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器擺放風水:太大意了,把辛苦布置的藏風聚氣格局給破壞了
160 2025-08-26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么流浪……為了夢中的橄欖樹……”聽了《橄欖樹》這首歌后,我對有橄欖樹的地方情有獨鐘。聽說??隈T塘村被上百畝橄欖林環繞,是“火山巖上的綠寶石”,我便欣然前往。
馮塘村已有數百年歷史。這里以火山巖地貌為主,被2500畝茂密的熱帶火山雨林和郁郁蔥蔥的橄欖林圍繞著。村后有座大墩山,與瓊崖抗日根據地儒萬山相連,村東有口碧玉似的圓形水塘。嶺南人講究風水,認為“山管人丁水管財”“山環水抱必有氣,有氣萬事方能順”,擇地而居時首選靠山面水之處。最早遷居于此的是馮氏后裔,他們環水設村,面塘而居,故名“馮塘”。
水塘里,泉水清澈透亮,宛若火山巖捧在手心的一顆綠寶石。鋪天蓋地的綠、波光粼粼的翠,飄飄灑灑,由遠而近,洇進你眼底。橄欖樹、檳榔樹、椰子樹、大榕樹、黃皮樹、荔枝樹、香蕉樹、橡膠樹……即便生長在粗糲的火山石上,它們也始終記得歲月有序,該舒葉就舒葉,該開花就開花,很坦然的樣子。鳥鳴從樹葉間溢出,經綠樹碧水漿洗,清亮而悠揚。
六排東西走向的火山石古屋像一把張開的折扇,鑲在水塘西側。石路、石墻、石房,樸拙素雅,玲瓏通透,保持著火山巖的原始風貌。每條巷子口都有一道石門,歲月的啃噬留下斑駁的痕跡,有些甚至已殘缺或損毀,但韻味猶存。我們穿過一道石門往巷子里走,巷子兩邊的一樓一閣、一房一院,見證著數百年來馮塘人在此辛勤耕耘,把一片火山巖漿覆蓋的不毛之地變成茂林環繞的膏腴之地。
在一間掛著“晴耕雨讀”木匾的古民居門前,我們停住腳步。推開虛掩的木門,一股陰涼之氣撲面而來。迎面是屋子里的幾堵火山石墻,墻上的火山巖大小不一,一塊一塊搭建,不用水泥砂漿,凝結著馮塘人的智慧。窗臺下有一張老木桌,上面擺放著筆筒、煤油燈等物件,向游人講述著馮塘人耕讀傳家的往事。
終于,到了我心心念念的橄欖園。橄欖園是馮塘七大鄉村景觀之一,一棵棵十來米高的橄欖樹和各種熱帶植物肩并肩、手挽手,擎起一頂頂翠綠巨傘,遮住了陽光,過濾了塵埃,擋住了噪音。生態林層疊縈繞,圈出一方馮塘獨有的綠色空間。
5月正是橄欖花期。橢圓形的綠葉叢中,密密層層地點綴著黃白色的小花,像無邊的綠毯上繡滿了翩翩起舞的小蝴蝶。橄欖花散發出絲絲幽香,混雜著熱帶植物的清香,在空氣里蒸騰、飄散,沁人心脾。
轉角處,偶遇一間黛瓦火山石屋,原來是“馮塘記憶咖啡館”到了。踏入咖啡館,柔和舒緩的音樂輕輕漾著,鍋、碗、鏟、勺、缸、罐等充滿時代印記的小擺件映入眼簾。我們在一個靠窗的桌邊坐下,5月的陽光斜斜灑落,落在遠處高高的橄欖樹上,落在一排排古老的火山石屋上,落在綠葉叢中一朵朵艷麗的三角梅上,四周一片寂然。
我們點了幾個薏粑、一扎橄欖汁。輕啜一口橄欖汁,有點酸澀,徐徐下咽,卻滿口清香,就像這橄欖林中的古村落,讓人回味無窮。(作者:羅捷媚;編輯:楊碩)
原題:《海南省??谑行阌^永興鎮馮塘村 火山巖上的綠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