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解篡改經文,堪輿應該信誰?
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皇室都網羅堪輿杰士,風水密籍收歸宮廷秘藏,以此確保皇權的延續。唐朝末年,楊筠松剩亂竊取宮廷秘籍出走江湖,民間風水文化一度興起,楊公被尊為風水祖師爺。唐朝皇室大為震驚,便命令一行禪師創作《銅函經》以偽亂真,雜亂其間。從此之后,朝廷民間出自不同的動機,有意無意地篡改堪輿經文,偽書偽說越來越多,簡直不堪枚舉。

一、為了出名,批判堪輿經典。
《玉尺經》據說是唐代楊筠松所著。楊公以“玉尺”為其定名,可謂精微至妙,獨具匠心?!队癯呓洝肥抢^東晉郭璞《葬書》之后的又一部古代風水重要經典著述。

到了明朝,劉伯溫解釋《玉尺經》,寫出了著名的《平砂玉尺經注》,確立了三合風水正統和主流的地位。
《玉尺經? 審氣篇》原文:龍分三八,氣屬五行,定陰陽消長之理,明孤虛旺相之因。 劉伯溫注釋:地支一十二位以四維八干配隸于交中并而為二十四位,以甲庚壬丙隸于四正之宮,乙辛丁癸隸于四庫之地,乾坤艮巽隸于四維之方,三合以亥卯未屬木而乾甲丁從之,已酉丑屬金而巽庚癸從之,寅午戌屬火而艮丙辛從之,申子辰屬水而坤壬乙從之。
蔣大鴻之所以成名,就是因為在他的《地理辨正》里,將《平砂玉尺經》批判的一無是處。

“地理多偽書,玉尺者,偽之尤者也。……于是當世之言地理者,不論地之真偽若何,凡見陰龍陰水陰向,則概謂之吉,而見陽龍陽水陽向,則概謂之兇,此乖謬之甚者也?!抑芴於怂薹植际m,皆能為福,皆為災。地之二十四干支上應列宿,亦猶是也。何以在此為吉,在彼為兇,此與天星之理全乎不合?……論八卦則卦爻錯亂,論四令則方位顛倒,此三合雙山之再謬也。所謂多岐亡羊,朝令夕改,自相矛盾,不持悖于理義,亦不通于辭說者矣。……其余無不皆然,謬之謬者也”。

會稽姜垚、字汝臬,是一代風水名師蔣大鴻弟子。他發揚了師父的批判精神,撰寫了《平沙玉尺辨偽總括歌》把批判《玉尺經》引向深入,把《玉尺經》批透批臭:“萬卷地書總失真,平沙玉尺最堪嗔。二劉名姓憑伊冒,那有當年手澤存。開國伯溫成佐命,嘗將妙訣定乾坤。晚年一篋青囊秘,盡作天家石室珍?!乙嗍窃獎琢?,敢冒嫌疑著此經。世上江湖行乞者,祇貪膚淺好施行。戶誦家傳如至寶,興災釀禍害生民。幸遇我師垂憫救,苦心辨駁著斯文。竊恐愚夫迷不悟,括成俚句好歌吟。愿君細察篇中意,莫負宗陽一片心?!?/p>

蔣大鴻和他的徒弟,狠狠批判了三合派和天星派等以方位論吉兇的做法,以偏概全,按照自己的思維全盤否定古人的做法,肯定自己的看法,致使風水學說更加混亂。
二、為了開宗主派,篡改堪輿典籍
楊筠松的《青囊奧語》是堪輿為數不多的經典之一,歷來為人們所推崇,被風水學界所重視。但是,蔣大鴻為了創立玄空風水學派,卻肆意篡改經文。

《青囊奧語》云:“坤壬乙文曲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貞,巽庚癸俱是武曲位,乾甲丁貪狼一路行……”
以蔣大鴻為界,蔣大鴻之前的不論是原文版,還是注解版,其文字內容都是一樣的。

經過蔣大鴻篡改之后,楊筠松《青囊奧語》變成了:“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艮丙辛位位是破軍,巽辰亥盡是武曲位,甲癸申貪狼一路行……”

自從蔣大鴻的肆意篡改,楊公的《青囊奧語》發生了質的變化,可以說是面目全非了。從官方出版到民間印刷,從書坊刻印到民間傳抄,無一例外,都采用了蔣大鴻的修改版。大多數的后學者,只知道蔣大鴻的修改版,很少有人去關注《青囊奧語》的原裝版了。

《欽定四庫全書》自從成書以來,被譽為是官方最具權威的、民間最信賴的刊物。


再比如“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元空”一句。蔣大鴻為了銜接他的玄空風水學派,促使人們都認為玄空風水學源自正統,借堪輿經典進行佐證,增強它的可信程度。于是,蔣大鴻便將“元”字改成“玄”字,“元空”變成了“玄空”。一字之改,本意全變了。

“玄”有深澳玄妙的意思,但也有玄虛,不可靠的意思。

“元”是事物的開始,是起始點?!翱铡痹谥嗅t陰陽五行學說中指經穴,也就是經洛的交匯點,在風水學中指兩水交匯處,“元空”兩字指來水口和去水口兩個交匯點。因此,上一句有翻天倒地對不同。水只所以能流動是因為有高低差,古人說的“天”指高的一邊,“地”指低的一邊,是在相對的狀態中兩邊的交匯點五行不同。例如,乾戌宮位高,水從乾戌宮位來流向巽辰宮位;或者是巽辰宮位高,水從巽辰宮位來流向乾戌,乾戌是火庫,巽辰是水庫,所以古人說:“對不同”。

肆意篡改堪輿經典,給本來就混亂的風水學,無疑更是雪上加霜,致使后學者更加無所適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