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幫派史之哥老會:哥老會與天地會同源?為什么又叫袍哥會?
誰是導致大清滅亡的社團?
比孫中山的同盟會更早在大清軍中遍布信徒的組織又是哪個呢?
我們都知道清朝時的民間結社非常多,有一直喊著反清復明的天地會,有靠傳播宗教起家最終卻發展成流氓團伙的青幫,有在清朝中期起義造成大清由盛轉衰的白蓮教,還有喊著扶清滅洋也讓大清先撫后剿的義和團。
但要說對晚晴根基的動搖,誰都比不過哥老會(袍哥會)。
今天的中國幫派史,咱們開始講哥老會,聊一聊它的起源與壯大。

《清史稿》中曾記載:“蜀民失業無賴者,多習拳勇,嗜飲博,寖至劫殺,號為啯嚕子。”——《清史稿》·列傳一百二十三 趙爾巽(民國)
這個啯嚕,就是哥老會的哥老,哥老一詞應當就是啯嚕的音轉讀法。
清末重臣左宗棠就持此種觀點,“蓋哥老會者,本川黔舊有啯嚕之別名也?!薄蹲笪南骞喔濉?左宗棠(清)
當過湖南布政使的四川人李榕在給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信中也曾說過,在清末軍中流行的秘密結社就是四川曾經的啯嚕會。
(“竊按蜀中尚有啯嚕會,軍興以來,其黨多亡命歸行伍,十余年勾煽成風,流毒遍湘楚,而變其名曰江湖會?!薄妒鍟萑?李榕(清))

如此來看,哥老會來源于這個啯嚕的說法還是比較靠譜的。
那這個啯嚕又是什么來頭呢?
咱們前面提到的《清史稿》里的那段記載,出現在乾隆三十七年,當時乾隆正在四川打大小金川之役。一個叫顧光旭的人在這年調任四川按察使,任內對這些啯嚕子們大肆逮捕,并將沒有太大罪惡的人充做漕運士兵。

類似的內容在《清史稿》中也出現在時任四川總督文綬,以及華陽知州蔣兆奎的傳記中。
(“四川多盜,民間號啯嚕子,闌入鄰近諸省。湖廣總督舒常、湖南巡撫劉墉、貴州巡撫李本先后疏言盜自四川入境,遣將吏捕治?!薄肚迨犯濉贰ち袀饕话僖皇?趙爾巽(民國)
“四川盜號啯嚕子,擾尤溪。兆奎捕得盜渠,獲首犯。”——《清史稿》·列傳一百一十一 趙爾巽(民國))

由此可以看出,啯嚕應當就是在乾隆年間,活躍在四川的一個團體。
但這個詞更多的是對當時四川民間匪患的一種統稱,類似于咱們前面講白蓮教時提到過的,南宋時的“食菜事魔”。但區別在于“食菜事魔”雖然也是對當時民間宗教團體的統稱,但這些團體都有非常高的組織性和破壞力,比如打著明教旗號的方臘起義。而乾隆時期的啯嚕并沒有什么嚴密的組織,也不是宗教團體。只不過因為生活艱難,無業者眾多,大家會自發的結伴做一些事。但既沒組織,也沒信仰

至于啯嚕一詞的含義,乾隆朝進士李調元給出的解釋,是指賭徒。
(“啯嚕,本音國魯,蜀人呼賭錢者通曰啯嚕,皆作平聲,如曰辜奴?!薄锻皆娂贰ぞ硪?李調元(清))
但到了近代,更多的人傾向于,啯嚕一詞是指結義兄弟。

哥老還有一個別稱叫袍哥,這個名字大家可能更為熟悉。
袍哥是四川哥老會成員的自稱,它名稱的含義也有好幾種說法。
有說出自《詩經》的,取“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之意。
也有說出自《三國演義》的,關羽降曹后,曹操贈新袍,但關羽卻不忘劉備贈的舊袍。

總之,大多數解釋都傾向于,與啯嚕的“結義兄弟”的那種解釋相似。
當然了,作為一個在清末民初非常有影響力的組織,起源于川蜀地區的無組織游民這種說法也不咋露臉。
于是,哥老會的起源就有了另兩種說法流傳于世。

其一,哥老會源自鄭成功。
這種說法給哥老會提供了另一個名字,叫“漢留”,取漢人遺民或者漢朝遺民之意。
說康熙九年(1670年)的時候,也就是吳三桂等三藩起兵的三年前,鄭成功派傳說中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前往四川成立了一個組織,目的是等吳三桂起兵后在四川舉事。但由于判徒的出賣,計劃失敗,組織也只能轉入地下。
咱們之前講天地會起源的時候就說過,陳近南的原型陳永華和鄭成功的交集并不見于史料,他參與創建什么組織的說法也不見于史料。陳永華真正發跡是鄭成功死后的鄭經時代,而且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官,應當也無暇親赴大陸參與地下組織的創建。

又過了一百余年,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時候,有一個叫郭永泰的云南大理人去福建廈門看他叔叔,偶然間在福建當地一個民戶的家中看到一本叫《金臺山實錄》的書,書上面還有個印,寫著“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郭永泰一看就知道這是鄭成功的東西,就問當這家人這東西的來歷,人家說是家里老人出海捕魚的時候在海底發現了一個鐵匣,里面除了這本書還有一方玉印。
咱也不知道一個鐵制的盒子密閉性怎么那么好,一兩百年也不漏水。
總之這些東西就落到了郭永泰的手里,而郭永泰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時候重開山門,繼續發展“漢留”組織。這時候距離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創建太平天國還剩兩年了。傳說中的這一書一印也在太平天國之亂時不知所蹤。
這些內容都出自哥老會成員自己所著的典籍。

其二,哥老會就是天地會。
相傳太平天國即將覆滅的時候,忠王李秀成和侍王李世賢(李秀成堂弟),眼看大勢已去,就秘密派遣天地會的成員投降曾國藩的湘軍,然后潛伏下來,慢慢引導湘軍日后造反。因為他們的首領被稱作“老大哥”,所以組織也被叫做哥老會。
(“李秀成、李世賢等知大仇未復,而大勢已去,甚為痛心疾首。逆知湘勇嗣后必見重于滿政府,日后能左右中國之勢力者,必為湘勇無疑。于是乃隱遣福建、江西之洪門兄弟投降于湘軍,以引導之。復又避去三點、三合之名稱,因會黨首領有老大哥之別號,故遂易名曰哥老會?!薄督虝戳骺肌?陶成章(民國))

而之所以太平天國的人會派天地會的人當臥底,是因為太平天國就是天地會成員創建的,只不過洪秀全用天主教的教義掩蓋了天地會的內核,“天國”的含義就是天地會的slogan“指天為父(指地為母)”演變來的。
(“朱九濤者,三合會之首領,傳其天地會之緒于洪秀全,秀全復竊取天主教之義以附會之。(其稱天為父,及國號天國,官以天名,上下一體,皆以兄弟相稱,非盡本于耶穌,而實有根于洪門之舊規而然也。)”——《教會源流考》 陶成章(民國))

這個一聽就非常牽強的說法,源自清末民初光復會創始人陶成章的《教會源流考》。
這種把各個組織強行捏合在一起的說法在民國時期還是大行其道的,劉師亮的《漢留全史》和朱琳的《洪門志》就分別從哥老會和天地會的角度,把兩個組織的起源放在了一起。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革命黨人在反清的過程中,需要給這些反清組織找法理上的正統性,很多組織的起源可能就沒有那么轟轟烈烈,以及根紅苗正,所以就要把最玄乎的傳說按到所有組織頭上了。除為反清的行為增加法理依據外,也是為了搞統戰。

但即便是傳說,也都是有故事源頭的。
比如哥老會確實會吸收天地會、白蓮教等組織的形式和理念,甚至可能會有其組織成員加入。
乾隆、嘉慶時期導致由大清盛轉衰的白蓮教川楚教亂,四川就是重災區之一,這和哥老會的前身啯嚕會所在地區重合,甚至出現時間都差不多。那白蓮教覆滅后,組織殘黨都會做些什么呢?深藏“功與名”然后安心種地嗎?
而明確喊出反清復明口號的天地會,其分支,以及受其影響的組織又何止一兩個。哥老會不受其影響自然也不可能。

又比如,哥老會成員也的確遍布在咸、同、光時期的大清官軍之中,其中也包括湘軍。曾國藩在給湘軍立軍規的時候還曾明確說過:“結拜哥老會、傳習X教者斬。”——《禁洋煙等事之規七條》 曾國藩(清)
只不過這些人不太可能是太平天國派來的臥底。
那哥老會是如何讓曾國藩、左宗棠這樣的晚晴重臣都為之忌憚的呢?
甚至到了民國,都成了尾大不掉之患。
這些,咱們下期接著講。
參考文獻:
《四川袍哥研究》 奐靈君
《哥老會起源考》 秦寶琦/孟超
《哥老會起源問題研究綜述》 尹恩子(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