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曾小札】:《易經》入門必看!5分鐘掌握陰陽八卦核心秘訣

自發《易經》讀書筆記以來,收到不少關于詢問初學者如何學習易經的問題,為此,我就在《易經》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點作了整理,形成如下小結,期望能幫助到同樣樂于學習《易經》的你,無論你是想占卜解惑,還是領悟千年智慧,這篇指南都能讓你快速入門,避開90%新手的坑!
在這里,我主要從核心概念、結構體系、學習方法這三個角度進行說明:
一、核心概念
1、陰陽學說
●萬物的底層密碼:萬物對立統一的基本法則
陰(?)象征地,代表柔、暗、靜,
陽(?)象征天,代表剛、明、動。
●核心口訣:“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萬事萬物需平衡。
●應用:卦象由陰陽爻組成,如乾卦(?)全陽,坤卦(?)全陰。
2、八卦
●8種自然力量:秒懂世界規律
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兌(澤),象征自然與人事的基本現象。
●必背3分鐘口訣:
乾三連?(天),坤六斷?(地);
震仰盂?(雷),艮覆碗?(山);
離中虛?(火),坎中滿?(水);
兌上缺?(澤),巽下斷?(風)。3、六十四卦
●構成:八卦兩兩重疊生成,如“泰卦”(地天泰)、“否卦”(天地否),每卦有卦辭、爻辭解釋吉兇。


●2步解卦法
1)起卦:用3枚硬幣拋6次,記錄正反面(陽爻?、陰爻?),生成卦象。
2)查卦:例如得“水火既濟”,卦辭:“初吉終亂”,提醒你項目開頭順利但需防后期松懈。

4、五行關聯---分析事物生克關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
●與八卦對應:乾兌屬金,震巽屬木,坎屬水,離屬火,坤艮屬土

二、《易經》的結構體系
1、經與傳
●《周易》經文:含六十四卦的卦辭(如“元亨利貞”)及爻辭(如“初九:潛龍勿用”)。
●《十翼》(傳):孔子或后人所作,含《彖傳》《象傳》《系辭》等,是理解《易經》的哲學注釋。
2、卦象組成
●每卦六爻,從下至上為初爻→上爻;陽爻稱“九”,陰爻稱“六”(如“六二”“九五”)。
●示例:乾卦六爻皆陽,爻辭從“潛龍”到“亢龍”,象征事物發展規律。
三、學習方法與工具
1、入門路徑
●背誦八卦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記憶卦形)。
●精讀基礎卦:先學乾、坤、屯、蒙等卦,理解陰陽互動與卦象邏輯。
2、占卜與實踐
●起卦方法:硬幣法(前述“2步解卦法”已作介紹)、蓍草法,生成本卦與變卦。
●解卦原則:結合卦辭、爻辭、五行生克及個人情境,避免機械套用。
3、推薦書籍
●初級:《周易譯注》(黃壽祺)、《易經的奧秘》(曾仕強)。
●進階:《周易本義》(朱熹)、《易經雜說》(南懷瑾)。

常見誤區提醒
●《易經》不僅是占卜書,更是哲學經典,需平衡“術”與“道”的學習。
●卦象無絕對吉兇,如“否極泰來”強調轉化,需動態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