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墻上加墻,門口開塘,家敗人亡”,啥意思?值得借鑒
說到蓋房,這也算是老百姓一生中比較重大的事情了。
房子蓋的好,人們居住在這里才能幸福安樂。
多年的蓋房經驗告訴人們,“墻上加墻,門口開塘,家敗人亡?!?/strong>
像這樣的講究在農村自建房中是比較常見的,那么,這樣的講究是迷信,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呢?跟著小編一起研究下吧!

①“墻上加墻”?
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在原有的墻上再修建一堵墻,長沙醫學院附近有很多民房就是這樣蓋成的。
這些民房原先的房間數不夠住了,老板舍不得重新蓋,就在原先的房子上蓋了一層,結果因為穩定性不好,最終民房坍塌,53人因此而失去生命。
所以,“墻上加墻”看似可行,卻潛藏著巨大的隱患,是不可取的行為。
為啥“墻上加墻”的房子這么危險,主要有3個原因:
一是結構問題。
房屋建造好之后,原有的墻壁承重是有限的,它可能只能承載屋頂的重量,而如今在上面加了一層房子,這重量可比房頂沉的多。
即使勉強將房子加蓋了一層,可是時間一長,下層房子的墻體就會開裂,變形,房屋倒塌的遲早的事。

二是地基問題。
俗話說“基礎牢,房不搖”,可見房屋的穩定性取決于地基。
在建造原先的房子時,工人們打造的地基只能夠提供原有房子的穩定性,如今隨意加蓋卻忽略了地基的承受能力,肯定是不行的。
一旦超出了地基的負載,墻體就會下沉,然后出現裂痕,這樣的房子時刻面臨著倒塌的風險。
三是墻體連接問題。
兩層房子連接的地方使用什么材料,連接的部分該如何做防水,等等這類問題都需要考慮好。
如果墻體連接出現滲水的問題,或者是連接不堅固,那么兩層墻壁就會分開。
最近這幾年,很多農村加蓋的房子都倒塌了,基本上都是因為以上的三個問題。
如果你想擴建老家的房子,就要考慮清楚,請專業的人員檢查一下,看看能否在原先房子的基礎上擴建,如果不能就需要重新蓋房子了。

“墻上加墻”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在院子的圍墻上加蓋。
大家都知道,農村家家戶戶的房子周圍有一圈圍墻,圈起來這塊地方可以種點菜,養點家禽。
這個圍墻有時候因為年代太久,一部分會塌陷,或者是圍墻的高度不夠,無法起到保護院子的作用,人們就會加蓋圍墻。
在加蓋圍墻上,也是建議大家不要在原有的基礎上蓋。
一方面是原本的圍墻可能因為時間太久,或者使用的磚塊水泥材料承受達到了極限。
這時在原有的圍墻上再加墻,整體的重量會大幅增加,一旦遇到強風天氣或者地震,圍墻就會倒塌。
倒塌的圍墻極有可能會砸傷過往的行人或者院子里的牲畜、家禽,甚至會破壞我們的房子。
另一方面是考慮采光,圍墻上再加蓋墻體,這時候墻的高度太高,就會阻擋陽光照射。
人們在院子中種植蔬菜水果,就會因為陽光不充分而影響它們生長。
此外,房屋的采光也會受到影響,屋內潮濕昏暗,不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所以,為了避免這些潛在的風險和不利影響,農村的圍墻一般不會在墻上加墻。

②“門口開塘”?
《陽宅十書》一書中提到:凡宅門前不許開新塘,主絕無子,謂之血盆照鏡,但門稍遠可開半月塘。
大意是,凡是大門前面都不能挖掘池塘,否則就會斷子絕孫。
如果想要有個方便取水的池塘,可以在離門遠一些的地方挖一個半圓形的池塘。
這種房屋布局在北方是很少見的,一般出現在南方地區,不少人的房子都是靠近水塘的。

這些靠近水塘的房子,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人們日常取水,除了這一點,其他的都是弊端。
聽南方的同事說,有一戶人家,在家門口挖了一個很大的池塘,想著養點魚蝦。
一開始這戶人家的確賺了一些錢,可沒想到才三年就出大事了。
這戶人家有個男孩,剛6歲,正是貪玩的年紀。
有一天中午,父母都在家里睡覺,這個小男孩就去池塘邊看魚。
結果不知怎么的就掉進去了,等父母睡醒,才發現孩子早就淹死了。
因為這個事孩子的媽媽也瘋了,整個家都毀了。
所以,人們說“門口開塘,家敗人亡”并不夸張。

還有的人覺得,門前有個池塘,風景一定不錯,可是事實并非如此。
由于門前的池塘大多是死水,這些水時間長了就會散發出臭味,特別是夏天的時候,這臭味就更加濃郁了。
池塘除了臭,還招蚊蟲,這些蚊蟲嗡嗡作響,吵的人根本睡不著。
有的蚊蟲還叮咬人,不僅身上起疙瘩很癢,還會傳播其它疾病。

除此之外,居住在池塘附近的人大多患有風濕性關節炎,這都是因為居住環境太潮濕導致的。
水塘里的水蒸發之后,周圍的環境濕度很大,久而久之,房子就會受潮,墻皮開裂甚至發霉。
不僅如此,家里的衣服被子都是潮濕的,蓋在身上特別的不舒服。
遇到梅雨季節,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了,整個天花板就像是下雨一樣,不停的滴水。
長期生活在這里的人,為了降低屋內的濕度,不得不用除濕機和干燥劑。
可是這種解決辦法收效甚微,無法徹底解決房屋濕度,所以有條件還是要選擇離水塘遠的房子居住。
綜上所述,門口開塘聽起來不錯,但只有居住在附近的人才知道,這一做法是弊大于利。

總結
“墻上加墻,門口開塘,家敗人亡”,這句話就是在提醒人們蓋房的時候一定要從長遠去看待問題,不要因為一時的省事,給自己的生活留下安全隱患。
到了現代社會,雖然我們不用自己蓋房,但購買房子的時候,也可以將這兩點作為參考,避免買上不安全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