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說蛇:這個"冷血"動物,憑什么混進十二生肖?
181 2025-08-22
龍行踏絳氣,天半語相聞?;煦缫沙跖?,洪荒若始分。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老話常言道: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龍在我們國家的地位不言而喻,它象征著地位、權利等等,是不可侵犯的圣物。在2011年曾出現了一條“金龍”牽引出一件千古懸疑案。
隨著中華民族的不斷發展、歷史不斷沉積、民族不斷進步,相應經濟也得到了質的飛躍。秉承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古玩市場也得到了極好的發展。
古玩市場的商販成為文物販子,他們手中的文物一般來自于民間收集或者是盜墓再或者就是現代工廠,也就是假貨,在2011年,南昌古玩市場出現了一件驚駭世俗的物件——龍,還是金龍。
據描述這條金龍身體修長,面露兇煞,有著帝王的威嚴,全身只有一對鋒利的龍爪著地,其余部分皆是騰空而起,仿佛在云層中穿梭,栩栩如生,人們口口相傳,腦海中這條金龍的景象展現的淋漓盡致,雍容華貴的氣質一覽無余。
而這尊金龍來自于何方?龍,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打造擁有的,要知道在古代,只有帝王才能將其紋在官服上,稱其為龍袍。由此便可知龍是天子的象征,能夠擁有龍的必然是權利及其之大的人,那這條金龍的來處必然不是山村農戶,而是皇親國戚。
古玩市場中稍微懂一點古玩知識的便可知這不是一件尋常物件,文物販子也許是急于出手,價格也不高,叫價才1000萬,但是遲遲沒有人拍下。如此之好的物品怎么沒人接手呢?
原來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埋藏的文物一律國有,發現有隱瞞不報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或許是知曉我們國家的法律法規,愛好古玩的人知道被發現了沒收事小,坐牢事大,就算再覬覦這件寶物,也沒有人敢接手。
金龍尚未銷售出去,文物販子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他們被收集民間文物的相關部門的專家盯上了,專家們順藤摸瓜,找到了賣金龍的文物販子,剛開始文物販子說金龍是在鄉間農戶那里收來的,說是代代相傳的寶貝,但經過后續調查,發現文物販子是一個有團伙,有組織的盜墓賊。
據盜墓賊的口供,專家知曉了在南昌市的墩墩山上,有一塊風水寶地,下面是西漢時期的墓。專家趕到時,西漢大墓早已處處斑駁劣跡,不堪直視。專家進行考察后發現,盜墓賊并沒有傷害到其重要部位,趕緊下令進行大型的補救活動后。發現它是迄今為止我國挖掘歷史上保存的最為完好的一座列侯等級的墓葬,建筑面積巨大。
由于盜墓賊的破壞,導致發掘工作變得困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經過專家的努力,在2016年墓室逐漸呈現在人們面前。在發掘墓室的過程中,專家的心可謂如坐過山車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盜墓賊在盜墓時,差幾公分就打通了主墓室,要知道大多數的文物都是儲存在主墓室之內,這一絲絲的幸運為我們國家文物局避免了極大地損失。
墓室內部巨大,隨葬物品極多,墓室內部還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和道路系統,與宮殿一般無二,簡直是一座地下版本的皇宮,在地下也是及其的榮華富貴。
如此規模的墓室,主人究竟是誰呢?黃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查閱取證,專家發現,他就是漢武帝的孫子劉賀。據歷史記載,劉賀在位時間僅僅只有27天就被廢了。書籍記載劉賀荒淫無道、不理政事、過度揮霍,被當時朝廷聯合上書被貶為?;韬?。聽見這個名字就感覺到了羞辱,他的墓也被稱為海昏侯墓。
金龍為劉賀之物,但卻沒有歷史記載了金龍的制作時間,究竟在位前、在位時、在位后呢,是劉賀對帝皇之位不甘呢?這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彰顯的金龍更為神秘。專家說這件文物的文化價值應該是文物販子叫價的20倍之多。
在后期的統計中,墓室中不僅僅出現了大量的金銀,除了金龍外還有大量的金器類物品,重量達200余斤;墓室中還出土了大量的但出土的文物大多為高雅之物。有編鐘、圍棋、孔子的畫像屏風,還有大量的古書類物品。
這些物品無不彰顯出墓室主人的生前愛好。按照當時的風俗,墓室內的物品應該與墓室主人生前一致才合禮數,因此,按照隨葬物品,墓室的主人應是風雅之人無疑。墓室內的場景與史書的記載就讓人不禁疑惑了。難道劉賀被廢另有原因?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劉徹托孤于霍光。后來漢武帝拜霍光為大司馬兼大將軍,在第二天漢武帝便去世漢昭帝即位,漢昭帝當時年齡極小,霍光成為了權傾朝野的存在。后來劉賀即位,樹大于林,風欲摧之,劉賀的權利收到了制約。但這風也許并沒有吹到樹,還反遭侵蝕。
有學者推測,霍光當時權傾朝野,劉賀是因為與霍光一黨的利益起了沖突,自己空有帝皇之名卻沒有實權,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下位,成了?;韬?/strong>,而并非書籍里記載的荒淫無道、不理朝政,從而斷送皇位。
過去已經過去成為了歷史,就讓這些歷史像面紗隨著沉睡的人們輕輕睡去,若是揭開,反而驚擾了安魂。
在同年的12月23 日,西漢大墓考古學術研討會在南昌舉行,國內數十位權威專家出席,并對西漢大墓的發掘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國家文物專家組組長、秦漢考古學家信立祥表示接下來會將學者們的研究成果集結成冊,出版作品。
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歷史,在歷史的長河里有無數的英烈在此長眠,那些所謂的文物販子,希望能夠好色有品,貪財有道。中華歷史需要我們的一起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