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開福寺:一個比丘尼道場,竟是日本禪宗的祖庭
全國各地的“開福寺”寺廟,有北京的廣濟寺,天津的大悲禪院,河北省的臨濟寺,合肥大蜀山南麓的開福禪寺。今天介紹的是湖南長沙的古開福寺。
她有些什么不一樣呢?
請點一下關注,帶您去知曉她。
二0二五年三月三十日攝
公元927年,五代十國的烽煙中,長沙作為楚國都城,迎來了一段奢靡的黃金時代。楚王馬殷之子馬希范,在城北修建了一座占地廣闊的皇家園林——“會春園”。園中亭臺樓閣林立,白蓮池、碧浪湖、祓禊亭等十六景相映成趣,成為馬氏貴族宴飲游獵的“人間仙境”。
然而,權力的盛宴終有散場之時。馬希范晚年崇信佛法,將園林的一部分施舍給高僧保寧,開福寺由此誕生。
碑記春日午后,會春園內絲竹聲不絕于耳。馬希范倚坐嘉宴堂,眺望碧浪湖上泛舟的舞姬,忽聞保寧禪師誦經之聲。
他揮手屏退侍從,嘆道:“此聲清越,勝于鐘鼓?!贝稳?,一道敕令劃破宮廷的喧囂——行宮一角從此歸于佛門。
二0二五年 三月攝
北宋時期,開福寺迎來鼎盛。這里不僅是高僧輩出的修行圣地,更成為文人墨客的靈感源泉。
洪蘊和尚精通醫術,被宋太祖趙匡胤召見,賜號“廣利大師”。他獻上的藥方甚至被錄入宮廷醫典,成為北宋醫學史上一段佳話。
徽宗年間,臨濟宗楊岐派高僧道寧駐錫開福寺,門下弟子五百,佛號響徹湘江。他圓寂后留下五色舍利。
而更深遠的影響,則藏在法脈傳承中——其弟子月庵善果一脈,經四代傳至日本僧人“覺心”。
1249年,覺心帶著開福寺的禪法東歸,創立日本法燈派,天皇親賜“法燈圓明國師”謚號。
二0二五年 三月攝
宋代的開福寺已是“湖湘第一勝境”。
張栻筆下“磚瓦皆鸞鳳之形”的遺址、李冕詩中“水光含鏡碧,山色擁螺青”的畫卷,勾勒出佛寺與山水共生的絕美意境。
明末清初,開福寺歷經了大規模重建。
“火藥之災”,乾隆年間,因寺后火藥工坊爆炸,殿宇兩次焚毀,巡撫梁國治親自督辦重修。
“碧湖詩社的風雅”,光緒年間,王闿運、寄禪法師等19人于此結社。
留下“?齋魚敲落碧湖月,覺覺覺覺,先覺后覺,無非覺覺;清鐘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總是空空??。將禪意與詩情熔鑄一體”的千古絕聯。
尤其是在清乾隆年間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屋檐上掛上了串枝蓮裝飾。使寺內古色古香,禪意深厚。
“山門”,10米高的花崗石牌坊,浮雕彩繪斑斕,“紫微棲鳳,碧浪潛龍”是清嘉慶年間書法家韓葑題寫。
石聯暗藏風水玄機———紫微?: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紫微垣是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七星的北方,被認為是天帝的居所,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尊貴。在對聯中,“紫微”可能用來比喻高貴、神圣的地方,或者指代帝王的宮殿。(也有指此地名紫微)
?棲鳳?:鳳凰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象征著吉祥和高貴。“棲鳳”意味著鳳凰棲息的地方,通常用來比喻美好、祥和的環境。
碧浪?:這里的“碧浪”指的是碧浪湖,位于紫微山下,是開福寺附近的一處風景勝地。
?潛龍?:龍在中國文化中是力量、智慧和吉祥的象征。“潛龍”暗示著這個地方藏有龍,即有龍的庇護,象征著這個地方充滿了神秘和力量。
?這副對聯整體上給人一種莊重、神秘、祥和而又充滿力量的感覺。成為長沙城中一座有歷史古跡的宏偉與神圣。延用至今。
1994年,開福寺轉型為“比丘尼叢林”。
下半年開始,能凈法師擔任長沙市開福寺住持。
開福寺能凈大和尚將率法師,尼眾在寺內大雄寶殿舉行祈
開福寺迎來劃時代變革——成為比丘尼道場。
能凈法師突破佛門陳規,不僅允許比丘尼主持“放焰口”儀式,更從緬甸迎回玉佛。
被列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開放寺院、湖南省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長沙開福區新河,臨湘江占地面積4.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還是以明清宮殿式建筑為主。
在能凈法師主持下煥發新生。
廣場上鋪設帶有蓮花青石磚,讓游客輕踏蓮花禮佛朝拜,寓意吉祥!
廟宇中軸三進,前為三圣殿(彌勒殿),中為大雄寶殿。
后為毗盧殿。殿內0.4米高的貼金小像,藏著長沙民間“數羅漢測運勢”的古老習俗。
主殿供奉釋迦牟尼玉佛(5米高)及阿難、迦葉像(1997年自緬甸迎請) 。
東西廂房:東側為客堂、齋堂、藏經樓;西側為講堂、禪堂、念佛堂 。
新增建筑,清泰橋、鐘鼓樓、菩提閣、放生池等,2011年起恢復北宋“十六景”風貌 。
碧湖詩社,2018年重啟,出版詩集《因為愛你》并獲“中南好書”獎 。
體驗有素齋(10元/碗)、羅漢求簽(毗盧殿數羅漢取簽)、大悲殿繞佛祈福 。
開福寺融合宗教、歷史與城市文化,既是禪修圣地,也是長沙的文化地標。
擴建后,以沉浸式佛學藝術館、數字技術復現“十六景”,成為展示湖湘文化的重要窗口 。與日本、韓國、臺灣佛教界互動頻繁。
能凈法師多次參與國際佛學會議 。
重建大悲殿; 與日韓佛教界頻繁互動,每年接待日本臨濟宗參拜團;
成為湖南省佛學院尼眾部駐地,傳統與現代修行方式在此碰撞。
古開福寺游覽圖
這座寺廟在鬧市中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始終與時代共振。
2023年七夕,抖音博主“長沙玲子”在毗盧殿拍攝的“數羅漢”視頻爆紅。
按古老儀軌,任選一尊羅漢為起點,默數年齡對應之數,最終抽取的簽文卻讓人瞠目——第386尊羅漢簽赫然寫著:“直播帶貨,福澤眾生”。
當Z世代舉著手機在放生池邊打卡時,他們或許不知,池中錦鯉游弋的軌跡,正與北宋《碧浪湖殘荷圖》的筆觸重疊。
而日本訪客最常駐足之處,竟是山門石象——因其造型與京都東寺的仁王像如出一轍。
今日的開福寺,晨鐘暮鼓依舊,但梵音中多了幾分現代韻律——地鐵一號線從寺前呼嘯而過,年輕人在數羅漢的嬉笑中觸摸傳統,轉身又去素面館打卡。
這種“佛系”與“潮玩”的奇妙碰撞,恰似千年古剎在新時代的禪機 。
日本僧侶在祖師塔前合掌低誦。這座千年古剎,早已超越宗教場所的范疇,成為一部活著的歷史教科書。
千年香火續禪蹤,碧浪湖光映紫峰。
**參考資料**
1. 搜狐《鬧市中的千年古剎,竟是日本禪宗的祖庭,開福寺的前世今生》
2. 新浪財經《長沙市歷史地名#開福寺》
3. 騰訊新聞《長沙“標準鐘時間”在這里奏響》
4. 欣欣旅游網《長沙開福寺簡介》(2009)
5. 古建中國《長沙開福寺:1000多年歷史,明清宮殿式建筑風格!》
6.鳳凰網《湖南長沙開福寺》
7. 新浪新聞《湖南省長沙開福古寺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