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里的這些禁忌你忽視了嗎?為了家人好,看完趕緊整理一下
117 2025-07-03
唐 榕
一、什么叫“龍脈”
“龍脈”,是中國古代風水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通常是指連綿起伏的山脈,因其蜿蜒曲折的形態象一條巨龍,故而得名,成語來龍去脈,就是出自這里。它被視為一種特殊的地理形態,被認為能夠影響一個地方的命運、氣運甚至國運。在風水學中,龍脈中的“龍”指的是地理脈絡,泥土被視為龍的肉,石頭是龍的骨,草木則是龍的毛發。
山脈走向猶如一條龍,故名龍脈
除了山脈之外,平原上也會有一些龍脈,山川河流也可以構成龍脈。
一般來說龍脈的好壞,都是通過龍脈的長遠,以及規模的變化,來決定的。古人認為,連綿不絕的山脈,代表著富饒,而斷斷續續的群山,就代表著富貴。
平原上的龍脈
山川河流也可以構成龍脈
看龍脈介紹看山脈的走向,其布局和分級類似一棵大樹,有根龍、干龍、支龍、葉龍等。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相信風水。在風水學說中,最神秘的莫過于“龍脈”了,據說能夠左右一個地方的國運和氣運,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命運。
近年來熱播的電視劇《尋龍訣》中,主人公憑借對龍脈的認識,改變了一個朝代的命運。一句“三年尋龍,十年定穴”的臺詞,令無數觀眾對風水學中的龍穴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其實,在中國古代,帝王們為了國家長治久安,花費巨資請教風水先生,尋找龍穴,也無可非議。
龍脈的好壞可以影響一個地方的國運和氣運
關于龍脈的說法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先秦時期的《尚書》中就有關于龍脈的記載。在古人心目中,龍脈仿佛真的有生命般,蘊含著神奇的力量,它們“生、旺、衰、死”的過程,影響著國家的命運。山川地勢若像一條飛龍,蜿蜒綿延,預示著國泰民安,而斷續不定的山勢,則暗示了國運時好時壞。正確利用龍脈,就能使國家強盛;但若是破壞龍脈,則象征國運趨衰,所以歷代帝王都極為重視龍脈。只要帝王能找到這樣的地方埋葬先人,就能使國家興旺發達。同樣的道理,普通人若找到這樣的龍穴埋葬先人,就會出達官貴人,子孫興旺發達。
關于龍脈的傳說看似有點不可思議,但其背后卻反映了中國地理環境的客觀特征。
二、傳說中的中國三大龍脈
什么才算是風水中的“龍脈”呢?當然,要找到龍脈并非易事。《地理五訣》云:“識山易,識脈難?!弊R別龍脈需要豐富的經驗,否則難以看清山川間的關聯。一般人一生都無法找出一條龍脈,也屬正常。
那么歷史上有真的有所謂的“龍脈”嗎?我國境內又到底有多少條“龍脈”呢?
在中國古代的傳說里,中國大地的“龍脈”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昆侖山被視為“萬山之祖、龍脈之源”,是龍脈的起點,俗稱祖龍(根龍)。龍脈就是從這里開始發源延伸到世界各地,在風水學中被用來辨別藏風聚氣蓄水、大富大貴的風水寶地。
傳說昆侖山是萬山之祖龍脈之源
的確,我國大地處于歐亞大陸東部,地勢由西高東低,主要山區也呈西北—東南走向分布。秦嶺、巫山連橫斷山脈西起昆侖,向東南延伸,正好連接起中國主要的地形區域。這種山脈走向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地理基礎。
按照風水學原理,所有的山都是龍脈,不管大山還是小山。只不過龍脈是分等級的。我們平時說的中國的龍脈,指的就是龍脈系統的主干,也就是干龍。傳說中國有三條大龍脈,以及無數的小龍脈分布其間。這三條龍脈,都發源于昆侖山,沿著東南方向延伸。其中北龍自昆侖向北延伸,經過祁連山、陰山,最后從山西綿延至海邊;中龍向東經秦嶺進入關中平原,最后由秦山進海;而南龍則西起昆侖,進西藏,經橫斷山脈進入云貴高原,再東進兩廣地區及湖南、福建、浙江入海。
被譽為“龍脈”的中國山脈走向
古籍中記載的中國三大主龍脈
從明代開始,中國有三條干龍這個說法就固定下來。在元代就能看到類似的說法了,甚至更早我們也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比方說古籍《禹貢》里說到三條山,有人說講的就是中國三大龍脈。
除三大龍脈之外,還有無數條小龍脈分布其間,彼此交織盤根錯節,遍布華夏各地。這些龍脈被稱為“干龍”、“支龍”、“真龍”等,像一張大網罩住了中國大地。
古人憑借聰明的思維,將山川走向抽象為“龍脈”的概念。他們注意到,歷史上各個盛世都出現在大山脈沿線的區域,由此推測山川會影響國運。
歷史正是如此。這一積淀成就了中華文明獨特的龍脈思想。雖然在今天看來略顯迷信,但其重視自然地理的態度,卻也蘊含著古代圣賢可貴的智慧。
三、歷代帝王爭奪龍脈
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朝代,其龍脈自然也極為重要。秦始皇選擇在咸陽附近定義自己的龍脈,并在此修建陵墓。咸陽地勢平坦,擁有渭水環繞,可謂天作之合。風水師判斷這里堪稱上佳龍穴。秦始皇便將帝都興建于此,作為秦朝的龍脈之所在。此后兩千年間,各個朝代的龍脈先后確立,覆蓋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漢代定都長安后,皇帝們選擇隴西、太原等地作為龍脈。魏晉南北朝時,龍脈分布在河北地區。隋唐時期,龍脈集中在長安一帶。
顯然,新朝常常會在舊朝龍脈消逝之地重新定義龍脈,以示天命更新。龍脈的更迭,預示著國運的循環輪回。因此,所有君主為爭奪龍脈,都不遺余力。他們派遣風水先生遍訪山川,尋覓地勢。一旦找到合適龍穴,就會興建陵寢,以固定其龍脈。
最著名的當屬漢武帝劉徹。他派遣多名風水先生分頭探查天下勝地。終于在河南偃師一帶發現干龍氣息,遂命其為帝陵正穴。直到今天,那里還存留著大量漢代帝陵。
漢武大帝劉徹的茂陵
唐太宗李世民更有國師袁天罡和李淳風為李唐斷武皇龍脈的傳說。說李淳風看到“西蜀王氣升騰”,又看到“女皇執掌天下”,還看到“李唐王朝走向沒落”等等,甚至往后推算了一千多年。他和袁天罡把自己推算未來的算法和結果詳細記錄下來,這就是著名的《推背圖》。依據《推背圖》的預測,西蜀將有一股王氣誕生,一個姓武的女皇會取代李家王朝,于是唐太宗命李淳風和袁天罡來到西蜀閬中,作法斬斷了蟠龍山的王氣,使李唐王朝在武則天后又得以延續。
唐代風水大師李淳風
明朝朱元璋在得到天下后,總是夢見一條巨蛇從大山中飛出,想要毀掉大明江山。朱元璋便下令軍師劉伯溫找到這個龍脈并將其斬斷,以保大明國運長盛不衰。起初劉伯溫認為是昆侖山中的龍脈,于是就命人將其斬斷,可朱元璋依然噩夢不斷,于是劉伯溫就再次帶人找到蘭州的皋蘭山,斬斷了那里的龍脈,結果還是沒有見效,直到找到秦嶺,斬斷了秦嶺的龍脈,朱元璋的噩夢才沒有再出現。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梢哉f,中國每一個朝代的興衰,都跟龍脈的確立息息相關。每一代的帝王為了爭奪龍脈的福氣,不惜耗費國力人力。龍脈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興衰變遷,成為不可忽視的歷史符號。
唐朝修建的帝王陵墓
中國古代對龍脈的崇拜,今天看來確實令人難以理解。然而龍脈背后的歷史印記,卻不容忽視,它記錄著歷史的變遷,見證著中華文明的延續;它象征著國運的循環更替,證明著歷史的傳承發展。
盡管我們無法證實龍脈的存在,但其獨特的文化內涵,仍值得我們深思。也許正如歷史本身,龍脈也需要我們抱著包容的心態,來審視和理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