大暴雪,行人、車輛都是“寸步難行”。在24小時之內,東北就有33個站點打破歷史同期降雪紀錄,遼寧、內蒙古等地不少站點還打破了氣象記錄以來積雪的最深紀錄。

例如:沈陽出現1905年以來冬季最強降雪,也就是116年來冬季最強降雪,平均降雪量51毫米,平均積雪深度34.1厘米,最大積雪深度為41厘米,內蒙古通遼積雪深度打破1951年來紀錄,積雪深度達到59厘米,也是70年一遇等等。所以真的太強了,罕見的降雪襲擊了東北地區,這在11月真的是太罕見了。同時,今年不少地區也降雪提前了,例如:北京。

當然,從分析的情況來看,東北出現如此罕見的降雪,也是有原因的。在今年下半年的這股最強冷空氣進入東北之后,渤海附近又出現了地面氣旋,將海上大量強盛的水汽輸送至東北,結果剛好就在東北上空產生了激烈交匯,造成降水量大且持續時間長,這就是導致降雪出現極端性的原因之一。
雖然我們知道這是一些基礎性的原因。但是從根源上來講,還是東北的氣候可能發生了改變,全球變暖在影響東北的氣候。

全球變暖,為何有人說東北不適合居住?
全球變暖對氣候改變是事實。根據2021年發布的氣候數據顯示,全球變暖仍在持續,而我國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區域,氣候的敏感度十分地高,升溫速率明顯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其中在1951~2020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升溫速率為0.26℃/10年。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1901年以來的10個最暖年份中,除1998年,其余9個均出現在21世紀。

同時,東北區域年平均氣溫顯著上升也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了,東北區域年平均氣溫上升速率為0.31℃/10年,高于全國同期平均氣溫上升速率和全球近50年氣溫上升速率。所以,又是極其罕見的一幕,這也說明了東北的氣候發生本質上的改變也成為了趨勢,至少從監測的數據來講,已經說明了這一切。

然而,只要全球變暖沒有停止,那么東北的氣溫上升也將持續增加,氣候變暖在東北地區的總體表現是——“弊大于利”,也就是帶來的不利影響會逐步增加。未來將可能面臨暴雨洪澇災害風險,高溫災害風險總體增強等等,加上東北地區是我國的主要糧食生產中心,那意味著影響更大。

所以,東北地區的氣候改變,的確是影響頗大的。但是話說回來,全球變暖,為何有人說東北不適合居住?雖然氣候變化對東北影響的確存在,同時氣候變化對生活在東北地區的人,的確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而對于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東北是不是適合人居住,這個可能還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決定才行,氣候變化的影響并不意味著是否符合居住等問題。例如:海平面上升還影響全球大范圍沿海城市,而大多數的大城市都是在沿海區域,你說不適合居住嗎?那必然也沒有絕對性的關系。

有句話說得好——“再好的地方,都沒有自己出生的地方好”,這雖然說法很普通,并且不適應大部分的人,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道理,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家,無論變成什么樣子,可能都無法代替它,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總結
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無論是我們這里說的東北,還是世界其他“角落”,都避不開受到氣候的影響,除非自己不在地球上,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雖然人類在不斷發展火星移民,但是真的要在火星上去居住,這個時間可能還非常的久遠,所以還是先保護好地球,再說火星的問題吧,地球的環境都保不住,何談去火星?那真的就是“空想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