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組裝”公園長椅,4名少年危險出行!暑期尚未結束,家長們看好孩子!
這是前不久發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街頭的一幕。這一幕被不少行人用手機拍攝記錄,并發布在自媒體平臺上,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轉發和熱議。
電動車“組裝”公園長椅
四少年竟敢如此出行
畫面中一名未成年人騎著一輛共享電動車,車后座架著一個長椅,長椅上還坐著另外三名未成年人,一起行駛在車流密集的機動車道上,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警方通過公共場所視頻、走訪周邊群眾,迅速鎖定其中一名未成年當事人的身份,并第一時間聯系其監護人到交管大隊接受處罰。
8月8日18點,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新城區大隊的民警對4名未成年人及其家屬進行了批評教育,并詳細講解超員騎行、未成年人駕駛電動車的嚴重危害及相關法律規定。同時,對家長開展警示教育,強調監護人應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加強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杜絕危險行為發生。
暑期結伴騎行增多
事故風險上升
4名未成年人與家長共同簽訂了安全承諾書,承諾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杜絕危險騎行行為。
暑假期間,未成年人結伴出行的場景增多,騎行比例也大大增加,與之相伴的安全風險不斷上升。來看發生于近段時間的一組現場視頻。
闖紅燈橫過斑馬線 被直行小車撞倒
前些天,在湖南株洲天元區的這個十字路口,兩名兒童結伴騎行,并且闖著紅燈橫過斑馬線,就在這時,在前面騎行的孩子被由東往西正常直行小車撞倒在地。所幸當時車輛剛起步,速度不快,被撞兒童只是輕微擦傷。交警認定,因被撞男童段某騎行自行車闖紅燈通過斑馬線引發事故,由他負事故全責,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小車駕駛人譚某沒有責任。
多項違規引發事故 兒童監護人擔責
暑假期間,在江西尋烏縣吉譚鎮的這一路段發生了一起單方事故。交警趕到現場時,救護人員正在給兩個孩子處理傷口。經詢問,受傷的兩人是姐妹倆,當時是姐姐騎車載著妹妹,準備找同學一起出去玩。從交警調取的公共場所視頻可以看到,這是一處下坡路段,事發當時,騎車的女孩沒有減速行駛,也沒有遵守靠右通行原則,加上違法載人,導致自行車操控難度增大,在轉彎的瞬間,失控撞向路邊圍墻,所幸兩人沒有受到嚴重傷害。
同樣是發生在暑假期間,晚上9點多,12歲的謝某騎自行車沿江西贛州紫藤花路行駛時,因分心騎行,撞上了行人龔某。龔某左肋骨骨折,謝某的自行車受損。經認定,謝某負事故主要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
會騎不等于能騎 遇突發事件難作正確判斷
交警提醒,未成年人的行為控制能力弱,應急反應、協調性等都不成熟,對交通知識了解少,未到年齡騎行上路,一旦遇到突發事件時難以作出正確判斷。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法規研究部研究人員 黃婷:我們在騎自行車和騎電動自行車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如果沒有非機動車道的,我們要靠右行駛,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不逆行、不闖紅燈,控制好車速,不要扶身并行,在轉彎的時候也要適當控制好速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
◆ 駕駛自行車必須年滿12周歲,未成年人年齡大于或等于12周歲,可以騎自行車上路,但必須遵守交通規則。
◆ 如果未成年人年齡小于12周歲,則不可以騎自行車上路。
◆ 駕駛電動自行車必須年滿16周歲。
嚴守年齡紅線
非法騎行不是“小事”
根據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對事故案例進行的數據分析顯示,不滿12周歲騎行自行車與不滿16周歲騎行電動自行車分別占騎行事故的7.5%和10.3%。
騎電動車載人闖紅燈出車禍 險被甩出車外
近日在湖北棗陽,15歲的辛某沿著中興大道由北向南駕駛電動車,身后還倒坐著一名同學。當路口信號燈跳至紅燈時,辛某絲毫沒有減速,徑直闖入路口,與正在左轉彎的小車相撞。碰撞瞬間,電動車上的兩名少年身體劇烈前傾,險些被甩出車外。
“倒坐”行為具危險性 極易被甩離座位
交警第一時間聯系孩子家屬,兩名未成年人的家長趕到現場后,面對變形的車輛和交警的詢問,既后怕又自責。經交警現場勘查認定,辛某因違反交通信號燈通行,且未到法定年齡就駕駛電動自行車,承擔事故全部責任。需要提醒的是,此次事故中后座乘客倒坐的行為極具危險性,車輛遇顛簸或急剎時,這種坐姿極易導致乘坐人被甩離座位,造成顱腦損傷等嚴重傷害。
13歲女孩駕摩托車載人上路 撞向路人
前些天,廣西防城港市一名年僅13歲的黃某無證駕駛輕便摩托車上路,后座還搭載著朋友。在行經斑馬線時,黃某沒有減速禮讓,與路人陳某發生碰撞,所幸當時車速不快,未造成嚴重后果。經認定,黃某未取得駕駛資格、未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負事故全部責任。據統計,未到年齡騎行自行車、非機動車甚至是摩托車等極易引發事故。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傳教育研究部負責人 朱建安:針對小學中高年級有50%的交通事故是在他們騎非機動車的時候發生的,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有40%的交通事故是在騎摩托車發生的,這一數據隨著他們升到高中,上升到60%。實際上也說明大部分的交通事故是因為他們未到法定年齡,騎了不該騎的交通工具。
“飆車炸街”
一團伙里竟有28名未成年人
每年的6到9月份,是“飆車炸街”違法行為的多發季節。所謂“飆車炸街”指的是跑車或者摩托車猛轟油門等故意行為使其發出巨大聲響,駕駛人通過這種方式,邊炫技邊吸引旁觀者的舉動。這些“飆車炸街”的隊伍里,不乏未成年人的身影。
這是今年7月初發生在江蘇揚州文昌路上的一幕,一群少年駕駛電動摩托車在路上飛馳,相當危險。
有的電動摩托車在行駛中還伴隨震耳欲聾的音樂,吵得沿街居民夜里無法休息。
警方發現這伙人的違法駕駛行為后,隨即展開調查,進而掌握了車輛的行駛軌跡。在隨后的調查中警方發現,這群飆車族將馬路當成賽車場,頻繁秀出“翹頭、漂移”等所謂特技動作。而且他們基本不戴頭盔、不穿護具,為的是讓自己“露臉”。他們之間建有微信群,會不定期相約開展飆車活動。
“飆車炸街”涉嫌違法犯罪 切勿跟風模仿
做好前期摸排工作后,警方出動近百名警力,將涉案的30多名涉案人員抓獲,扣留了大批涉嫌非法改裝的車輛。小亮是其中一名成員,他告訴記者,自己的電摩花重金改裝過,只為在朋友圈中更有“面子”。
揚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法制大隊 劉磊:電動自行車它的限速應該是不超過25公里/小時,這些經過非法改裝的電動摩托,它的時速常規可以達到80公里/小時,甚至可以達到100公里/小時,更有甚者可以達到150公里/小時,加裝的電機,特別是把電池更換掉,它的車速會越來越快,車速快了之后,它的剎車性能也跟不上,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車毀人亡。截至目前,警方已對其中7人進行行政拘留。接下來,警方將對扣押的電摩非法改裝問題進一步查處。
“漂移炫技”并發布違法視頻博眼球
被改裝過的時速高達八九十公里的二輪車上路,一旦發生事故,撞擊力巨大,相當危險,各地交管部門對此類車輛和涉及的違法行為都在展開嚴格查處。
近日,湖南益陽交警在網絡巡查時發現了一段違法視頻。一名少年在馬路上騎行摩托車“炫技”耍酷,沒有佩戴安全頭盔、超速行駛、蛇形變道,不時做出雙手離開車把、躺著駕駛、站立駕駛等危險動作,還出言挑釁交警。經過進一步核查交警發現,這名騎車少年就是不久前一起交通事故的當事人。
益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大通湖大隊交巡警中隊民警 廖柯:我發現該視頻中的少年與6月27日省道307線一信號燈交叉路口摩托車與三輪摩托車相撞事故的當事人為同一人。當時,該交叉路口信號燈綠燈放行后,一輛三輪載貨摩托車左轉,駕駛二輪摩托車的王某未按規定依次通行,快速從后方沖了出來,為躲避三輪載貨摩托車,導致車輛側滑連人帶車摔倒在地,事故造成王某多處軟組織擦傷。
根據這一線索,交警迅速鎖定了“炫技”少年王某。經查,王某年僅15歲,沒有機動車駕駛證,其駕駛的摩托車存在未年檢、未投保交強險等多項違法行為。據他本人交代,這些炫技和發視頻博流量的行為,都是從網上學來的。隨后,交警部門依法扣留涉事摩托車,并對王某無證駕駛、未佩戴安全頭盔、車輛未年檢等違法行為合并處罰。
翹頭炫技
少年非法駕車釀事故
前段時間,在山東菏澤城區,一名年僅16歲的少年在駕駛電動自行車翹頭炫技、逆向行駛過程中,迎面撞倒對向車道行駛的電動車,好在兩人只是輕微受傷。辦案過程中交警發現,這名少年和之前市民舉報的“炸街”人員,是同一伙人。
交警發現,這群參與“飆車炸街”的人員當中不乏未成年人。掌握充分證據后,菏澤交警大隊在全市展開集中行動,成功查扣多輛參與“飆車炸街”的非法改裝電動摩托車。
隨后,菏澤警方對轄區所有的電動車銷售、維修店鋪展開了突擊檢查,成功打掉12個從事非法改裝電摩的窩點。田某就是其中一個窩點的經營者,他沒有任何專業資質,全憑從網上學來的“野路子”技術,就幫人拆解、改裝電摩。在被交警查獲時,他已先后幫人改裝了三輛電動摩托車。
行動開展以來,山東菏澤交警累計查處非法改裝電動摩托車433輛,打掉改裝窩點27個,行政拘留違法人員45名。交警表示,徹底根除這一亂象,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形成合力,讓每一個人都認識到炫酷和尋找刺激不能以安全為代價。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 朱?。核囊曨l本身內容就是違法的,又發到網上進行二次傳播,這個更是違反了網絡安全法、網絡信息生態治理規定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所以平臺一經發現此類視頻就應當立刻下架,并且應當依法依約地對這個賬號要采取包括封禁在內的必要措施。
按照民法典的規定,父母對未成年的子女除了有撫養和保護的義務之外,還有教育的義務。
險上加險
從司機到乘客全是未成年人
開車上路必須年滿18歲且考取駕駛證,暑假期間孩子們放假在家,由于家長疏于監管等原因,未成年人違法開車上路的現象時有發生。
近日,河北香河高速交警在對過往車輛例行檢查時,發現一輛白色SUV行駛軌跡異常,上前一看,駕駛座上竟是一名滿臉稚氣的少年,更驚訝的是,車里還擠坐著四名同樣未成年的乘客。原來,年僅12周歲的李某趁家人不在,將放在家門口鞋柜上的車鑰匙偷偷拿走,憑借平時觀察父母駕車的“自學經驗”,李某啟動了車輛,還邀請了4個朋友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他們當中最大的也才17歲。
這5名少年從承德興隆出發,一路開到了河北香河縣。在香河逛夜市、吃小吃后,他們準備駕車返回承德,就在駛入高速入口時,被執勤交警及時發現并攔下。隨后,交警聯系上了李某的家長。
由于5名少年均為初犯且未造成實際危害,交警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并責令其簽下交通安全承諾書。交警特別嚴肅地提醒李某母親,必須切實履行監護職責。隨后,5名少年被各自家長帶回嚴加管教。
河北高速交警香河大隊民警 蔣濤:作為車主和監護人,一旦發生事故,依據民法典相關規定,監護人需承擔首要的民事賠償責任,賠償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及全部財產損失。同時,因監管嚴重失職,還可能面臨公安機關的訓誡或者行政處罰。
同樣是在暑假期間,廣西來賓交警在開展交通違法整治時,一輛黑色小車企圖加速沖過,交警見狀示意司機停車接受檢查。沒想到,開車的居然是一名14歲少年,連同駕駛人在內,車里一共坐了6人,超員1人。據同行的乘客覃某交代,車子是他父親的,當天他趁父親不注意,偷拿了車鑰匙后叫上“會開車”的韋某還有其他幾個朋友一起外出兜風。公安機關依法對韋某實施未取得駕駛證駕駛機動車、超員兩項違法行為作出處罰,并對同行人員及其各自監護人進行交通安全普法教育。
未成年人駕駛機動車是法律明令禁止且極度危險的行為。今年4月5日,13歲的陳某(廣西防城港)和朋友在路上閑逛時,發現路邊停放的一輛輕型非載貨專項作業車沒有拔鑰匙,想起曾在網上看過大貨車的駕駛教程,陳某居然萌生出練手的念頭,私自上車啟動車輛并上路行駛。車輛行駛至一路口右轉彎時,撞倒了一輛正常行駛的電動自行車,導致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倒地受傷,所幸當時路段車流較少,未波及其他車輛和行人。
公安機關經現場勘查走訪取證,于7月8日將其查獲歸案。陳某對自己的交通肇事行為供認不諱。交警認定,陳某的行為是造成此事故的直接原因,由其承擔此事故的全部責任。目前,陳某的監護人已對陳某的交通肇事所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暑期高發!
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占比高
據公安部統計,2022年至2024年,全國未成年人一般道路交通事故中,暑期7、8月份交通事故起數占全年總數兩成以上。按時段來看,16時至20時,是暑期一天中交通事故起數占比最高的時段,占比超過三成。而在這些時間段里,未成年人主要是由監護人看護。
看護缺失釀意外 占交通事故總量六成以上
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少年兒童的體力逐步提升,預測和規避道路交通風險的能力也有所增強,小學高年級學生、中學生甚至會認為自己的能力已和成年人無異,極易在行為上表現出過度自信。特別是在放假期間,因為脫離了學校的束縛,加上有時候家長工作忙疏于看管,孩子比平日更容易出現冒險、冒進的行為。
監護人要切實履行監管義務
重視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嚴格出行管理,不僅是監護人的責任,也是法定的義務。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法規研究部研究人員 何亞琪:在民法典當中有規定,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了他人損害的,是由監護人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監護人也是要切實地履行自己的監管義務,在未成年人發生這種造成他人損害的一些案件當中,也要承擔起自己相應的法律責任。
轉自:道路交通管理雜志社
來源: 宿州交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