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六十四卦(1):輕松理解六十四卦
易經的六十四卦由兩部分組成:天道和人道。天道代表每一個階段時序變化的極限值和轉折點,而人道代表事物變化的趨勢和轉折點,六十四卦的基礎是由八卦而來。
八卦:乾天、兌澤、離火、震雷、巽風、坎水、艮山、坤地。

八卦中,坎、離、震、兌為四正卦,分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時。而乾、艮、巽、坤四卦則分主立冬、立春、立夏、立秋四時。

此表中,最上面一行為上八卦,最左列為下八卦,兩兩相對組成易經得六十四卦。
易經六十四卦的實際表現形式是爻位變化(卦象),各卦象之間的變化規律有三種:錯卦、綜卦和互卦。

上圖中,A到B為互卦。B到C為變卦(上下翻轉)。A到D各爻陰陽性質反轉,稱為錯掛。A到E是將上三爻與下三爻顛倒,稱為綜卦。

坎、離、震、兌四正卦共有二十四爻,各爻主一個節氣。離、震、兌四正卦之外的六十卦配七十二候,并將其分配于四正卦之下:五天為一侯,三侯為一氣,三氣為一節,一年為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兩節為一季,一年為四季。也就是說每一個正卦管一季,一季三個月,如果再將六十卦分配到四正卦,這樣每一個正卦就得到十五卦。

在一個卦體中,凡陽爻去而陰爻來稱為“消”;陰爻去而陽爻來稱“息”。這樣就組成了“十二消息卦”,在“十二消息卦中”(也稱為十二月卦),陽爻遞增有六卦,陽爻遞減也有六卦(六消六息,消息一詞也由此而來,所以消息的原意是變化的意思)。

我們再將四正卦配六十卦,而六十卦通過配侯又反應出時令變化,這樣四正卦加配侯的六十卦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卦氣系統。在此系統中五卦為一單元,這五卦由四卦和一個消息卦(月卦)組成,月卦別稱為辟,其余四個雜卦依次為公、卿、大夫、候。這就是易經六十四卦的完整構成。
所以,我們看易經六十四卦要能理解其基本的變化原理是由兩部分組成,即時令+消息。通俗的解釋就是天時+變化趨勢。
拋開這兩點,我們研究易經六十四卦就失去了意義,也不可能得出正確的解釋。

具體,我們以亢龍有悔來做一個簡單解釋:
假設一個乞丐,通過卜筮,一爻一爻投擲六次得出全卦“亢龍有悔”,我們該如何理解其爻意?
如果我們根據爻意的字面意思去理解,顯然這位乞丐目前已是高處不勝寒。如果一個乞丐都已經是身處最高位了,那再往下走顯然已經是走無可走了,如果這樣去理解,大概這位乞丐的唯一的出路就該是自裁了,這顯然非常荒唐。
對于易經的六十四卦,網上的解釋版本眾多,為了幫助大家正確地理解六十四卦,后面我會逐個用白話的方式給出最通俗易懂的解讀。
正確理解易經六十四卦的含義是讀懂六十四卦的根本,否則很容易將其與迷信混為一談。
對于易經六十四卦,我們可以理解其為儒學版本的樸素哲學。正確理解它可以幫助我們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如果不得要領,其與迷信往往就是一步之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