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與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
173 2025-09-02
導讀:農村建房講究“門樓靠左別靠右,堂屋靠前不靠后”啥意思?有道理嗎?
近些年雖然大量的人員進城務工,甚至不少人還在城里買房子定居了,從而導致好些村子里“空落落”的。但依然還是有不少人更喜歡農村,愿意在農村建房子居住、養老。
而說起農村建房子,向來都是有不少講究的。其中“門樓靠左別靠右,堂屋靠前不靠后”這種說法就流傳很廣,即便是在今天依然還有很多人十分注意這一點。
那這句老祖宗的忠告是什么意思,古人又為什么有這樣的講究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我們先來看上半句,它說的就是在建房子的時候,門樓位置的設置,就應該靠近左邊,而不是右邊。這又是為什么呢?
這里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啥是門樓,其實在農村以前很多的房子都是有門樓的,這個在傳統的老房子比較多見。而現在很多人建房子,如果家里條件不錯的話,也會特意設置一個門樓的。
所謂門樓,就是指在房子建造的時候所設計的一個在造型上的特點是在門上面有一個帶屋頂的,它實際上是一種牌樓形式的門臉,因此而得名“門樓”。
這種門樓,多半用于祠堂、寺廟或是豪宅等重要建筑上。如果你經常去一些古城,或者是喜歡看古建筑,就會見到它。像現在很多農村人家,也會在建房子的時候特意留一個門樓。就是把房子圍起來,然后留一個大門。而大門就會設計成門樓。
而這個門樓的設計就是有講究的,那就是一般是靠左而不靠右。至于房子的左右則是相對于正屋的中軸線而言的,也就是相對堂屋而言。要知道在以前建造房屋都會有堂屋的。所以如果要留門樓,就要靠近堂屋的左邊,而不是右邊。
之所以古人有這樣的講究,那是因為在古代建房子是很注重風水的,其中建房的基本要求就是“藏風聚氣”。而且在當時的房子理想的朝向是坐北朝南,只要建房地方空間允許,基本都是這樣的朝向。
之所以門樓也要靠堂屋的左邊而不是右邊,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滿足藏風聚氣的要求。
因為房子坐北朝南的話,而堂屋自然也是這個朝向,自然門樓靠近堂屋的左邊,那一般也就是東南方,或者是東方和南方,而這樣的朝向在民間也被稱之為“三吉方”,其中以東南方立大門為最佳方位,也被稱之為“青龍門”。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樣在早上就能有陽光照射進來,既對室內采光有利,同時也有著美好的寓意。
但如果是在堂屋的右邊,則是西南方位了,雖然也有陽光照射過來,但往往都是在下午了,這樣就有著“日薄西山”的寓意了。同時在夏季如果有陽光照射,室內就會很熱。即便是晚上也很熱,所以不宜居住,因此古人就選擇“門樓靠左不靠右”。
至于堂屋,現在很多人建房子都已經沒有了,但是在以前堂屋可是建房子必不可少的一間房子。因為在我國傳統的民居中,堂屋是一個禮儀可見,因為它一把但是設計在房屋的中間,因此又稱“客堂”。
其用途也一般都是用于尊祖敬神、祭天拜地、婚喪壽慶、禳鬼避兇,所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不可取代的,這也和我們現代的客廳是不同的。
在過去堂屋因為平時都是敞開的,所以在有的地區又稱“明間”,而臥室相對來說就要更私密性了,因此也叫“暗間”。從前面的介紹也看得出來,堂屋不僅是整個房間中最大的一間屋子,也是最重要的一間屋子,主要是辦一些重要的事情,所以對空間、采光方面也有高要求。而“堂屋靠前不靠后”就是其中的標準之一。
說的就是在設計堂屋的時候,盡量是靠房子前面一點,而不能太靠后了。所以一般堂屋都是進入大門以后,第一間所看到的屋子。而這樣設計也是有原因的,第一是這樣的房子往往采光比較好,太靠后了自然光線要差一些。
第二個是方便接待客人,像過去堂屋是要辦很多重要事情的,比如紅白喜事、祭祖等其他民俗活動。堂屋靠前就方便客人。
最后一點就是堂屋也是驚天地和祖先的地方,是最為神圣的地方,把它靠前一點也是對祖先的尊敬。
正是因為這些方面的考慮,所以古人就總結了“門樓靠左別靠右,堂屋靠前不靠后”這樣的古訓,就是要給后人以參考。那么你認為有道理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