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患之上的東北農村文化logo
“我的老家,就住在那個屯,我是那個屯里,土生土長的人……”

說到東北農村的文化符號,除了接地氣還是接地氣。家里家外隨處可見,雖然普通,卻給一代代東北人留下深刻的烙印。但是,這些文化符號,都是充滿著危險,不信?火線君給您盤點盤點。
火
炕
冬季的東北很冷,室內全靠火炕來取暖。2000年前,東北人就開始使用火炕了?;鹂皇且环N隨居室長度而定的磚石結構的建筑設施。東北的炕既是休息的床和接待客人的沙發,也是取暖和生活娛樂的場所。冬天,婦女們坐在熱炕上,手里拿著針線活。小孩子們在炕上做著各種游戲。農閑時節,街坊四臨的互相串串門,坐在炕沿上,卷袋旱煙,嘮點家長里短。冬天里有客人來串門,主人家迎客進屋后的第一句話就是:快快,脫鞋上炕,坐炕頭上,熱乎熱乎……一句話,既體現了主人的熱情,又讓客人一身的寒氣一掃而光,馬上感覺到了主家的溫暖。
火炕有危險
閑置很久的火炕在重新啟用之前要檢查是否密封,不提前檢修很容易造成煤煙中毒;
一定要確保火炕排煙道通暢,晚上要等煤炭全部燃盡后再睡覺;
房間不能太密封,一定要留有縫隙;
禁止把柴油、鞭炮等易燃易爆物混入柴火燒炕,可能會把火炕炸裂。
灶
臺
聰明的東北人把灶臺和火炕通過煙道連接起來,使熱量得到充分利用。在東北農村,灶門中的柴火燃燒得正旺,不時傳來噼嚦啪啦地響聲,不時拉動風箱、勾通風門,一股濃煙噴出之后,被慢慢烘干些的樹枝或秸桿就映紅了在灶前忙碌的人的臉。幾分鐘之后,灶臺上的鐵鍋有了熱度,巧婦們就可以大顯身手,或燉或炒或蒸或煮地制作美食了。
灶臺有危險
在燒柴做飯時灶膛前不要離人;
灶臺內燒余的火灰(如柴灰、灶灰、煤灰)不能亂倒,要用水將火灰的余火潑滅,再倒在安全的地方;
不要把易燃易爆物、可然物放置在灶臺旁;
教育小孩不玩火,家長更不能逗小孩玩火,不要讓小孩使用灶臺
柴
火垛
柴火垛大多數出現在農村的每一個角落,柴火垛是財富的象征。在農村,誰家要是有一個大柴火垛,都會贏來一片贊嘆聲和無數羨慕的目光。柴火跺的大小,不僅成為一個家庭生活實力的標志,還可以作為娶親嫁女的外在資本。家里若有兒子要娶親,或者是有閨女要出嫁,保媒拉纖的總忘不了把對方家的柴火垛當成一個參考因素提上那么一提。若真好信兒,大可去對方家門前轉一轉,看看那戶人家的柴火垛到底有多大。這樣,也就該戶人家是否正經過日子、勤快不勤快有了個八九不離十的判斷。為了能使自家的柴火垛保持住規模優勢,很多人家都在秋末冬初時節不遺余力的傾力而出,到田地里再去拾撿殘留下的柴火。
小貼士
柴火垛的堆放必須要遠離火源;
每天都應當檢查柴火垛周圍是否有火患;
柴火垛最好堆在房屋的空曠地帶,距離房屋有一定距離;
在每個柴火垛之間留要有一定的防火間距;
不要將柴火垛放置在高壓架空線下,以防電火花引發火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