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玉經之三僚風水:三合羅盤八煞篇:
“三合”羅盤以徽州“三合”最負?盛名?,?相傳為唐末救貧仙師楊筠松所創,后經明人汪仰溪等制盤名家精工制作,后人稱之為徽盤、楊公盤。

三合羅盤是由三層二十四方位組成:地盤正針、人盤中針、天盤縫針三環,即三盤三針相合。
三元羅盤:民間稱之為卦盤、易盤,據傳也是出自楊筠松之手,明人蔣大鴻將其增減,故江浙一帶又以“蔣公盤”稱之。
三元羅盤既有易卦、甚而各種六十四卦圈層,且保留一層二十四方位即正針二十四山。
然二十四山陰陽分配格局又有別於三合盤,是三陰三陽相間,組成了天地人三元。
“三合、三元”兩種羅盤用法既不一、淺深又各異,后經“三僚”人將其二合為一,從此有了新的名子,叫做徽易同參綜合盤,即“三僚”盤。
蓋因后者羅盤綜合了前兩者羅盤的主要內容,保留了三合盤的地盤正針、人盤中針、天盤縫針和三元盤的易卦層,以及兩種羅盤的其他主要圈層,所以綜合盤層數細密,內容龐雜,被奉為羅盤之王。

指南針第一層叫“天池”:各字來源于早期的羅盤磁針是“注水浮針”的緣故。故取名為“池”。
古人測日影取冷暖陰陽,擇居在山南稱陽方,山北稱陰方,這就是指南針南北指向的陰陽本義。
太極生陰陽不僅僅局限于南北,而且泛指太極本身兩種既對立又統一的屬性。
在堪輿文化中,它又演化出消長生克之本源。這就將指南針的測向功能 ,羅盤的占向功能通過的陰交陽媾的方式融為一體,占法的陰陽也就從這一層開始確定,并由此而分出的八卦、陰陽、方位等從屬關系。
但凡指南針指南一端皆以紅色染就,此因陰陽五行之說。世人皆知南方屬火,為朱雀,性烈而色赤,故以紅色標志之。

龍上八煞第二層:龍上八煞也叫坐山八煞,它的形式是分圓周八格,每格上標有一支。
龍上八煞是以文王后天八卦與二十四向中的八支關系來判斷的,其中涉及到八卦、地支、五行三者的應用。
二十四向中四正用“支”不用“卦?!?/span>
此如震居正東卯位,卯屬木。
申居西南屬金,于是卯東與申西南形成對應的相克的關系“震山猴。”在羅盤的第二層,與震相鄰的一格就標“申”字。
大凡乾午、坤卯、震申、巽酉、坎辰、離亥、艮寅、兌巳等八組支與卦形成相煞關系,即為“龍上八煞,” 盤中二層標得分明。
《玄女經》有云“羅經以鬼爻倒數”。
納支是以乾陽坤陰爻由卦的初爻,向上爻逐爻相交的過程,也就是倒數的次序。其中把八卦納支列一層并配合五行,把羅盤八煞原理表述得很清楚。

“乾山壬午不堪當,乙卯坤山均須防”。
乾與壬、坤與乙的關系也是按八卦胎育原理而建立的。
乾納甲,坤納乙,余六卦皆為乾坤所生。它們分別依次納其余六干,即震庚、巽辛、坎癸、離壬、艮丙、兌丁。
八卦所納天干分別與其所納六支組合得到六甲。乾坤亦各納一干,它們所配的六甲中前三對用甲與乙,后三對用壬與癸。
由于乾與午相克(離火克乾金),故午所在的甲子壬午也就與乾相克。也就是說,由地支相克擴展為干支相克,所生相克關系仍然建立在八支與八卦之間。
這樣就可得到八卦與八對干支的相克關系,即乾與壬午、坤與乙卯、震與庚申、巽與辛酉、坎與戊辰、離與已亥、艮與丙寅、兌與丁巳。

羅盤用這一層來占斷坐穴定向的吉兇,說明龍、水的關系。地理堪輿中所說的龍指的是山脈走向變化和氣勢,即所謂“來龍”,龍脈生動,則在龍脈結穴之處卜葬。
然而來龍還要與來水相得益彰,如果龍脈與水口位向不合,便稱為“煞”,若如此那便大不好。
八煞一定要避開才大好,否則便成了兇穴。
此如“坎龍不立辰向”,即二十四山中“子”位居處當避免與“辰”水沖犯(子山不宜辰方有水臨照)。
“坎”便是子,五行屬水,八殺中“辰土”克“坎水,”此即“坎龍?”之?煞。
“坤山不見卯水,卯山不見申水?,乾向不見酉水,巽向忌見午水,酉山不見巳水,艮山不兼寅行,午山休見亥水,”
凡此種種“坎龍坤兔震山猴,巽雞乾馬兌蛇頭,艮虎離豬為煞曜,冢宅逢之一時休”。明里是用生肖來代表地支,其實質也是支克卦的八煞之忌?,世人當避之才大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