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行游影記(97)—無錫蕩口古鎮(七)
蕩口古鎮吸引了一大批各式小店在此駐留。這些有“文藝范”的各式小店,給黑白為主色的古鎮輕描畫色,構成了古鎮文化與古鎮風景重要的元素。

狹窄的弄堂里,青磚、石板、音樂、茶香、歌賦把一種清雅寧靜的古鎮味彌漫在深巷的流連中,讓人體會到了古鎮不一樣的文化質感和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


這個古鎮與其他江南古鎮有些不同,蕩口并不是以它的景色出名的,它的名氣是由于它自身豐厚的人文歷史文化。其中,最有欣賞價值的點就是源自于這里的家族建筑—華氏家族。
華氏家族在蕩口也算是大戶人家,其家族文化以中國最看重的“孝”為重彩。此外,這里也是東漢孝子丁蘭的故里。由蕩口的古名丁舍便可以聯想的到,古鎮的文化以“孝”為重,這也是古鎮存在的一個人文魅力。這個古鎮幾乎有一大半都是華氏后裔,就連后來無錫出現的義莊也都是華氏后裔創建起來的。這個古鎮不但經濟發展快速,并且在這塊風水寶地還陸續出現過許多的名人才子,比如數學家華蘅芳、音樂家華秋萍、美術家華君武等等。幾乎是整個華氏家族的人把這個看起來不顯眼的小鎮襯托的熠熠生輝。

華氏義莊是江南地區至今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存續時間最長的義莊之一。清乾隆七年由華進思、華公弼父子創建,受到乾隆皇帝嘉獎,華氏子孫陸續修建。現存房屋四進,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

古鎮有著“第一義莊”的美稱,皆是傳自于千年以前的宗室文化。在古代的時候,蕩口古鎮的人大多以宗族分類,每個宗族的所有田地都屬于整個宗族大家的公共財產,而這些田地財產一般都會選擇建造鄉下的地方,所以就被稱為義莊。而蕩口的義莊歷史無疑是我國古代最早出現的,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所以“第一義莊”的美名蕩口古鎮當之無愧。

建造于河流之間,享受著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的蕩口古鎮,其整體的商業氣息并沒有一些著名的江南古鎮重。干凈的街道、漂泊于河面上的游船、家家戶戶種植于門口的植物,將整個小鎮構成了一幅灰白與丹青的水墨畫。此外,蕩口的地理位置交通非常便利,和其他繁盛的古鎮一樣,它也坐落于河港灣汊的附近,又貼近商業圈,經濟自然也不會落后。

古鎮自然也有它不一樣的風光,來到這里你會發現原來狹窄的街道在青瓦白墻的陪襯之下,別有一番歲月靜好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