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蓋房,堂屋一定要留著,不然老人說你不懂事,親戚見了直搖頭
92 2025-08-22
山環水繞閬中城。 資料圖片
近日,經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公示,閬中市入選國家園林城市。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力爭建成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國際休閑旅游城市,一直是閬中人民的心愿。早在2011年,閬中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堅持以“風水古城、閬苑仙境”為主題,按照“景城一體”的發展思路,突出生態打底、文化傳承、改善民生、提升形象,整體推進創建工作,增綠量、提綠品、建綠城,千年古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一個滿載蔥蘢綠意的閬中展示于世人眼前。截至目前,城區建成區面積34平方公里,聚居人口30萬,綠地率34.79%,綠化覆蓋率40.1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54平方米。
“春節之源”“風水之都”——閬中,沿著崇敬歷史、順乎自然之路,一路向前,奔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國家園林城市。
□王天
立足“風水古城、旅游之城”科學謀劃園林工作
這里,嘉陵江呈“U”字形環抱閬中古城,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山水城相依相融,被稱為“風水寶地”。
瞄準國際休閑旅游城市,閬中決策者開篇這樣的布局——不斷拉高標桿,完善思路,創新理念,高起點、寬視野地謀劃閬中園林綠化工作。
定位鎖定在八個字:風水古城、旅游之城。
這一刻起,閬中開始把園林綠化工作放在旅游提升和城市發展的大格局中去謀劃和思考。自然山水成為了城市構圖的主骨架,劃定生態紅線,通過規劃固化生態基礎,構建起“一線”(嘉陵江軸線)、“兩區”(老城區、新城區)、“四塊”(古城、滕王閣公園、東山園林、錦屏山公園)的生態綠地體系。規劃區內自然山體、水體全部納入綠線藍線范圍,并在多種媒體和公共場所向社會公布,著力保護山體的天際輪廓線和水體的連續性,打造多重山體、多元水系、多層空間綠化景觀,彰顯山水城市特色。
理念一變,氣象萬千。城市建設思路也更加明晰,按“顯山露水、亮城透綠、親近自然”的原則,閬中決定把城市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以山、水、城整體打造和重要節點景觀提升為突破,努力建設山水秀美、景觀豐富的旅游名城。
“我們的追求就是居者自豪、游客向往?!遍佒惺凶〗ň窒嚓P負責人表示,按“生態休閑、宜居宜游”的標準,閬中積極實施拆墻透綠、拆違還綠、拆遷建綠,大力建設城市公園、生態休閑廣場和景觀步道,做優生態名片,做足休閑味道,讓閬中成為“居者自豪、游客向往”的宜居宜游之城。
堅持“休閑宜居、景城一體”精心建設園林景觀
藍圖已經繪制,如何照進現實?
閬中提出,突出山水城市的獨特個性,按照“大園林、大景觀”的理念,以“多彩閬山、迷人閬水、魅力閬城”為著力點,精心實施園林綠化建設。隨后,一系列“大手筆”在閬中迅速鋪開——
打造多彩閬山。按照“保護山形、增添山色、提升山趣”的要求,閬中精心制定城周山體保護利用規劃,嚴格管控建設開發行為,保持閬山環繞的風水格局。
塑造迷人閬水。長達11公里的濱江生態文化景觀長廊,樹木蔥蘢,喬、灌、花、草合理搭配,大量種植桂花、黃葛樹等易生易管的鄉土樹種,積極推廣生態護坡技術,保護自然岸線和濕地植被,生硬單調的混凝土防洪堤嬗變成閬中人民游覽觀光、漫步休閑、品味幸?!奥睢钡纳鷳B走廊,先后獲得四川省“天府杯”優質工程金獎和國家優質工程銀獎。
建設魅力閬城。高標準實施園林綠化建設,著力提升和美化城市。一方面,閬中大力實施公園、廣場和街旁綠地、道路綠地建設,積極推行見縫插綠、立體增綠,新增綠化面積30多萬平方米,建設生態綠城。另一方面,在城市干道和重要節點集中布置盆花進行裝飾,在沿江綠化帶、街道花池、街頭綠地栽植四時花開的花木予以裝扮,在古街古院和名勝古跡配置盆景作為點綴,著力建設錦繡華城。
此外,閬中還按“一萬人一個廣場、三萬人一個公園”的標準,建成12個生態休閑廣場和8個城市公園,打造出康美大道、七里大道、二橋等節點景觀,建成了一批園林式單位和小區,按“綠地充足,景觀協調,四季常綠,全年有花”的標準提升機關單位和居民小區綠化水平,建設宜居名城。
突出“建管并重、嚴管精養” 大力提升園林水平
一個公園就是一片城市綠肺。
在閬中,通過系統整理和充分挖掘原有山體資源和植物景觀,巧妙布置休閑服務設施和環山綠道建設而成的錦屏山公園、滕王閣公園,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輔相成、南北呼應,將閬中深深擁入綠色生態氧吧之中,市民無需遠足,即可體驗到公園的雅致和山的野趣。
“建得這么漂亮,能一直保持下去就完美了。”市民們有期待。
據了解,為強化“園林綠化是生命工程”的理念,閬中按照“管理標準化、養護精細化、檢查制度化”的原則,狠抓園林綠化管理養護工作,確保運行良好并長久發揮效益。
如何制度“管綠”?《閬中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辦法》及時出臺,健全完善管護制度,采取定點定人、網格化管護制度,層層分解落實責任,構建了全員養護工作格局。
怎么精細“養綠”?按工程養護一級標準對城市公園綠地和行道樹木進行養護,閬中強化修剪整形、病蟲防治、抗旱排澇、排危搶險、揚塵沖洗和綠化保潔等日常管理,加大綠化管養檢查指導力度,不斷提升綠地養護標準化、精細化水平。
如何依法“護綠”?閬中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嚴格執行園林綠化工程規劃審批與竣工驗收制度,認真做好建設項目配套綠化工程“三同步”工作。加強園林綠化巡護執法、嚴格控制綠帶開挖、行道樹移植和砍伐,強力保護綠化成果,確保樹木常綠、鮮花常開。
春城天不夜,人語市如潮。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載體,閬中正朝著“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國際休閑旅游城市”目標加快前行。
踐行“以人為本、幸福生活”著力完善城市功能
一條道路就是一條城市風光帶。
在閬中,主次干道綠化以本地喬木為主,七里大道銀杏成排,張飛大道香樟矗立,新村路小葉榕枝葉茂盛,鹽市口街桂花飄香……行駛在城市道路上,滿目青翠、心曠神怡。漫步城區,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生態氣息,享受的是回歸自然的溫情呵護。
在不斷推進城市綠化的同時,閬中市還把完善城市功能作為城市建設的切入點,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營造宜居、宜游環境,增強市民幸福感和城市吸引力。
一方面,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閬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城市污水處理率92.1%,城市交通暢通無阻。
另一方面,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近年來,閬中市把棚改工作作為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一項德政工程來抓,經過幾年努力,各項工作有了較好的進展,完成了13265套棚戶區改造任務,住房保障率和保障性住房計劃完成率均達100%。
在此基礎上,閬中還提出著力完善城市無障礙設施。閬中市對主要道路、公園、公共建筑、賓館、學校等公共場所進行了無障礙設施改造,全市無障礙設施管理、使用情況良好,樹立了城市的良好形象。
城市環境保護更加被重視。據了解,閬中堅持環境保護與治理并重,不斷改善大氣環境、聲環境、水環境,減少水體、空氣等各種污染,城市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較好水平。年空氣污染指數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數為353天;地表水達到國家IV類及以上比率100%;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0.45dB(A);城市熱島效應強度0.8℃。
便利化、休閑化、生態化、民生化的市政舉措,使這座魅力古城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