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命里的財運,是注定的,主要看身邊的三個人
你錢包鼓不鼓,其實早被爸媽飯桌上那句“別買,等降價”寫好了劇本。

我翻完哈佛新鮮出爐的報告,后背發涼:2008年那些敢帶娃一起看K線跳水的家長,2020年疫情砸盤時,他們孩子賬戶回撤居然比別人少三分之一。

錢的事,真的會遺傳。
別急著怪原生家庭,枕邊人也能偷偷改你財運。
福布斯剛扒了100對創業夫妻檔,68對把“我懂技術他懂忽悠”寫在臉上,張一鳴兩口子就是活招牌:老婆管錢袋子,老公負責把流量吹成泡泡,分工一錯位,估值直接翻進千億俱樂部。
互補不到位,再甜的婚姻也只能一起窮得很有儀式感。
輪到你自己,別光喊“勇敢”,先給勇氣裝個Wi-Fi。
WEF把“勇謀”升級成“數字韌性”——會寫三行Python、能扒數據、懂用AI做圖,公司黃掉的幾率立降四成。
新加坡政府砸錢讓3.7萬人學這套,平均跳槽漲薪38%,人家早把“謀”寫進代碼,你還在背三十六計。
所以別再迷信單打獨斗。
今晚回去教爸媽在手機上設個定投,給對象報個產品經理班,自己把Excel換成Python,三條線一起拉,賬戶曲線才敢抬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