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到底是啥意思?
我們以前聽到這樣一個俗語:“門朝南子寒,樹通軒人丁散”,有一些人不是太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字面意思是:蓋房時如果門朝南的話,屋里不冷,如果院里的大樹能通達到廳堂的話,會影響家人健康。但原因是什么呢?

一、門朝南子不寒
“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這上半句講的就是蓋房時,大門要朝南開,這樣開屋子朝陽,屋內暖和。所以“坐北朝南”,是我國建房的普通選擇。
這樣的房子可以冬暖夏涼,門朝南陽光可以照射時間長,屋內不冷。;而且基本上坐北朝南的房子的后面,一般沒有門、窗,有窗也是很高很小的窗。這樣,冬天寒風吹不進,房間才不會冷,大人小孩都能暖和。

所以,在農村,大家蓋房,門都是坐北朝南的,就是這個原因。
二、“樹通軒人丁散”
“樹通軒人丁散”說的是院子內的的樹木,通常長的繁茂,甚至可以直接到達到廳堂?!败帯边@里指廳堂,這樣的建筑布局在風水上是大忌,會影響這一家將來人丁的興旺。

這樣說的原因是:由于大樹長的繁茂,就會遮住大院內的光線,這樣院內就會濕滑。家里有老人小孩的話,老人孩子容易摔倒受傷,

同時,樹大遮光,院子里陰暗潮濕,就會適合蚊蠅蟲子生長,如果蟲子掉落下來,落到人身上,人的皮膚就會過敏,重的話身體會染上疾病。

而且住在沒有陽光的房間,時間久了,會滋生出各種細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所以,在蓋房時,一是大門要朝南開,保證陽光的照射,屋內不冷;二是院內不能種太大的樹,才能使院子能充滿陽光,有利于健康。
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