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趙公山"求財密碼":一座山與一方人的財富對話
在四川,有句老話叫"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求財趙公山"。每逢農歷初一、十五,通往趙公山的盤山公路上總是車流不息;到了三月十五趙公明誕辰日,登山步道更是摩肩接踵。
趙公雕塑
趙公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內,距離成都市區60公里左右,一個小時車程,與都江堰熊貓谷為鄰。
這座海拔2434米的高山,為何能成為四川人心中的"財富磁場"?當地人笑稱:"我們拜的不是神,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致富經。"
二十四節神鞭
一、"黑臉財神"的四川緣:趙公明為何在川西"安家落戶"
趙公山坐落于成都平原與川西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屬于岷山山脈南段東支,地質構造上處于龍門山斷裂帶。其山勢雄偉,林木蔥郁,四季景色各異:春日山花爛漫,夏季涼爽宜人,秋天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由于海拔較高,山頂常被云霧繚繞,平添幾分神秘色彩。明代文學家楊慎曾賦詩贊曰:"天倉三十六,趙公第一峰。云開金闕迥,雨過玉華濃。"形象地描繪了趙公山的壯麗景色。
財神祖廟
從地理區位看,趙公山東臨都江堰水利工程,西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連青城山景區,北靠虹口自然保護區,處于多條旅游線路的交匯點。這一得天獨厚的位置使趙公山自古以來就是連接漢藏文化、平原與高原的重要節點。歷史上,這里不僅是道教修煉的圣地,也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

趙公山的自然生態系統極為豐富,擁有各類植物3000余種,野生動物400多種,其中包括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物種。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澈的山澗溪流、奇特的地質構造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山地生態系統。2006年,趙公山被納入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保護范圍,其生態價值得到國際認可。
在人文方面,趙公山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其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作為中國本土宗教的發祥地之一,青城山-趙公山一帶自東漢以來就是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相傳張道陵在此創立五斗米道,開創了中國有組織的道教歷史。歷代道士在此修行煉丹,留下了大量宮觀、石刻和文化遺跡。其中,供奉趙公明的財神廟更是吸引了無數求財祈福的信眾,使趙公山成為民間信仰的重要載體。

趙公山財神廟主殿內,黑面濃須的趙公明塑像手持鐵鞭、身騎黑虎,與常見笑容可掬的財神形象大相徑庭。這種反差恰恰暗合了四川人"麻辣鮮香"的性格特質——看似兇神惡煞,實則俠義心腸。道教研究專家李遠國教授指出:"趙公明在《封神演義》中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其坐鎮川西的傳說可追溯至張天師在青城山修道時期。"
歷史文獻顯示,趙公明信仰在四川的興盛始于明代。萬歷年間,成都平原連年水患,地方官在現趙公山位置設壇祭祀,意外獲得豐收,遂建廟供奉。清乾隆《灌縣志》記載:"每歲三月,商賈輻輳,祈賽不絕。"這種將防災祈福與求財納吉相結合的傳統,正契合了農耕文明下四川人對"天時地利人和"的樸素理解。

現代版"朝圣路":從成都平原到高山之巔的財富隱喻
關于"趙公山"名稱的由來,現存史料記載與民間傳說相互印證,共同指向一位神秘的歷史人物——趙公明。最早系統記載趙公明事跡的是東晉干寶所著《搜神記》,其中記載:"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鐘士季等,各督數鬼下取人。"此時的趙公明形象尚為冥界神靈,主管索命之事,與后世財神形象相去甚遠。

到了隋唐時期,趙公明的神格逐漸發生變化?!度淘戳魉焉翊笕酚涊d,隋文帝時,趙公明被描述為"五方力士"之一,職掌"瘟鬼",這一職能已從單純的索命轉變為驅邪避疫。唐代文獻中,趙公明開始與"五路財神"信仰相關聯,職能進一步拓展。這一轉變過程反映了民間信仰體系隨社會需求而不斷調整的特點。

北宋時期,趙公明信仰正式被納入道教神系。相傳宋真宗時,張天師奏請冊封趙公明為"正一玄壇元帥",主管天下財運,趙公明從此確立了財神的地位。南宋《夷堅志》中已有趙公明顯靈賜財的記載,說明至遲在南宋,趙公明作為財神的形象已在民間廣泛流傳。元代道經《清微玄樞奏告儀》將趙公明列為重要護法神,稱其"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
十二生肖雕塑
趙公山得名與趙公明直接相關。據《灌縣志》記載,明代以前,此山名為"丈人山",因山形如老人傴僂而得名。明萬歷年間,當地官員為祈求風調雨順,在山頂修建趙公廟供奉趙公明,此后山隨神名,逐漸被稱為"趙公山"。清乾隆《灌縣志》明確記載:"趙公山,在縣西南三十里,上有趙公廟,故名。"這一命名過程體現了民間信仰對地理空間的文化重塑。
趙公山并非全國唯一以趙公明命名的地理標識。山西、陜西、浙江等地也有趙公山或趙公廟,但成都趙公山因其與青城山道教圣地的關聯,以及保存完好的財神廟建筑群,成為研究趙公明信仰最重要的實物遺存之一。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趙公明誕辰時,此處舉行的廟會活動規模盛大,吸引川西各地乃至更遠地區的信眾前來朝拜。
三、財神廟里的"生意經":當傳統信仰遇上現代經濟
趙公山財神廟的簽文別具特色——除了常規的運勢預測,還包含"宜守不宜進"、"合伙生財"等商業建議。道長李明清解釋:"我們強調的是明道取財,去年就給一個想網貸創業的小伙子解簽,勸他先踏實打工積累經驗。"
這種實用主義傾向催生了獨特的"祈福經濟"。山下的玉堂鎮,幾乎家家戶戶都做財神周邊:能掃碼支付的電子功德箱、開過光的招財U盤、"趙公錦鯉"表情包……當地文旅局數據顯示,2023年趙公山相關文創產品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更有趣的是,不少成都創業者會把公司團建安排在趙公山,美其名曰"汲取財神山的商業靈氣"。

四、從"求暴富"到"求心安":四川人的財富觀進化史
趙公山財神廟的建筑布局暗含道教宇宙觀。整個建筑群背靠主峰,面向成都平原,形成"負陰抱陽"之勢;中軸線嚴格遵循南北走向,象征連接天地的通道;殿堂屋頂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金光閃閃,寓意"財氣沖天"。這種精心設計的環境不僅滿足了宗教功能需求,也創造了獨特的審美體驗,使朝拜者在登山過程中逐步進入神圣氛圍。
廟內保存有大量珍貴文物,包括明清時期的碑刻、匾額、法器以及歷代文人題詠。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乾隆年間所立《趙公山玄壇廟記》石碑,詳細記載了廟宇沿革和趙公明信仰在當地的影響。這些文物不僅是研究民間信仰的重要資料,也見證了趙公山作為財神祖庭的歷史地位。

趙公山財神廟的宗教活動遵循道教傳統,又融合了地方特色。日常法事包括晨鐘暮鼓、誦經禮懺等;每逢初一、十五舉行祈福法會;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趙公明誕辰時,則舉辦盛大的廟會活動,持續三天,吸引數萬信眾參與。這些活動不僅滿足了民眾的信仰需求,也促進了地方經濟和文化交流。
石來運轉
信眾朝拜趙公山財神廟有一整套儀式規范。登山前需齋戒沐浴,以示虔誠;沿途設有多個休息點,供香客調整身心狀態;到達廟宇后,先在香爐前敬香,然后依次參拜各殿神靈;最后求取財神符或開光元寶,帶回家中供奉。這一系列行為不僅是宗教儀式,也暗含了"艱難攀登終得財富"的人生哲理。
趙公山財神信仰還發展出許多獨特的民俗活動。如"借元寶"習俗——信眾可向廟里借取特制的"金元寶",來年加倍奉還,象征財富增長;"轉錢眼"活動——圍繞殿內銅錢造型的石刻旋轉,祈求財運亨通;"摸虎爪"儀式——撫摸趙公明坐騎黑虎的爪子,寓意得到財神庇佑。這些活動生動體現了民間信仰的實用性和創造性。
值得注意的是,趙公山財神信仰并非單純的求財行為,而是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化。廟內楹聯如"有道得之無道失,多行善事少貪心"明確傳達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傳統價值觀。道士在為信眾解簽時,也往往強調勤勞誠信才是致富根本。這種將物質追求與道德約束相結合的財富觀,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趙公山做了30年廟祝的吳道長,見證了香客訴求的變遷:"上世紀80年代求溫飽,90年代求萬元戶,現在年輕人更常問的是如何平衡事業與生活。"這種變化反映在供品上——從過去的整豬整羊,到現在的手寫職業規劃書、考研準考證復印件。
四川大學民俗學教授徐新建認為:"當代四川人對趙公山的崇拜,本質是對確定性的追尋。"在數字經濟時代,傳統行業的四川人通過這種儀式感,獲得對抗不確定性的心理慰藉。做火鍋生意的李老板說得直白:"拜完財神,感覺腰桿都挺得直些,談生意更有底氣!"
結語:山頂那盞長明燈
夜幕降臨時,趙公山財神廟前的長明燈如期亮起。這盞已燃燒四百多年的油燈,見證著四川人與財富的永恒對話——從明清商幫的騾馬鈴響,到今天創業者的鍵盤敲擊;從祈求五谷豐登的樸素愿望,到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智慧?;蛟S正如廟里那副褪色的楹聯所寫:"非唯求神能致富,須知積善即生財。"在四川人心中,趙公山早已不僅是地理坐標,更是一種關于勤勞、誠信與機遇的精神圖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