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知識:“尋龍、點穴、察砂、觀水”步驟三|二:察砂:迎砂!
“案山”,亦被稱作迎砂,在風水局的范疇內,其指的是處于穴山與朝山之間的山巒(砂)。
古人于廳堂之中正襟危坐之際,面前需設置一案幾,用以放置物品、倚靠休憩。就風水局里的氣穴而言,“案山”宛如其面前的案幾,此即為“案山”這一稱謂的淵源。
“案山”所發揮的作用在于,可使氣穴前方的“縈繞”狀況更為周詳縝密,有利于生氣的凝聚,讓生旺之氣難以消散,并且能夠增添居處者的尊崇氛圍。徐善繼在《人子須知·砂法》中曾提及:“穴前之山,距離較近且規模較小者被稱作案……其寓意猶如貴人憑依幾案處理政令。有案山存在,穴前便會規整嚴密,不存在生氣無法融聚之憂慮。”
實際上,“案山”是朝山的一種延伸形態。楊筠松在《撼龍經》中闡述道:“客山自千里之外前來朝拱,位于前方者即為近案?!?/p>
“案山”在風水理念中,極為注重外形之美。風水學觀點認為,完美的案山形態應如天上三臺,或似玉幾橫琴,或類筆架眠弓,或若圓帽,以清秀之態為上佳。若案山具備如此形態,居處之人往往文質彬彬,能夠在科舉中脫穎而出,金榜題名。
“案山”最忌諱呈現粗惡、臃腫、斜飛突怒、饞巖壓穴等不佳之狀。若出現此類情況,居處之人可能會表現出兇狠頑愚之特質?!鞍干健钡膽B勢,不宜過于狹窄局促。楊筠松在《疑龍經》中指出:“居處之人身材的短小或氣度的寬宏,皆與明堂和案山的狀況相關。明堂寬闊則氣宇寬大,案山逼迫則人易顯兇頑?!?/p>
“案山”相對于穴山,呈現朝揖之態勢方彰顯尊貴。倘若穴山呈現依傍“案山”的態勢,便會出現主客反情的現象,預示著居處之人將陷入貧賤之境?!鞍干健迸c朝水的關系,不宜順水隨勢,而應促使水流逆轉,使其灣環纏繞,從而確保生旺之氣不致外泄,此乃吉相之表征。
通常情況下,在一個風水局當中,若其余形勢均無問題,有“案山”存在則意味著財富無窮無盡,且富貴能夠綿延不絕;若沒有“案山”,則會呈現空曠無攔之態,生氣隨之渙散,預示著家中子嗣會破敗流離。即便有財富的表象,也會迅速流失。廖瑀在《泄天機·安墳入式歌》中所言“第四猶嫌無案山,衣食必艱難”,指的正是這種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