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個村莊,名氣不大卻風水極佳,繁盛時期幾乎家家是土豪

云南有個村莊,藏在深山名氣不大,但是依山傍水風水極佳,靠著一樣“寶貝”富裕了幾百年,最繁盛時期幾乎家家是土豪戶戶蓋大房子。

這個村莊叫諾鄧,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龍縣,是一個白族古村落,白族語意為“有老虎的山坡”,距今有一千多年歷史,據史書記載,諾鄧這個名字自唐代就已經存在。

為什么說這里風水極佳呢?
一是因為這里有個天然的“太極”景觀。
沘江是瀾滄江的一條支流,當它流到諾鄧村時,在這里拐了大彎形成“s”型,站在高處看就是一個“太極”圖案,古人稱為“太極鎖水”,說這里風水很好。

二是因為這里的海拔在1800米—2100米之間,氣候溫和,夏天不熱冬天不冷,年平均氣溫在16°,非常舒服。

三是因為這里有一樣令人羨慕的“寶貝”——鹽。
鹽從古至今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夸張地說,誰掌握了鹽的資源,誰就能富得流油,在古代與鹽相關的差事都叫肥差,很多人擠破頭地爭相搶奪。

而在諾鄧,就有鹽井,家家戶戶都可以制鹽,這里的鹽資源非常豐富,歷經千年依然不衰,在唐代就有諾鄧鑿井制鹽的記載,到今天這里依然制鹽。

因為有了鹽這個重要資源,諾鄧一度成為滇西地區的商業中心之一,從這里制的鹽經過“茶馬古道”流向云南各地,南至保山騰沖,北連蘭坪麗江,東向大理昆明,西接六庫片馬,彼時的諾鄧商賈云集百業昌隆。

人們從鹽井挑鹵水到家里,倒入鹽灶,生火熬煮蒸發,最后提煉出著名的“諾鹽”,因為諾鄧井的經濟效益大,朝廷甚至在這里建了五井提舉司衙門專門監管諾鄧鹽。


有了錢的諾鄧人開始蓋大房子,請云南最好的木雕、石雕師傅,粉雕玉砌雕梁畫棟,門、窗、梁、柱、檐都非常講究,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每家的布局都不同,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等。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富裕后的諾鄧人也開始重視教育,雖然只是一個村莊,卻建了孔廟,在明清朝代,諾鄧出了不少進士,舉人、貢生和秀才則不勝枚舉,至今依然可見孔廟和進士第。

經歷了幾百年的繁榮,到了近現代,諾鄧漸漸沒落了,因為諾鄧鹽缺少碘元素,會導致大脖子?。ǖ馊狈ΠY),所以人們不再食用,昔日熱鬧的諾鄧也漸漸歸于平靜,只有元明清時期留下的建筑可依稀看到這里曾經的輝煌。

直到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爆火后,諾鄧才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紀錄片里拍攝介紹了諾鄧火腿從豬腿到火腿的整個制作過程,吸引了很多吃貨的到來,讓這座沉寂了很久的千年古村又重新熱鬧了起來。

諾鄧火腿之所以特別美味,不止是食材的選擇、氣候的適合,還因為使用了諾鄧鹽,它雖然不含碘,但是含有鉀元素,用它腌制的火腿有種特別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國》熱度過后,諾鄧又漸漸歸為平靜了,我們到訪時,沿途只遇到兩輛車,只遇到幾個游客。

所以如果想在云南找個安靜古樸的地方度假旅居,不妨到諾鄧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