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這7種"福氣花"千萬別送人,當心把自家好運送走!
177 2025-09-18
前面的章節,我著重講了八卦五行等概念,相信讀過的朋友對八卦五行等與宇宙自然關系的認識,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認識,其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儒釋道等百家的概念和理論很多是相輔相成,勾聯互通,這也是很多人覺得中華國學難懂難學的原因。其實當你真正搞懂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會豁然開朗,受益終生。下面繼續講解今天的內容:天干、五行與八卦。
古人講究“天時(勢)、地利(理)、人和(合)”。有人可能奇怪這里為何我用到了這幾個字“勢、理、合”,音同字不同,代表的含義也有區別,大家以后可以細心體會。
五行,八卦,天干,地支
本文注重于講解:天干、五行和八卦這幾個中國古代哲學、歷法、占卜體系中相互關聯的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系。由于地支對應八卦相對比較容易理解,這里就不再詳解。
它們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天干與五行:
基本歸屬: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系統地分配給了五行,并且每一行都分陰陽。
具體對應:
木:甲(陽木)、乙(陰木)
火:丙(陽火)、丁(陰火)
土: 戊(陽土)、己(陰土)
金: 庚(陽金)、辛(陰金)
水:壬(陽水)、癸(陰水)
天干與五行關聯的意義:建立了天干與宇宙基本元素(五行)及其陰陽屬性的直接聯系。這使得天干可以用于表示季節更替(木主春、火主夏等)、方位(東木、南火等)、事物的性質、以及生克關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 八卦與五行:
基本歸屬: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都有對應的五行屬性。但后天八卦的五行屬性在應用(尤其風水、命理)中更為廣泛和重要。
(此圖在前面的講解中出現過)
后天八卦五行對應:
坎 (?):水 - 代表北方、冬季、險陷、流動。
艮 (?): 土 - 代表東北方、冬春之交、山、靜止、阻礙。
震 (?):木 - 代表東方、春季、雷、震動、萌發。
巽 (?):木 - 代表東南方、春夏之交、風、入、滲透。
離 (?):火 - 代表南方、夏季、火、光明、依附。
坤 (?):土 - 代表西南方、夏秋之交、地、柔順、承載。
兌 (?):金 - 代表西方、秋季、澤、喜悅、毀折。
乾 (?):金 - 代表西北方、秋冬之交、天、剛健、開創。
(此圖在前面的講解中出現過)
五行與八卦相關聯的意義:賦予了八卦符號具體的物質屬性和能量特征。五行生克關系同樣適用于八卦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分析八卦組合、方位吉兇、能量流動的基礎。
3. 天干與八卦:
這種聯系不如天干配五行、八卦配五行那樣直接和統一,但在某些特定的術數體系中有重要的應用:
納甲說:是連接天干與八卦最核心的理論之一,主要應用于六爻預測(火珠林法/文王課)。
它把十天干“納入”八卦之中,特別是與八卦的六個爻位相對應(每個卦有六個爻,乾坤兩卦比較特殊)。
基本規則:
乾卦 (?) 納:壬 (父/陽) + 甲 (子/陽) - 代表天、父、剛健。
坤卦 (?) 納: 癸 (母/陰) + 乙 (子/陰) - 代表地、母、柔順。
震卦 (?) 納:庚 (子) - 代表長男、雷、動。
巽卦 (?) 納:辛 (女) - 代表長女、風、入。
坎卦 (?) 納:戊 (中男) - 代表中男、水、險。
離卦 (?) 納:己 (中女) - 代表中女、火、明。
艮卦 (?) 納:丙 (少男) - 代表少男、山、止。
兌卦 (?) 納:丁 (少女) - 代表少女、澤、悅。
天干與八卦關聯的意義:納甲說將天干的陰陽五行屬性、以及它們所代表的人倫關系(父母、六子)與八卦緊密聯系起來,極大地豐富了六爻預測中取象、定六親(父母、兄弟、妻財、子孫、官鬼)和判斷吉兇的依據。
方位聯系:結合后天八卦方位和天干的部分方位屬性(如甲乙木主東對應震巽木卦,丙丁火主南對應離火卦,庚辛金主西對應兌乾金卦,壬癸水主北對應坎水卦,戊己土居中央對應艮坤土卦),兩者在空間方位上也有對應關系。
口訣: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葵水,中央戊己土。
總結三者關系:
1. 基礎的紐帶為五行:天干通過五行屬性(及陰陽)與八卦的五行屬性建立起間接但核心的聯系。五行是連接天干與八卦的橋梁。
2. 直接橋梁為納甲說:在特定的預測體系(如六爻)中,納甲說直接、系統地將天干分配到八卦的各爻位中,使兩者在占斷應用中融為一體。
3. 共同構成的模型:天干、地支(時間、能量屬性)、五行(物質、能量基礎)、八卦(空間、現象象征)共同構成了一個龐大而精密的宇宙模型。這個模型被廣泛應用于歷法、中醫學、風水學、命理學(八字、紫微斗數等)、占卜學(六爻、奇門遁甲等)等領域,用以描述自然規律、天人關系、以及預測人事吉兇。(見第一圖)
總之,理解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之間的關系,是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玄學、哲學和自然觀的重要鑰匙。它們并非孤立的概念,而是在一個相互詮釋、相互作用的系統中共同運作。
歡迎友友私信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