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六十四卦概述
在學習六十四卦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一些相關的名詞及其含義。
一、 爻、爻象、爻位
爻,本義是繩結,《說文解字》解釋為“相交”的意思。爻是組成卦符的基本符號,組成卦的線條,就稱為“爻”。陽爻都用數字“九”代表,陰爻都用數字“六”代表。

每一爻所居的位次稱為爻位,其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形跡稱為爻象。
三條爻的卦叫經卦,兩個經卦組成別卦。別卦下部的經卦是主卦,代表主方;上部的是客卦,代表客方。

二、 卦、卦名、卦象、卦德
卦,有單卦和重卦之分,由三個爻重疊組成的卦稱為單卦或小成卦,由六個爻重疊組成的卦稱為重卦或大成卦,又稱復卦。
每一卦都有名稱,就是卦名,如乾、坤、坎、離等。
每一卦都有象征和寓意作用,如乾象征寓意為天、父親等,坤象征寓意為地、母親等。

卦的象征意義即為卦德,如乾的卦象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乾卦的卦德;坤卦象為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坤卦的卦德。

下面,我們來簡單的認識一下六十四卦:
《易經》六十四卦是在八卦的基礎上形成的,八卦兩兩重疊,八八六十四,排列組合成六十四卦。
《易經》六十四卦是透過六十四卦的組合,去反應六十四種不同的事務、情境、現象、特定環境下的人生哲理、以及大自然的運作法則。每一卦都會有六個爻和相應的爻辭,以及三百八十四(64×6=384)種對應的狀態,透過這些變化可以知道世間萬物的運作以及人生的哲理。

如果你數學的排列組合知識學得比較明白,就可以將六十四卦分成兩類:
第一種,自相重疊而成的卦,名稱不變。例如乾(單卦)與乾(單卦)上下重疊成乾(重卦),仍稱“乾”。坤(單卦)與坤(單卦)上下重疊而成坤(重卦),仍稱“坤”。這樣的卦一共有8個。
第二種,異卦上下組合而成的卦,卦名要么取卦爻辭中代表性的為之,要么以現象和事理命名。這種卦一共有56個。例如,坎下艮上,以卦爻辭命名而成蒙卦,卦爻辭為“童蒙求我”。而“大有”、“既濟”等卦則是以現象和事理命名,掛名則不見于卦爻辭。

六十四卦都是什么呢?宋代朱熹在《周易本義》一書中有一首《卦名次序歌》,朗朗上口,方便于我們背誦:
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咸恒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