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富家族秘史:商業壟斷、兄弟爭權與奢華無度的資本鬧劇
官商勾結、買二手戰機壟斷市場,印度首富的黑暗發家史了解一下?一個建在沙窩上的草棚,一道用泥土建成的矮墻,這就是印度窮人所謂的“家”。在這片充滿魔幻的土地上,天堂和地獄、富人區和貧民窟,有時僅僅是一墻之隔。
更荒唐的是,好幾位亞洲首富都是印度人,比如說穆克什?安巴尼、高塔姆?阿達尼,這些吃不飽穿不暖的印度人民,在亞洲富豪榜榜單發布時,甚至會對本國人成為首富而感到與有榮焉。
他們安于現狀,認為吃苦越多就離神越近,因此窮人更窮,富人更富。而這些首富的發家史,更是離不開對印度人民的“支持”,亞洲前首富穆克什?安巴尼便是如此。作為一位典型的富二代,穆克什?安巴尼被稱為“穆思聰”,他的父親德魯拜?安巴尼一手創建了印度最大的私營公司—信實工業集團。
德魯拜?安巴尼
1948年,德魯拜?安巴尼毅然踏上前往也門的謀生之旅。在也門的土地上,他憑借著敏銳的商業洞察力與果敢的行動力,投身于熔銀幣、售銀條的商業活動之中,從而成功賺取了創業生涯的第一桶金。十年后,也就是1958年,回到印度的老穆利用這筆橫財成立了信實工業公司。在經歷過一系列的“茍富貴,勿相忘”的戲碼之后,他成功地讓印度取消了高昂的聚酯纖維進口稅。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德魯拜?安巴尼開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大兒子穆克什?安巴尼和小兒子安尼爾?安巴尼的輔助下,信實工業集團在國家電力、石油勘探、金融、生物科技以及電信領域方向均有建樹。然而到了2002年的7月6日,德魯拜因為中風逝世,留下了一個168億美元的商業帝國。至此,穆克什和弟弟安尼爾再也不愿意維持兄友弟恭,還是開始了明爭暗斗。諾大的一個信實工業集團,最終會花落誰家呢?
其實在老穆去世后的兩年間,穆克什和安尼爾兩兄弟算得上是相安無事,他們一個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另一個則在沃頓商學院上過學。兩人主持集團核心的石化產品業務多年,也都獲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在哥哥穆克什的映襯下,安尼爾的成績似乎沒那么出彩。
隨著信實工業集團在商業版圖上的持續擴張,規模日益龐大,然而,平靜的海面下卻暗潮涌動,不和之聲逐漸響起來。從2004年的7月起,弟弟安尼爾以書信的方式傾訴心中的不滿與憤懣,言辭間強烈指責哥哥穆克什妄圖獨攬父親留下的全部商業江山,認為這種想法簡直荒謬至極、大錯特錯。面對弟弟的指責,穆克什亦迅速做出回應。
穆克什和弟弟安尼爾(左)
在2004年11月2日這個看似平常卻注定掀起波瀾的日子里,一封電子郵件如重磅炸彈般在全公司范圍內炸響。哥哥穆克什稱,集團所有權這一關鍵問題已然得到妥善且周全的處理,并且明確表示此后他將以絕對權威全權負責集團的一切事務。
這一舉措瞬間將弟弟安尼爾心中的怒火徹底點燃,憤怒至極的安尼爾毫不猶豫地采取了一系列激烈的反擊行動。他精心準備了一份長達500頁、內容詳盡的報告遞交給董事會,試圖以此揭露哥哥的種種不當行徑,甚至不惜一紙訴狀將穆克什告上法庭,而其狀告的理由竟是指控穆克什涉嫌做假賬。
兄弟倆的明爭暗斗終于驚動了母親科姬娜?安巴尼,在她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下,雙方終于選擇了和平共處。哥哥穆克什掌管集團的石油化工業務,而弟弟安尼爾則接手了能源和通信業務。但是如果就這么放虎歸山,可不是18歲就成為集團總經理的穆克什的風格,一系列針對安尼爾的動作就此展開了。
明爭肯定不行,暗斗還是可以的。2016年的9月,穆克什?安巴尼推出了新的移動網絡,憑借前6個月免費的承諾,一舉將弟弟干到了破產,順便還幫安尼爾還了將近8000萬美元的債務,讓他免了牢獄之災。雖然安尼爾發表了感謝兄嫂的聲明,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其實恨得牙癢癢。
成王敗寇,屬于穆克什的時代還是開始了,在問鼎亞洲首富,成為世界首富的巔峰時期,穆克什的財富每分鐘就能夠增長10萬美元。2022年,阿達尼擊敗了穆克什,問鼎了亞洲首富,但是隨著資產的縮水,首富最終回到了穆克什的手中。那么你們知道這位印度富豪能夠奢侈到什么地步嗎?
穆克什
印度橫尸遍野成人間煉獄,富豪棄十億豪宅攜百億美元,瘋狂大逃離。說起穆克什,除了他傳奇的商業帝國之外,還得加上“寵妻愛女”這一點。不管是為了滿足妻子喜歡高層,而花費15億美元在孟買建造了一棟27層的頂級豪宅,還是在女兒的婚禮上成功邀請碧昂斯傾情演唱,光是婚前活動就花了7億。不過這點錢對穆克什來說簡直就是灑灑水。
其實早在豪宅建成之際,印度就曾有人出過反對的聲音,因為這棟層高173米的豪宅,不光擁有6層停車場,600位傭人,一個月的電費就需要70萬元。而這棟豪宅隔壁的貧民窟里面,還生活著一大群每天消費不足兩美元的窮人,就連印度總理都不得不出面提醒“不得太過炫耀消費”??墒悄驴耸哺静辉诤酰踔烈驗槠拮右痪浯皯籼?,風水不好,而從不在此地過夜。
倘若穆克什僅僅是以這般行徑來“炫富”,或許尚不足以令全世界的目光如此高度聚焦。然而,就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前幾年,在疫情的沖擊下醫療資源本就匱乏的印度,淪為了慘不忍睹的人間煉獄。
彼時,坐擁萬貫家財的穆克什一家卻早為自己鋪設好了退路。他豪擲重金,于英國購置了一所價值高達5.1億元的奢華莊園。緊接著,憑借各種錯綜復雜的渠道,巧妙地將自身名下的資產大規模套現。最終,一家人堂而皇之地搭乘私人飛機,逃往英國尋求庇護,全然不顧印度國內民眾在疫情深淵中苦苦掙扎的慘狀。
穆克什是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了,但是印度本就不穩定的經濟卻因為富人帶著大量資產逃離,更加動蕩不安。我們無法批判穆克什的做法是否正確,但是企業只有做到民心所向,才能夠真正地長久下去。
文本來源 @腦洞里的宇宙 的視頻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