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習俗知多少?

臘月二十三日,按我國民間傳統是過“小年”的日子?!靶∧辍逼鋵嵅⒉弧靶 ?,相反它擁有極為濃重的年味兒和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廣義的“春節”,就是從“小年”開始的。
在“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俗語“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中提到的“祭灶”習俗,因而“小年”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
縱觀傳說中的各路神靈,灶神,也稱灶王爺,他與民間百姓的關系最為密切,他端坐于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之中,盡觀尋常人家煙火之事,被親切地稱為“一家之主”。關于灶王的來歷有很多傳說,有說他是炎黃帝的化身,但大多是講其犯了錯事被玉帝貶謫下凡,封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后人們又增添了灶王奶奶、灶子灶孫等更貼近人間的形象。灶王爺有“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的職責,平日就受到百姓的頂禮膜拜,舊時家家戶戶的廚房灶臺都擺上灶王像或貼上灶王像祈福。又因其“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會在臘月二十三升天后向玉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好事壞事、善惡行徑,影響新的一年中玉帝賜予的吉兇禍福,所以就有了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的習俗。人們將黏黏的糖瓜供奉給灶王,封住灶王爺的嘴,以求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關于祭灶的具體日期,全國各地并不統一,民間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就是說官家過小年是在臘月二十三,百姓家則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又是臘月二十五,后來隨著歷史政治的演變發展逐步形成了北方過二十三,南方過二十四的格局。
現在,天津人過小年普遍是臘月二十三,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舊時最早天津過小年其實是在臘月二十四。天津衛最早是由于漕運與軍事原因建城發展的,形成了獨特的移民人口文化特征,最早期的移民是明代來自皖北地區的軍人及其家屬,因此也繼承了南方臘月二十四祭灶的習俗,后來山東、河北與山西等地人陸續遷入,又開始融入北方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直到清朝同治年間,北方人逐步成為這里的主要人口,才把津城的小年改到了臘月廿三。
糖瓜
在天津有“二十三,糖瓜粘”的俗語,其中提到的“糖瓜”就是祭灶最不可或缺的祭祀品——灶糖,這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制成的糖,長條型稱為“關東糖”,扁圓型就叫做“糖瓜”,黏性大又酥脆香甜,通常祭灶王的儀式完畢后,這些糖瓜就被喜愛甜食的孩子們一搶而空。隨著灶臺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在家中祭灶的儀式已不再常見,但糖瓜卻始終成為天津人過小年最為典型的吃食代表。
除了祭祀灶神,這一日也稱為掃塵節、掃塵日。據《呂氏春秋》記載,早在堯舜時期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因“塵”與“陳”諧音,掃塵即是去除過去這一年的窮財霉運,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每家每戶從這天開始都要做年終大掃除,除灰塵、刷碗盆、掃院落、洗被褥,大人、小孩還都要將自己收拾干凈妥當,沐浴、理發必不可少,“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就是這么來的。
此外,天津過小年還有一些其它的習俗:作為曲藝之鄉,各類的戲班都會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進行全年最后一場演出,之后舉行封箱儀式,到來年開箱再演;此外,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還都放鞭炮慶祝,煙花爆竹也將在這天上市開售。
不過這些年,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放炮的數量已經明顯減少,而人們也不會再像舊時般在家中擺放灶神畫像予以祭拜。但不管如何變化,“小年”依舊被大家視為年節活動的開端,“二十三,近年關”,在外奔波的人開始陸續回家了,而家家戶戶也開始為過年“換飯”做“美食總動員”了。

辦年貨
中國人對于過年的格外重視首先就體現在“忙年”上,“忙年”,顧名思義就是為過年做的一系列準備,置辦年貨則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從臘月十五開始,大大小小的店鋪攤位就將提前準備齊的全各類年貨擺出來售賣,天津俗稱“上全街(讀gāi)”,“街”是街頭,“全”即所有年貨,“上”即擺出。
要說天津最熱鬧的年貨市場,莫過于以娘娘宮(天后宮)為中心的宮南、宮北大街(現在的古文化街),一進臘月商戶們便開始搶占年貨攤位,并在墻上貼滿“年年在此”的紅紙條。各攤位的年貨可謂包羅萬象,吃穿用玩無一不缺:一家人的新衣鞋帽;男孩兒愛玩兒的鞭炮、“悶葫蘆”(空竹);女孩兒鐘意的頭戴絹花;桌上擺的干貨零嘴、八件點心;門窗上貼的年畫吊錢……謙祥益、正興德、祥德齋這些老字號更受歡迎。
舊時天津置辦年貨首先要買好“八大紅”,包括了門神、春聯、春條、斗方(福字)、吊錢、窗花、年畫、花燈等。天津人愛紅,紅的衣襖、紅的吊錢兒、紅的燈籠,既辟邪又喜慶,到處都是一派紅紅火火過大年的氣息。
過年時家家都要拜訪親戚朋友,送的禮當然也要提前準備好。新春佳節意味著春天的到來,便有了送鮮花的風俗,只不過天津人送花不是一束,而是一盆,花農將臘梅、海棠、迎春培育好后移入盆中拉到年貨市場,且“只租不賣”。
年貨市場年氣旺、人氣足,最厲害的還數天津人過年的心氣兒盛,置辦起年貨有講究不手軟,只為一家老少過個富裕歡喜的年。直至今日,古文化街依舊是人們采購年貨的不二之選,其它商圈快到過年也是人頭攢動,生活水平提高了,忙年的熱情不減。
掃房糊窗
天津傳統習俗中,臘月二十四、二十五這兩天要集中做大掃除,通常是全家齊上陣,明窗幾凈,辭舊迎新。
掃房子,俗稱“掃房子過水”,家家戶戶翻箱倒柜掃去屋內犄角旮旯的塵土,家具桌椅、門窗玻璃、鍋碗瓢盆都要過水擦凈,給來年打造一個干凈整潔的新氣象。過去掃房子都用雞毛撣子,撣走塵埃也象征吉祥如意,有代表性的“津門蔡氏貢撣”手藝精巧、歷史悠久,只不過現在觀賞收藏價值更多,大多家庭在春節掃房時都用電子清潔設備代替了。
轉天臘月二十五,要裱糊窗戶,天津人講究面兒,不僅屋里,屋外的干干凈凈也要讓別人看到。過去的窗戶上沒有玻璃,全是木質窗格構造,人們就靠貼窗戶紙來遮風擋雨。到了過年,人們要請裱糊匠來裱糊窗戶、墻壁、頂棚,有的還貼上裝飾圖案,隨著居住環境的改變,這項風俗已經在人們生活中逐漸消失。
屋子收拾干凈了,當然還要貼上漂亮的楊柳青年畫增添歡樂喜慶的過年氛圍。楊柳青年畫是天津地區極為著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內容取材豐富,以民間風俗、百姓生活、歷史傳說等故事題材見長,尤以娃娃畫最為出名。鮮亮的色調、寫實的場景、吉祥的寓意,是天津人過年必不可少的裝飾。
備年飯
熱熱鬧鬧的春節里對每個家庭最重要的莫過于那頓團圓飯,尤其是早年間,生活窮苦的人家就盼著過年時能改善伙食。天津人有一個別稱,叫“衛嘴子”,這不僅僅是指天津人能說會道,更是代表著天津人對美食的鐘愛,不僅好吃而且會吃,對于年飯的準備自然是極為精細講究。舊時年俗正月的頭幾天是不能動火的,所以人們要提前將過年大半個月的吃食準備好,一般從臘月二十起便開始采購食物,而臨近春節的幾天則是人們準備年飯的高潮,天津民諺有“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白面發”之說。
“二十六,燉大肉”——過去經濟不發達,好多家庭平日里只吃饅頭咸菜,只有在過春節時才能吃到肉,于是臘月二十六“燉大肉”便成為了漢族的傳統年俗,也稱為“年肉”,養豬的殺豬,沒養豬到集市割肉。吃“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因為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而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的富裕十足。年夜飯上的一碗紅燒肉熱氣騰騰、色澤豐富洋溢著樸實無華的年味兒。
“二十七,宰公雞”——過年殺雞其實是為了祭祀祖先,當然也取“雞”的諧音求得來年吉祥如意。最早在天津,講究只能殺公雞,因其雄赳赳的樣子漂亮、氣派,拿出來祭祖代表隆重敬意。另外,宰好的公雞一定要等到除夕當晚的年夜飯上才能吃,整只擺放在桌子中間,不能拆解切塊。因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吃的時候一次不能吃完,節日期間的每頓飯都要擺放,只有這樣才算圓滿。正月里不能動刀動剪,因而這天磨刀師傅最忙碌的一天。不過現如今真正還保留這一習俗的已經很少了。
“二十八,白面發”——面食在北方的食物構成中占據主導,也是天津人年飯上不可或缺的主食。臘月二十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蒸上幾鍋面食,更重要的是為了博得一個好彩頭:“發面”的“發”意喻“發財發家”,“蒸饅頭”的“蒸”則象征“蒸蒸日上”。除了又大又暄的饅頭,手巧的老一輩人還能將面食做出各種花樣,棗塔、刺猬、佛手、富貴魚、發糕、年糕……里面放上紅糖、豆沙、紅果這些餡料,蒸熟以后再用食色打上個紅點,賦予了“吉慶有余”、“步步高升”等不同的寓意?,F在的年輕人很少有能自己發面蒸饅頭的了,大部分都是直接購買成品蒸食,商家的面食禮盒也做得極為精巧,只為大伙過年圖個吉利。
貼吊錢
貼吊錢兒,是在天津過年的一個獨特的標志,從臘月二十九一直到正月二十五,放眼望去,家家戶戶的門窗前都是一片紅通通的吊錢兒,大家小巷迎風飄揚,給整個津城帶足了春意濃濃的年味兒。
吊錢兒也稱“過門箋”、“掛錢”、“門吊子”等,它的歷史由來已久,和爆竹一樣,最初都是為了驅散“年”這個怪獸祈求平安,因名字中帶有“錢”字,又增添了財源滾滾的美好寓意,貼吊錢兒的習俗可以追溯于唐宋時期的“幡勝”,不過流傳至今,依舊盛行貼吊錢這一年俗的唯有天津這座城市了。
天津的吊錢兒是一種刻鏤著吉祥圖案和文字的剪刻工藝,與窗花類似,在長方形的紅紙上剪刻出花紋圖案,配以“年年有余”、“恭喜發財”、“福、祿、壽、喜”等吉祥話,下部則刻成流蘇狀,大小不一,有的圖案還貼上金色的鉑紙,花樣豐富,十分精致。
“二十九,貼倒酉”,“倒酉”是民間在歲末年尾張貼的吉祥物,“貼倒酉”即指“新桃換舊符”,以此迎福接春。天津人依例要在除夕的前一天貼吊錢兒,吊錢兒要貼于門楣窗沿上,而且必須是正面朝外貼在門窗外,讓年氣、喜氣、福氣、財氣都隨著窗外隨風飄動的吊錢兒吹進家里,也增添了喜慶洋洋的過年氣息。舊時自家會做糨糊來貼吊錢兒,為的是其粘貼得更牢固而不被損壞,直到正月二十五“填倉”的時候才能揭下。
天津人愛熱鬧,過年時也要把家裝飾得紅紅火火。除了貼吊錢兒,臘月二十九這天人們還要在自己大門上貼“?!弊?,貼的時候有講究,一定要倒過來貼,代表著“福到”的意思。各類窗花對聯也必不可少,大門上的肥豬拱門,窗戶上的喜鵲登梅,應景的十二生肖,喜氣祥和,栩栩如生。
(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END·王洪年風水講堂
聯系電話: 022--87287628微信號:whnfsjt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王洪年風水吉祥物微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