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東: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壺 她的名字叫宜興
江蘇省宜興市旅游園林管理局王忠東局長
中國網9月4日訊 9月2日,“以責任之心傳遞世界之美”為主題的《孤獨星球》雜志全球首聚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的“美麗中國”展示環節,由北京、四川、云南、張家界、張家口、山東、宜興等地旅游系統代表,向《孤獨星球》全球總編推介了各自的旅游品牌形象,其中江蘇宜興市旅游園林管理局王忠東局長做“中國陶都、陶醉中國”旅游推介,展示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旅游資源并向全球游客發出到宜興來體驗中國文化的盛情邀約。
王忠東說,“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壺,她的名字叫宜興”,很多人都是通過紫砂來認識宜興的。而只有來過宜興的人,才真正知道并喜歡這座城市的魅力。這里不僅有一把紫砂壺,還有迷人的山水。宜興,是一座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生態旅游城市。這里,山水含韻,草木生情。獨特的山水資源使得溪山畫卷美不勝收,有著江南水城婉轉雅致的別樣風情。
千年之前,大文豪蘇東坡先生來到宜興,被這里的山水深深吸引,發出了“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的感嘆,愿意在宜興這片土地上頤養天年。如今的宜興,是我國最具幸福感的宜居旅游城市,生態之美更勝以往。南部是蜿蜒連綿的天目山余脈,一望無際的綠竹和茶園,成就了“中國第一竹海”的美譽和“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的佳句;一個個蘊藏于竹海、茶洲之下的“洞天世界”,更是鬼斧神工、奇妙無比。
王忠東介紹,目前,宜興有善卷洞風景區、竹海風景區等國家4A級景區8個,這么多高等級的景區同時集中在一個縣級城市,在全國來說也非常罕見。宜興,處于長江彎彎曲曲的大懷抱中。主城區鑲嵌著東氿、團氿、西氿三塊碧玉,五條河流如彩帶般穿城而過,所以說,宜興是典型的 “水抱城市”。宜興南枕植被茂密的龍背山森林公園,平添了“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園中”的迷人意境。正因為山環水抱,賦予了宜興獨特的靈動氣韻,成為中國著名的“風水寶地”。宜興的生態之美還遠不止這些,平原圩區的田園風光、丘陵山區的山村風情、臨湖瀆區的水鄉風韻、民風淳樸的美麗鄉村、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如果您向往過一段青山可觸、綠水可掬、茶香彌漫于空氣中、心情在竹海氿濱自由放飛的“田園生活”,作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市”的宜興,一定是最值得游客駐足留戀的地方。
宜興,是一座“千年崇文”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江西臨川以及湖北蘄春縣為我國三大“才子之鄉”。俗話說:“煮酒論英雄,才子贏天下”。宜興的才子以他們的智慧和才情,贏得了享譽世界的榮耀。宜興自古崇文尚教、人才輩出,在兩千多年的建縣史中,走出4位狀元、10位宰相、近400名進士,近現代又涌現出26位兩院院士、8000多位教授,有著 “教授之鄉”、“無宜不成?!钡拿雷u。父子同教授、一門眾博士的情況在宜興屢見不鮮。正是這濃厚的文化氣息,賦予了宜興人對藝術的獨特感悟與表達,徐悲鴻、吳冠中、尹瘦石、錢松嵒等一大批書畫大家都誕生在這里,造就了宜興“書畫之鄉”的美名。他們超凡脫俗的藝術追求和深厚的藝術造詣,是清心雅致的淡然品質,也是宜興青山碧水的滋潤。
如果說城市也有一種境界,那么宜興這座如文人般優雅迷醉的城市,在江南山水的浸潤下,擁有了一種生動清靈的氣質。也許是宜興的文人氣質,孕育了這座城市休閑慢生活的境界,就像是宜興盛產的一把發著黯光的紫砂壺,映射出了宜興不朽的深厚人文底蘊和卓爾不凡的品性。七千多年的制陶史,造就了薪火相傳、燦爛奪目的陶瓷文化,“中國陶都”可謂名揚四海。一把小小的紫砂壺,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塑于一體,融入世的實用功能與出世的瀟灑淡泊于一身,引得無數文人雅士為之傾心、愛若珍寶,慨嘆“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2006年,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宜興紫砂”位列傳統手工技藝之首。當然,這里還流傳著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起舞、范蠡與西施攜手泛舟的動人故事,還矗立著星云大師親手創辦的佛光祖庭——大覺寺。一座城市,擁有文化才能擁有未來,宜興人最大的自豪和自信就在于,生活在這座令人敬仰、值得品味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宜興有著三山二水五分田的地質條件,清麗脫俗的山水畫卷,和宜興崛起的現代化新城一起,組合成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自古以來,即便有李白、白居易、杜牧、蘇東坡、唐伯虎、文征明、董其昌、陸羽等無數文人墨客贊嘆宜興,駐足宜興,但宜興的美卻似乎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個性的,就是大眾的。如今,我們深感有這份責任、更有這份愿望,讓世人都來發現、都來分享宜興的好山、好水、好文脈。
王局長最后說:“我們宜興有三寶,‘紫砂壺、陽羨茶、好山水’。好客的宜興人,早已溫好了紫砂壺,泡好了清香的陽羨茶,在江南詩畫的山水之中,真誠等待著您的到來!”(伍策 李鳳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