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無錫,感悟良多
再游無錫,感悟良多。
最近,得兩天空閑,動車再游無錫。過去游錫,一般首先去游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黿頭渚,對的季節看櫻花林,梅園賞梅花,蠡園泛舟發思古之幽情。以后有了靈山大佛,年輕人喜歡的唐風拈花灣。這次游無錫,所見所悟,有著不一樣的體驗。
第一,歷史悠久。無錫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著名景區景點南禪寺南長街清名橋古運河,尤其是最有名的清名橋,古運河通過巨大石拱橋洞匯入京杭大運河,奔騰不息流向遠方。其高聳的橋洞,據稱清朝康熙乾隆下江南的御船可以直接穿橋而過,順流而下。
第二,文化積淀。著名景區除了天下第二泉寄暢園。據統計,惠山古鎮現有108座各種形式的祠堂,有宗祠、忠義祠、節烈祠,園林祠堂和書院祠堂,通過碑文和介紹,娓娓敘述著真實的無錫故事和歷史。
游無錫,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就是中國民間藝術家阿炳,具有二胡和琵琶的天賦,以及他的名曲二泉映月。阿炳原名華彥鈞,出生在無錫,故事可以百度,故居是一定要看一下的,感謝互聯網的發達,概括起來,師父養父即是親爹,不慎獨涉黃賭毒,導致雙目失明,從天才道士淪落到走街串巷賣藝,嘗盡了人間的悲苦,萬念俱灰之下自我了卻在現存的故居。
阿炳的母親是寡婦嫁人,阿炳也娶了個寡婦,他窮困潦倒雙眼失明后仍收養棄嬰的故事值得一看,張記軍導演的《二胡》動畫片,唯美中國風,巨贊。天性善良的阿炳,憑藉著音樂方面的天賦,僅留下《二泉映月》等不多的名曲,可惜了。
第三,民風不卷,寬以待人,不排外。據最近統計,無錫外來人口230萬以上,占無錫人口總數30%以上。無錫古稱梁溪,魚米之鄉,男耕女織,商賈會集,水陸交通,經濟發達,近悅遠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現代是一線大城市,經濟發達崇尚教育,民風淳厚質樸。無錫人謙遜、內斂、聰明,不張揚,好像也懶得參與上有天堂下有什么的爭吵,就像無錫的大阿福,你好我好大家好。我好不如你好,你苦不如我苦。嘖嘖,這還有什么好說的。
(炎熱的下午,寄暢園的一隅)反映了無錫人際相處的一種豁達態度。不比較不計較,不工于心計,不算計別人。你好我好大家好,與人方便就是積德。
第四,宜居。至少,無錫是中國最為宜居的城市之一。除了上述三點以外,無錫氣候四季分明,干濕度與人比較友好。南北美食都有,物價水平也不高。與不少大中城市大部分市民的業余休閑,得益于城市建設、社區改造,綠化步道等等不同,居住在無錫特別是年長者,這里隨便兜兜皆是風水寶地。即有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又有江南第一山的太湖明珠惠山,還有被譽為太湖第一勝景的黿頭渚。
出行方便嗎?市外省外國外,機場高鐵動車城際火車長途客車等等,線路多車次繁多任選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市內交通,無錫地鐵4號線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最干凈整潔的地鐵,體驗感極好。
無錫是一座只去一兩次、一兩天遠遠不夠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