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墳上萬物生土堆,先富后貧子孫虧”,是真的嗎?
前幾天上網,看到了這么一句農村俗語:墳上萬物生土堆,先富后貧子孫虧。說句實在話,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后著實琢磨了好久,但終究沒有琢磨透這句俗語為什么要這樣說。于是,我便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從資料上得知,這句俗語來自于“風水”理論?!帮L水”理論上就是這么說的。

墳上的萬物為何會生土堆?依據我自己的經驗來講,那就是墳堆上有了糞便之類的污染物,因為糞便之類的污染物能夠滋生出一種黑色的蟲子,這種黑色的蟲子在我們這里被稱為“屎殼郎”,而這種“屎殼郎”是能夠將墳堆上的土“拱”出一個土堆的,所以,一旦墳墓上生出了土堆,應該是因墳堆遭受了糞便的污染而生了“屎殼郎”而已。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屎殼郎”被稱為“蟲官”,但“屎殼郎”的壽命很短,僅僅存活一二十天就會死掉。倘若說“墳上萬物生土堆,先富后貧子孫虧”的話,莫非與“屎殼郎”有關?因為“屎殼郎”是“蟲官”,既然是“官”,就有可能發財,但由于“屎殼郎”的壽命很短,即便是為官發了財也難以持久,從而使子孫虧錢嗎?如果這種解釋行不通,那么,為什么要說“墳上萬物生土堆,先富后貧子孫虧”呢?原因是啥?道理何在?
盡管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但仍然沒有查閱到關于這種說法的合理解釋。因此,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憑空臆造出來的,是沒有任何根據的,也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臆造一詞出自清朝袁枚所著的《隨園隨筆·摘注論語》中,在《隨園隨筆·摘注論語》中有這么一句話:“漢人注疏,好臆造典故?!?strong style="color: blue;">意思是說:在漢人對于文章或書籍的正文做解釋的時候,比較喜歡“編造”出一個典故,用以“佐證”自己的解釋。在清朝李慈銘所著的《越縵堂讀書記·大學古本注》中有這么一句話:“其他詮解,亦多孤證臆造,不足據改。”意思是說:其他的解釋,很多是從孤例中“編造”出來的東西,是不能夠作為證據去修改(文章)的。
由此可見,“臆造”=“編造”,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是不能夠作為考察事物的依據的。

我們不能說“風水”學理論沒有一點道理,真正的“風水學”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是為了達到“天人合一”境界而推出的一種學說,是不具有迷信色彩的。
晉朝郭璞在《葬書》中稱:“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边@應該是“風水學”對風水的最早解釋。但在郭璞所著的《葬書》中,郭璞僅僅是論證了“氣”與“水”的關系,并沒有摻雜進任何迷信的色彩。而到了后來,“風水學”理論在所謂的“風水大師”那里發生了“質的變化”,摻雜進了許多迷信的東西,從而使“風水學”變了“味道”。

當今時代,是講究科學的時代。那些所謂的迷信的說法已經近乎沒有了市場,而且,市場將會越來越小。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人們來講,是不會相信那些毫無根據的“風水學說”的,因此,我們應當認定“墳上萬物生土堆,先富后貧子孫虧”的說法是無厘頭的,并不是真的,是不可以相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