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1所211大學,4年內7位院長被挖走,背后原因有哪些?

    147小編 126 2025-08-16

    合肥工業大學,教育部部屬211工程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有的大學排行榜上,它能進入全國前50,有的榜單卻排在80多名。全國有接近3000所大學,合工大的排名算是很高的了。

    就是這么一所高水平大學,近年來卻是負面新聞不少:校長被副校長舉報、輔導員從學生處牟利、4年內7位著名學者被挖走。很多網友驚呼:這所名校怎么了?今天繆老師就聊聊這件事。

    一、曾經的輝煌

    1960年,全國有64所重點大學,其中32所是工科院校,這32所院校中,既有現在超一流的清華大學,也有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985名校的名字,合肥工業大學同樣位列其中

    看上圖中的院校排列順序,合肥工業大學可是排在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之前的。

    1995年12月,211工程大學第一批名單確立,全國15所大學入圍,名單中沒有合肥工業大學的名字,我將之評價為“正?!?;1996年12月,第一批名單追加了80所大學,名單中依然沒有合肥工業大學的名字,我將之評價為“意外”;2005年,第二批共12所大學入圍211工程,合肥工業大學終于入選,我將之評價為“不容易”。

    二、如今的落寞

    你以為入選211比較晚,就能代表合肥工業大學的沉淪?絕非如此!實際上,2006年和2007年,合工大連續兩年拿到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可是很多排名更高的學校沒有做到的。不過,風水輪流轉,輝煌注定不能永恒,接下來咱們看看合工大近些年的風波吧。

    2006年,本科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的朱大勇教授由解放軍理工大學調入合肥工業大學,2012年升任學校副校長,同年擔任宣城校區的負責人。2016年8月3日,他實名寫出舉報信,舉報合工大校長梁樑弄虛作假

    中國人的文化是含蓄而內斂的,在大學這個圈子里,副校長公開站出來“手撕校長”的事件屈指可數。這件事是怎么收場的呢?朱大勇在2018年出走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當時是獨立學院,現在是公辦大學,更名為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在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做了一名普通的教授

    高層次大學開設異地校區,在當年是風靡一時的時髦之舉。梁校長到任之后進行大刀闊斧的革新,拆分部分專業,減少宣城校區招生等舉措(絕大多數學校的異地校區都是逐漸增加招生)引發了不少爭議。

    2020年,合肥工業大學一位名叫瞿浩的輔導員,又一次讓合肥工業大學的名字上了熱搜。學生想入黨,就要給他錢;學生想評獎評優,也要給他錢;學生拿了獎學金,要跟他分成;學生畢業后需要郵寄材料,給他高額郵寄費。這位瞿浩老師有沒有被學校處理呢?有的!學校責令他退還“不義之財”。然后呢?沒有然后了(也有傳言說其被“雙開”,但僅限“疑似”)。

    2021年年初,合肥工業大學被“統計”帶上熱搜。據可靠資料顯示,最近4年,有7位院長或副院長從合肥工業大學離開,加盟其他大學,名單看下圖。7位中有6位,帶著“長江”或者“杰青”的光環。什么是杰青,什么是長江,繆老師用短短兩句話說明一下。

    這么說吧,你先讀完博士(最好具有海外留學的經歷),回國后拿到經費開始做項目,啟動實驗室。此后拿到大項目(千萬級別以上),項目結束后申請到杰青(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此后拿到國家重大項目并順利結題,這時候才有機會評上長江(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然后繼續努力十幾年,做出了業內普遍認可的重大成果,也許有機會獲評院士

    說到這兒,你肯定能體會到,流失掉的這些院長,可不是普通的院長,他們都是學術之路上的成功者,影響力和話語權十足。2018年,學校官網上列出了7位杰青,此后走了5人,2019年新增2人。學校的人才不是純流出,而是有進有出,但整體上看是出多進少。

    大學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職場,流動性比起社會上絕大多數行業來,都要差很多。4年內走了7位院長,流失速度的確很快。被挖走的7人當中,2人去深圳,2人去山東,1人去天津,1人留安徽,2人去湖北。謝康從部屬211去了棗莊學院這所二本招生的省屬院校,更是引發了一番熱議。

    依我看,流失人才固然可惜,但未必一定是壞事。現任梁校長是有魄力的,想做大事。想做大事,就必須要承受疼痛。流失人才這件事,要再過10年才能給出公正的評判。但咱們還是可以分析一下流失的原因。

    三、背后的原因

    人才流失的原因,無外乎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是人才們心里的想法和感受,外因是學校內外的環境和條件。

    說句實在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揮斥方遒,也可以做個鄰家大哥把這些人才當成自己的發小,考慮一下他們的感受。合工大地處安徽合肥,合肥是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安徽省內的老大,但他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很難跟深圳、天津、武漢甚至青島相比。

    合工大雖然是部屬院校,但學校的經費和條件實在說不上好,當你面對著2倍的薪酬,你可能會不忍放棄現在的工作。但當你面對著3-5倍的待遇,考慮到自己的家庭、孩子的教育,你很難不動心吧?

    合工大的內部存在問題嗎?我認為,一定有!聽一聽學生們的呼聲吧,關于“官僚”的吐槽在近些年沒有停止過。行政體系的效率為人詬病,高端人才的待遇得不到保障,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需要正視,也需要改革。

    合工大衰敗了嗎?我覺得不能輕易蓋棺定論。雖然它的發展沒有像很多人預期的那么好,但也不至于像很多人想的那么差。未來的發展,除了努力進行內部改革,嘗試構建更好的教學和行政管理體系,加強產學研的良性循環,還需要想方設法從外部找資源、找資金,支撐學校的建設發展。

    你認為合工大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內因還是外因造成的呢?你認為在下一次雙一流評選和第五次學科評估中,合肥工業大學會取得什么樣的成績呢?來評論區聊聊吧。

    上一篇: 從大唐盛世到“大西安”,西工大校址還有這樣一段“前世今生”!
    下一篇: 校園寶藏路線等你來發掘!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