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
古時用十二地支來劃分一天的12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2小時,具體對應如下:
1. 子時(23:00 - 01:00)
- 又稱“夜半”,指深夜,古人認為此時老鼠最活躍,故稱“鼠時”。
2. 丑時(01:00 - 03:00)
- 又稱“雞鳴”,牛在此時反芻,是農耕時代準備喂牛的時刻,稱“牛時”。
3. 寅時(03:00 - 05:00)
- 又稱“平旦”,指黎明時分,老虎在此刻最兇猛,稱“虎時”。
4. 卯時(05:00 - 07:00)
- 又稱“日出”,太陽升起,兔子出窩吃帶露的草,稱“兔時”。
5. 辰時(07:00 - 09:00)
- 又稱“食時”,古人吃早飯的時間,傳說此時龍會行云布雨,稱“龍時”。
6. 巳時(09:00 - 11:00)
- 又稱“隅中”,接近正午,蛇躲在草叢中,稱“蛇時”。
7. 午時(11:00 - 13:00)
- 又稱“日中”,太陽最烈,古人認為此時陽氣最盛,馬屬陽,稱“馬時”。
8. 未時(13:00 - 15:00)
- 又稱“日昳”,太陽偏西,羊吃此時的草最易長膘,稱“羊時”。
9. 申時(15:00 - 17:00)
- 又稱“晡時”,古人晚飯前,猴子活躍嬉戲,稱“猴時”。
10. 酉時(17:00 - 19:00)
- 又稱“日入”,太陽落山,雞開始回窩,稱“雞時”。
11. 戌時(19:00 - 21:00)
- 又稱“黃昏”,天色漸暗,狗開始守夜,稱“狗時”。
12. 亥時(21:00 - 23:00)
- 又稱“人定”,指人已安歇,豬此時睡得最熟,稱“豬時”。
這些時辰名既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觀察,也融入了動物與時間的對應關系,很有意思。
可以試試這幾種簡單好記的方法,結合地支、動物和時間特點,很快就能記住~
1. 口訣記憶法(編順口溜)
- 子鼠丑牛寅虎嘯,卯兔辰龍巳蛇繞,午馬未羊申時猴,酉雞戌狗亥豬鬧。
- 把地支對應的生肖編成短句,押韻好記,適合快速聯想~
2. 時間分段聯想法(按日常作息對應)
- 半夜子時(23-1點):熬夜時像老鼠一樣精神?
- 凌晨丑時(1-3點):牛在反芻,對應“睡得最沉”的時段。
- 黎明寅時(3-5點):天剛亮,老虎該“起床捕獵”了~
- 日出卯時(5-7點):兔子出窩吃早餐(帶露水的草)。
- 早上辰時(7-9點):吃早飯時,想象龍在天上“上班降雨”。
- 上午巳時(9-11點):蛇怕熱,躲在草叢里等午飯~
- 正午午時(11-13點):太陽最曬,馬跑起來帶風!
- 下午未時(13-15點):羊在曬太陽吃草,長膘黃金期~
- 傍晚申時(15-17點):猴子放學(活躍)了,到處蹦跶。
- 日落酉時(17-19點):雞回窩,對應“下班回家”的時間。
- 晚上戌時(19-21點):天黑了,狗開始“值夜班”看門。
- 深夜亥時(21-23點):豬睡得最香,人也該“關機睡覺”啦~
3. 生肖地支對應表(簡化版)
地支 生肖 時間段(現在) 記憶點
子 鼠 23-1點 老鼠熬夜
丑 牛 1-3點 牛反芻
寅 虎 3-5點 虎捕獵
卯 兔 5-7點 兔吃草
辰 龍 7-9點 龍降雨
巳 蛇 9-11點 蛇躲陰
午 馬 11-13點 馬奔跑
未 羊 13-15點 羊進食
申 猴 15-17點 猴活躍
酉 雞 17-19點 雞歸巢
戌 狗 19-21點 狗守夜
亥 豬 21-23點 豬熟睡
4. 生物鐘聯想(結合現代時間習慣)
- 子時:對應“熬夜黨”的凌晨12點前后。
- 卯時:5-7點,正好是現代人“早起晨練/吃早餐”的時間。
- 午時:11-13點,午飯+午休,和古人“日中休息”一致。
- 酉時:17-19點,下班/放學時間,對應雞回窩的“下班點”~
- 亥時:21-23點,現代人常說的“美容覺”時段,和豬一起睡~
試試用這些方法聯想記憶,比如想到“下午遛猴”就記住申時,想到“狗晚上看門”就對應戌時,多練幾次就忘不了啦~ 你覺得哪種方法最適合你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