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墓后若有‘搓繩路’,絕殺人丁全不顧”?迷信流毒太深了
某村有一戶人家夫妻倆慪氣,妻子因一時想不開而選擇上吊自殺。妻子自殺后,丈夫感覺活著也沒啥意義,于是,竟然置自己的獨生兒子孫某于不顧,也投入到了一個很深的糞坑里自殺身亡。由于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的孫某只好被自己的姨媽領養。

孫某的姨媽王女士是一個很賢惠的女人,自從苦命的外甥被自己領養之后,原本生活挺安逸的她為了能夠減輕丈夫撫養四個孩子的負擔而四處打工。經過數年的拼搏,王女士先后給自己的外甥修建了房屋和辦了婚事,一家人終于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然而,在王女士的婆婆病故后意外再次發生。由于孫某是王女士的外甥,按照農村的風俗習慣,在王女士的婆婆出殯時,孫某是不能夠為王女士的婆婆“打幡”的。然而,孫某顯得有些固執,他總認為自己跟了姨媽,就應當與姨媽的兒女享有同樣的權利,在姨媽的婆婆出殯時就應當讓他這個“大孫子”“打幡”,否則,就是把他當外人看待。由于姨媽家的族人們都不同意孫某的想法,孫某竟然不顧老婆已經懷孕而也選擇了上吊自殺。自此以后,孫某家徹底成為了“絕戶”。
自從孫某自殺后,人們便開始議論紛紛,說什么農村有一句俗語-----“墓后若有‘搓繩路’,絕殺人丁全不顧”。孫某的父母和自己之所以會選擇自殺身亡,導致“家無人丁”,全部與孫某家的墳墓后邊有一條“搓繩路”有關,如果沒有這一條“搓繩路”,孫某家就不會出現全家自殺的現象了。

那么,孫某全家自殺身亡真的與墳墓后邊有一條“搓繩路”有關嗎?我們得用事實說話。
據稱,孫某家的墳墓后邊的確有一條“搓繩路”(兩條道路交叉在一起)。然而,孫某家的這座墳墓屬于“老墳”,是埋葬孫某祖宗的一座墳墓,是孫某堂伯、堂叔家共同祖先的墳墓。但是,孫某的堂伯、堂叔家并沒有發生過任何不幸事件,他們兩家的全家都很平安。這又該怎么講呢?恐怕任何人都講不清楚。因此,俗語中的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完全應該屬于封建迷信的流毒。

那么,為什么孫某的全家都會選擇用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據知情人士介紹,孫某的母親自幼性格內向,從來不喜歡與別人交流,而且,遇到事情還喜歡鉆牛角尖。在她還是少年的時代,就曾經因為父親的責罵而選擇跳溝自殺,幸虧溝底有一個草垛而幸免于難。
而孫某的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據孫某的姨媽介紹,由于孫某的父親自幼喪母,孫某的父親是在缺乏母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在他剛剛結婚不久,孫某的爺爺便因病去世。因此,孫某的父親對孫某的母親產生了一種很嚴重的“戀母情結”,在許多時候,孫某的母親走到哪里,孫某的父親就跟到哪里,即便是去地里干農活,孫某的父親也要“磅”在孫某母親的身旁,曾經被眾鄉親所笑話。
由于孫某的父親有非常嚴重的“戀母情結”,因此,孫某母親的自殺身亡肯定是他難以接受的,在自己心理接受不了老婆自殺的情況下,他便也選擇了自殺,以便自己“追隨”老婆而去。應該說這種解釋是非常合理的,就連孫某的姨媽也相信這種解釋。
孫某的自殺與“小心眼”有關。據孫某的姨媽介紹,自從孫某來到自己家之后,也許是出于自卑,處處顯得心眼很小,倘若是姨媽的兒子多買了一個作業本,孫某就會流露出不高興的神態,甚至有時候還會自己躲在角落里暗自垂淚,讓孫某的姨媽也感到很為難和很無奈。因此,孫某的姨媽認為:孫某之所以也會選擇自殺,就是因為他的自卑和“小心眼”所造成的,與什么墳墓后邊有一條“搓繩路”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對于外人的迷信說法,孫某的姨媽和姨夫是從來不相信的。在孫某的姨媽和姨夫看來,孫某以及他父母的性格注定了他們家的悲劇,與什么墳墓后邊有一條“搓繩路”沒有絲毫的關系,況且,孫某的堂伯、堂叔家都平平安安,這怎么能夠說明“搓繩路”與自殺有關呢?因此,這些迷信的說法應當休也。

在農村有很多關于“風水”方面的俗語,有些俗語是完全不靠譜的,更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因此,我們應該徹底肅清這些迷信的流毒,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