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這7種"福氣花"千萬別送人,當心把自家好運送走!
177 2025-09-18
券商行業的同質化競爭和極度內卷,也導致了一些分析師為“出圈”發“風水”報告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譚麗平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3月14日,A股市場繼續調整,三大指數悉數下跌,超4000只股票翻綠。與此同時,市場上眾多券商紛紛發文稱,期盼的轉折點有望很快出現。
自今年2月底,利用天干地支、陰陽五行風水等學說預測股市的行為,被證監會正式定性為違法違規行為后,“風水”理論便從國內的券商研究報告中消失了。
但一些股民不會忘記,在2021年12月安信證券發布的《2022中國股市預測》報告中,采用了天干地支及金木水火土的玄學理論,推論出2022年內每個月的熱點主題,并認為從2022年開始,中國股市將開啟長達五年的牛市。這份“風水玄學”報告如今看來,更凸顯其荒謬。
時至今日,記者通過搜索發現,網絡平臺上仍有一些民間人士在發布用風水預測股市的觀點。但對此,雪球平臺上一些股民的態度是,“權當自娛自樂吧”。
事實上,“算命研報”并非一時之產物,它走到今天,已在國內走過了30個春秋。
早在1992年春節,香港外資金融機構里昂證券的客戶里,有不少人收到了一份預測新年港股股市、樓市行情的賀卡。有意者會發現,這張賀卡上,不僅有券商分析師的觀點,還選用了風水大師的預測。不過,更令人震驚的是,一年后人們發現,恒生指數上的7個主要轉折點,竟然全被大師精準預測到了。
來源:《中信里昂證券風水指數2023》
這是里昂證券發布的第一份《風水指南》。經此一役,《風水指南》名聲大噪,并成為里昂證券的慣例——每年年初都發布一份風水指南,一直延續至今。
這股“港風”很快吹拂到了A股,不少人成為跟風者。《中國企業家》在知網、投研網等平臺檢索發現,自2011年開始,內地陸續出現研究風水、陰陽五行、易經等與股市大勢之間聯系的論文、書籍和研究報告,這些文章里甚至在以風水為依據預測股市后市走勢。
一位專注于投研工具產品開發的金融行業人士劉煒(化名)告訴記者,自其2000年入行以來,用風水學、玄學預測股市便已在行業中存在多年了。
近兩年,多份來自國內知名券商的以“風水看股市”研報,直接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去年3月,先后有兩家證券公司因為用玄學理論預測股市被監管談話或出具警示函。
民間的大量“風水大師”被當作消遣娛樂也罷,國內的正規金融機構——券商又為何會推崇給股市“看風水”?
談及國內股市“風水經”的歷史,香港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香港太平山下的金融商業中心區——中環,聳立著許多知名的商廈,諸如匯豐銀行總部大廈、李嘉誠的長江集團,以及中國銀行在香港的總部大樓——中銀大廈。1989年,中銀大廈落成,旋即成為當時香港乃至亞洲的第一高樓,以及香港的新坐標,這棟樓就曾引發了香港金融圈一場著名的“風水大戰”。
這些趣聞,都是風水文化滲透入香港商業社會的見證。在香港,風水已經成為一種民俗文化——買樓裝修、室內陳設、婚戀配偶、大病小痛等,都離不開風水。在上個世紀80年代,風水大師是最為吃香的職業之一,受歡迎的程度直接體現在收入上。據香港《資本》雜志在1991年4月的調查,某些算命大師需要提前5個月預約,每次45~60分鐘,就能收費1500港元,為一座中型住宅看風水,單次收費1.5萬港元,外加2500港元的“旺屋收費”。
踏入千禧年后,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前景不明朗,風水大師更受歡迎?!断愀鄢鞘新佑啊芬粫袑懙溃?strong style="color: blue;">風水文化是香港這個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的伴生物。“風水學在推動香港人追求商業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也使得香港人承受巨大競爭壓力的心靈得到不同程度的撫慰。因此,風水玄學也就逐步演變成為香港社會的一種濃厚商業文化?!?/p>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研究全球資本市場的香港金融機構,也順其自然地關注起了風水。
來源:視覺中國
里昂證券的風水指數聲名大噪之后,曾在2006年到2008年短暫休刊,2009年復刊之后每年一版,至今已經發布29版。
里昂證券創辦于1986年,總部設于香港,原是一家歐資金融機構。2012年7月,中信證券通過全資附屬公司中信證券國際以12.52億美元代價,收購其亞洲業務全數股權,2016年11月,中信證券國際和中信里昂證券合并為中信里昂證券。
即便公司實控人“改朝換代”了,但其一年一度的風水指數也沒有中斷。并且,每年年初一經推出,都引發極大的討論。
今年1月,中信里昂發布了2023年風水指數報告,預測黑兔在年初將東走西顧、試探一番,夏末蹉跎下行,之后在年底反彈,整個冬季持續活躍,以小漲之勢收尾。《華爾街日報》以及香港當地不少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報道?!度A爾街日報》稱,“迎接新一輪風水周期,金融交易員們毫不馬虎”。
漸漸地,這種“風水”看市的風氣便開始傳向內地。
風水學逐漸在內地投研圈起聲量,大概是2012年前后。
當年2月,網絡上流傳出了招商證券的一位分析師發布的一份名為《八卦2012壬辰年》的PPT,作者大量運用玄學、周易八卦等生僻文法對2012年的流年運勢、中國股市、中美關系、世界經濟進行解讀預測。
這份報告遭到瘋狂轉發,網友調侃其為“股市半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會算?!北藭r,該券商的一位經理回應媒體稱:“我們不可能發布這樣的研報”,同時表示,沒有求證相關的工作人員,“沒什么好澄清的,就當是一則笑談吧”。
相較于當時券商機構的諱莫如深,業界卻已開始有相關的研究。據知網收錄的一篇《陰陽五行與股市大勢的預測的關系分析》的文章,作者是來自武漢大學的劉永楠,其通過應用陰陽五行的觀點來適應股市行情的變化,將不同的行業劃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再根據年份的不同來預測某一行業在該年的走勢,以此來考察其間的關聯性。
最后作者得出結論,利用陰陽五行對股市進行預測,保守估計只有50%左右的正確率?!斑@也和我們的常識相符,畢竟大多數人對五行理論是抱著懷疑態度的,認為用它對股市進行分析預測,根本就是故弄玄虛。然而我不這么覺得,我認為陰陽五行理論是一門哲學,是我國古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對自然規律的抽象總結?!?/p>
他認為,這些預測與實際行情相悖,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中國的股票市場從誕生到現在不過20年時間,還處在非常不成熟的階段。其次,這些預測都是在年初作出的,正如投資策略需要依據行情的變化而改變,我覺得某些行業在特定的大事件下其屬性可能發生改變,所以在預測中應盡可能地把這些變數也納入考慮范圍之中?!?/p>
這一文章被刊登在湖北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企業導報》2013年的第16期。
除此之外,號稱用易經預測股市的第一書《漲跌易斷》在2011年3月由南方日報社首次印刷出版;《周易與股市預測》在2010年8月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該書運用《周易》、干支理論、節氣物候等構建的周期運動時空結構模式,破解股市漲跌規律。
近兩年,更為出圈的“玄學研報”,則集中出現于2021年。
2021年10月,國盛證券一份名為《天干地支在擇時中的應用初探》的報告在網絡上盛傳。報告對“天干地支”如何主導市場的時間周期,擇時中如何應用“天干地支”等做了詳細闡釋。雖然該證券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該PPT并非研究所正式對外發布的證券研究報告,但依然在市場上引發熱議。
來源:國盛證券報告
另外一份,則是出自2021年12月安信證券發布的《2022中國股市預測》。該報告備受爭議的話題點還包括這份報告的作者,是該證券公司的首席投顧陳南鵬。中證協網站信息顯示,其早在2004年3月份就開始在券商從事投資咨詢工作,至今已有近20年的從業經驗。
兩份風水研報,直接將A股的“玄學預測”送上輿論關注的頂峰。同時,也引發了監管層的注意。2022年3月11日,深圳證監局開出了兩份罰單,均指向前述投顧制作的“風水研報”,對研報制作者采取監管談話措施,對其所在券商營業部出具警示函措施。
直至今年2月底,利用天干地支、陰陽五行風水學說預測股市等被證監會判定為違規行為,相關報告才銷聲匿跡。
雖然A股的“風水玄學預測”遠不及香港涉及的面廣,但一直存在于“隱秘的角落”。
劉煒告訴記者,自其2000年進入金融行業以來,用風水學、玄學預測股市便已存在行業中。
究其原因,劉煒分析,許多從事證券研究的人都曾想過利用天干地支、周易八卦、五行來預測市場,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券商的分析邏輯過于單一。更多的是基于基本面、基于業績、基于預測模型的分析”。
當前研報分析的主流技術手段主要分為兩種:因果性分析和相關性分析。前者基于因果關系分析,是價值投資派所倡導的算法和邏輯,也是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算法;另一種則是大數據被廣泛應用之后才逐漸被市場接受的分析方法。
“從大數據來看,很多數據沒有因果關系,卻可能有相關性。比如,數據分析中有一個比較經典的案例——啤酒與尿布的故事。有超市研究人員發現,啤酒和尿布兩種商品的銷量是呈現同步的趨勢。你很難解釋這二者的因果關系,但又確實存在相關性?!眲樥f。
他認為,天干地支中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相關性的分析。半年前,他也曾嘗試利用天干地支的周期性算法,與股市和經濟中的周期里尋求某種契合。不過,由于模型測算數據量巨大,他的相關產品,經過半年的測試,最后沒有成型。
他的產品預測模型始終維持在49.9%。“你想預測一個股價的上漲和下跌,每一種結果的概率都是50%。只有保證模型生成的準確率超過50%,才能保證一定是賺錢的。但哪怕僅有0.1%的誤差,也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測算,要么是人工智能的學習數據少,要么是模型生成有問題,要么是算法有問題?!?/p>
此外,券商行業的同質化競爭和極度內卷,也導致了一些分析師為“出圈”,發布了相關“風水玄學”研報。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去年全年,國內共有82家券商的共計4929位分析師,發布了近20萬份研報,共覆蓋A股上市公司3177家。如果按一天讀十份計算,全部讀完需要54年時間。目前,除了風水研報,各種超前預測、蹭熱點式、打擦邊球的奇葩研報也屢屢出現。
不過,給股市“算卦”并非出圈的正確方案。正如中信里昂證券在每年的風水指南文末處一定會強調“本指南并非研究報告”,這類報告往往無法作為投資參考,更多是供消遣一閱。
比如,如今仔細回頭看,中信里昂證券在《年度風水指南》中給出的預測結果表現并不準確。
以2022年《壬寅虎年恒生指數年度風水指南》為例,指南認為,恒生指數2022年將有一個開門紅,三月形勢轉下,之后穩定增長,在夏季達到頂點。秋初市場下行,之后再度好轉,一路增長進入冬季,恒生雄雞將以高唱迎來新年?!敖衲?,恒生可謂雞舍中的走地雞。”
給出的預測是一路走高,結果,2022年的港股表現不盡人意,恒生指數全年跌超15%,期間甚至一度跌至15000點以下,創下近11年新低。
來源:截圖
安信國際則從2016年開始,在公眾號上每年發布一份“風水投資觀點”,最初兩年的表述是“嘗試利用風水理論對投資做出指引和預判,供諸位參考”。2019年~2021年最近三年的觀點,則更換為:“嘗試利用風水知識提供各類投資及生活建議,僅供各位茶余飯后消遣一閱。”
可以看出,香港“風水研報”的出圈有香港特定的風水文化作為基座,但也僅僅只是作為娛樂手段。券商等國內專業研究機構,應做好研究工作,而不是利用風水玄學博取關注。
這類帶點“玄學意味”的研報,也成為內幕交易、騙子的溫床。有投資者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易經炒股被詐騙15萬”,講述了騙子通過談論“風水、易經、國學”等知識塑造博學形象,從而行詐騙之實。平臺的留言處,有諸多類似的受騙者在控訴遭遇。
未來,證監會表示,將多措并舉、形成合力,推動提高研報行業合規水平。持續加強發布證券研究報告監管執法和自律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合法權益。
參考資料:
《香港城市掠影》,中華書局(香港),馮邦彥
《香港金融商圈的風水大戰》,知網,神州民俗期刊,彭琳、翁又
《香港中銀大廈的風水趣聞》,知網,中國總會計師期刊
《陰陽五行與股市大勢的預測的關系分析》,知網,企業導報,劉永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