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五運六氣基礎知識

    147小編 189 2025-09-04

    五運六氣學說,簡稱運氣學說,是探討自然變化的周期性規律及其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進而研究把握自然動態周期規律,進行養生“治未病”方法的一門學問。

    運氣學說是“中醫學基本理論的基礎和淵源”,最早來源于《黃帝內經》中的記載,主要集中于《素問》的《天元紀大論篇》《五運行大論篇》《六微旨大論篇》《氣交變大論篇》《五常政大論篇》《六元正紀大論篇》和《至真要大論篇》,以及《素問》遺篇中的《刺法論篇》和《本病論篇》。但并不局限于這九篇論述,在《六節藏象論篇》《九宮八風篇》等篇中也有關于運氣的記載,可以說《黃帝內經》中處處有運氣學說的思想。

    五運六氣理論主要由“五運”和“六氣”兩部分內容組成。在介紹這兩部分內容之前,有必要先介紹一下干支,因為干支是五運六氣理論的推演工具。

    一、干支

    干支,即天干、地支的簡稱。五運配以天干(所謂十干統運),運從甲始;六氣配以地支(所謂地支紀氣),氣從子始。根據各年干支組成的甲子,可以推算六十年中運和氣演變、氣候變化規律及發病規律。

    天干,又稱“十干”,依次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依次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既各有五行所屬,又各有陰陽分屬,五行中有陰陽,陰陽中有五行。五行中有陰陽就能運,陰陽中有五行就能化。自然界陰陽五行不斷運動,不斷生化,生命萬物就能生長化收藏,生生不息。

    天干的五行屬性為: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地支的五行屬性為: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未戌丑屬土。需注意的是,干支的五行屬性與干支的五運六氣化合在概念上是兩種不同的配屬關系。

    干支的陰陽屬性,天干屬陽,地支屬陰。再分陰陽,按天干和地支的順序,奇(單)數為陽,偶(雙)數為陰。故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為陽,稱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稱陰干。十二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丑、卯、巳、未、酉、亥為陰。

    天干和地支兩者相配合就形成甲子周期,凡六十年為一甲子周期,如1984年為甲子,2019年為已亥,至2043年為癸亥,復行一周。五運六氣理論通過干支甲子的配合來推求各年份氣候變化及發病規律。六十甲子周期表如下。

    六十甲子周期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3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4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5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那么如何從現在的公歷年推求干支紀年,是初學五運六氣者都迫切想解決的一個問題。這里給大家提供一種比較簡單易行的方法:先記住下表(天干代數表、地支代數表)中干支的代數表。年干的推算,用公歷年年份減3后除以10所得的余數一一對應即可,如公歷2019年,(2019-3)÷10=201···...6,6對應的年干,即已;地支的推算,用公歷年年份減3后除以12所得的余數一一對應即可,如公歷2019年,(2019-3)÷12=168,余數是0,對應的地支,即亥。當然,還有一種更為簡便的方法,即詢問對方的屬相便可得知地支為何,但此時要注意在大寒后春節前這段時間出生的人群,由于尚未到農歷新年,屬相上還是前一年,但從運氣上來說已經是后一歲了。

    天干代數表

    代數

    1

    2

    3

    4

    5

    6

    7

    8

    9

    0

    天干

    地支代數表

    代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地支

    二、五運

    五運,即“五行”,是對一年中五個不同時段(春、夏、長夏、秋、冬)自然氣息的概括和表達,依此出現了木、火、土、金、水五運。這個符號可以用木、火、土、金、水,或風、熱、濕、燥、寒,也可以用角、徵、宮、商、羽,等等表示,理解上不能僅僅局限為“五種基本物質或基本元素”。五運的基本內容包括歲運、主運和客運。

    歲運,又稱中運、大運,統管全年的五運之氣,反映的是全年的氣候特征、物化特點及發病規律等情況,根據當年年干確立?!端貑枴ぬ煸o大論篇》云:“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所以,凡逢甲己之年,歲運是土運;凡逢乙庚之年,歲運是金運;依此類推。但每年司歲的大運不同,有太過、不及之別,逢陽干的甲、丙、戊、庚、壬為歲運太過之年,逢陰干的乙、丁、己、辛、癸則為歲運不及之年,如甲年為土運太過之年,己年則為土運不及之年。

    主運,根據季節的氣候變化和五行屬性而定,反映了一歲五季之間天時的常規差異,從大寒日開始,依次為初運、二運、三運、四運、五運、終運,按五行相生之序分五步而運行,始于木運,終于水運,歷年不變。因五運主步尚有太過、不及的變化,所以在推算時,常用“五音(角徵宮商羽)建運”“太少相生”“五步推運”等方法。以2019已亥年為例,主運初運為少角,依次為太徵→少宮→太商→少羽。

    客運,相對主運而言,用以表述五季氣象變化的特殊規律,每年不同。亦以“季”為單位,交司時刻、五步太少推移均與主運相同。在推演方法上,以該年歲運作為初運,在一個五行順序內,按太少相生順序推演。以2019已亥年為例,已屬土運不及,初運為少宮,依次為少宮→太商→少羽→少角→太徵。2019年客運太少相生表如下。

    2019年客運太少相生表

    客運

    少宮(土)

    太商(金)

    少羽(水)

    少角(木)

    太徵(火)

    三、六氣

    六氣,是從陰陽發展出來的,《素問·陰陽離合論篇》里描述了太極的陰陽開闔運動產生了三陰三陽,說明了三陰三陽的時空方位,“六氣”就是根據這個方位形成的。三陰三陽與六氣的配應:太陽居東北寒水之位,時序“正月太陽寅”,故配寒水;太陰居西南坤土之位,時序長夏主濕,故配濕土;陽明居西北乾金之位,時序秋燥,故配燥金;厥陰居正東風木之位,時序屬春,故配風木;少陽居東南巽風生火之位,時序初夏,故配相火;少陰居太沖之地,時在冬至,陽氣以命門之火的形式潛藏于坎水之中,為來春新一輪生命活力的原動力,故配以君火。六氣的基本內容包括主氣、客氣、客主加臨。

    主氣,分主一年六個不同階段的氣候以主四時之常令,始于厥陰風木,而終于太陽寒水,按五行相生之序運行。其變化之序為:初之氣(大寒至春分),厥陰風木之氣;二之氣(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之氣;三之氣(小滿至大暑),少陽相火之氣;四之氣(大暑至秋分),太陰濕土之氣;五之氣(秋分至小雪),陽明燥金之氣;終之氣(小雪至大寒),太陽寒水之氣。年年如此,固定不變。其中火有君相之分,君火在前,相火在后。

    客氣,是指在天的三陰三陽之氣,其隨年支的不同而變化。一年分六步運行,但次序與主氣不同,為先三陰、后三陽,即一陰厥陰風木,二陰少陰君火,三陰太陰濕土;一陽少陽相火,二陽陽明燥金,三陽太陽寒水。六氣又分司天、在泉及左右四間氣。司天之氣在三之氣的位置上,在泉之氣在終之氣的位置上,此兩者在客氣中最為重要,對全年都有影響,只是司天之氣在三之氣時影響最大,在泉之氣要到終之氣時作用才最強。除司天在泉外,其余的初之氣、二之氣、四之氣、五之氣,統稱為間氣。以2019己亥年為例,客氣依次為初之氣,陽明燥金之氣;二之氣,太陽寒水之氣;三之氣,厥陰風木之氣(司天之氣);四之氣,少陰君火之氣;五之氣,太陰濕土之氣;終之氣,少陽相火之氣(在泉之氣)。

    客主加臨,為每年輪值的客氣加臨在六主氣上,主要是用來綜合分析該年可能出現的氣候特征,推測四時氣候的常變情況。對于客主加臨的推演,先將該年的司天之氣加臨于主氣的三之氣上,在泉之氣加臨于主氣的終之氣上,其余的四間氣依次加臨。以2019已亥年為例,初之氣,陽明燥金加臨厥陰風木;二之氣,太陽寒水加臨少陰君火;三之氣,厥陰風木加臨少陽相火;四之氣,少陰君火加臨太陰濕土;五之氣,太陰濕土加臨陽明燥金;終之氣,少陽相火加臨太陽寒水??椭骷优R,主要有三種情況:其一,客主之氣是否相得,相得為客主之氣相生或同氣,不相得為主客之氣相克;其二,在不相得中,主客相克又有順逆,順為客氣克主氣,逆為主氣克客氣;其三,在相得中,君火與相火加臨,當君火為客氣加臨于主氣之相火時為順,當相火為客氣加臨于主氣之君火時為逆。

    四、運氣相合

    運氣相合,是指將該年的五運與六氣綜合在一起分析當年的氣候變化情況,主要包括運氣同化、運氣異化、平氣三種情況。

    運氣同化,是指歲運與客氣在某些年出現了五行屬性相同的情況,又因為歲運有太過、不及之別,客氣有司天、在泉之分,所以運氣同化也就有同天化、同地化的區別,主要有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歲會、太乙天符五種類型。在60年的運與氣變化中,有26年是同化關系。運氣同化的關系,在這些運與氣相會的年份中,由于沒有勝復,失去制約,可能會造成一氣偏盛獨治的異常氣候現象,也就容易給人體及自然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其中,“天符”之邪所傷,發病迅速而嚴重;“歲會”之邪所傷,病勢徐緩而持久;“太乙天符”之邪所傷,則病勢急劇且會有死亡的危險。

    運氣異化,即除前述運氣同化的26年外,另外34年是運氣異化的年份。需要根據運和氣的五行生克關系來測定其偏盛偏衰,以綜合分析氣候變化。包括運盛氣衰和氣盛運衰兩種情況:運生氣或運克氣均為運盛氣衰,前者為小逆,后者為不和;氣生運或氣克運均為氣盛運衰,若歲運不及之年又遇氣克運為天刑,若歲運太過之年又遇氣生運為順化,天刑年氣候變化比較劇烈,順化年氣候變化比較平和。

    平氣之年,指該年氣運,既非太過,也非不及。具體情況有四種:歲運太過被司天所抑、歲運不及得司天之助、歲運不及被司天所乘、歲運不及被司天所侮??傮w來說,平氣之年,氣候較平和,疾病流行較少,即使發病,病情也較單純。

    總體來說,本部分介紹的是五運六氣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變化規律,除了上面提到的概念,還有運氣的勝復郁發,以及《素問》遺篇中涉及的升降失常、不遷正、不退位、剛柔失守等。所以在運用五運六氣理論時,常規的推演必不可少,但也要時刻記住“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的古訓。一方面,全面衡量各運氣因子影響:除歲運、司天、在泉等,五步五運,六步的主氣、間氣,以及年運的交司時間、南北政、大司天等都不能忽視;除觀察其強弱變化,還應注意五運太少陰陽、六氣正化對化等。另一方面,注重各運氣因子相互關系;運氣產生的最終結果不是各運氣因子的和,也不是單一的因果邏輯。除客主加臨、運氣同化外,還要注意勝復關系、剛柔關系等。此外,還需觀察運氣動態變化:如升降、遷正、退位及其動態過程為正化度還是邪化度等。如此,對運氣理論方能靈活應用,知常達變。

    五、臨床應用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說:“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強調了運氣思想的重要性?!饵S帝內經》對病因的認識是天、人、邪三虛致病,臨床上應采取辨天(即五運六氣)、辨人(即體質,包括運氣體質)、辨病證三方面結合。首先,辨致病邪氣,其次辨人之稟賦體質,最高的境界則是辨天之時氣,從而達到天人相應的高度。因此,治病選方也有司病證之方、司人之方以及司天之方的不同。

    運氣辨治的實質,是基于天人相應的理論思想,透過自然氣息的運動變化了解人體氣機變化及其臨床表現,“謹調陰陽,無失氣宜”,通過調整天人關系,實現祛病健康的目標,這是“上工”才能達到的。運氣辨治,注重辨時、辨機、辨陰陽開闔樞變化,是對靜態的、空間的辨證的重要指導和補充。王肯堂晚年所總結的“運氣之說,為審證之捷法,療病之秘鑰”確為至理名言。大量臨床實踐顯示,以運氣病機指導臨床,可執簡馭繁,有“四兩撥千斤”之效,同時也升華了《黃帝內經》的病機理論,對于一些重癥難疴所起的療效,更如神來之筆,妙不可言。

    運氣辨治在具體實踐中,首先辨運氣之常,即“先立其年,以明其氣”,具體又分辨運(中運、主運、客運)、辨氣(司天在泉、左右間氣、客氣主氣)、辨五運三紀與客主加臨、辨運氣體質稟賦,此外還要辨大司天。其次,辨運氣之變,即“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這點是最難掌握的,也是最能彰顯特色的。

    辨證明確后,就落實到方藥選擇上,針對常位運氣特點,宋代陳無擇從歲運和司天在泉之氣,立有六甲年附子山萸湯、六乙年紫菀湯、六丙年川連茯苓湯、六丁年蓯蓉牛膝湯、六戊年麥冬湯、六己年白術厚樸湯、六庚年牛膝木瓜湯、六辛年五味子湯、六壬年苓術湯、六癸年黃芪茯神湯、子午年正陽湯、丑未年備化湯、寅申年升明湯、卯酉年審平湯、辰戌年靜順湯、巳亥年敷和湯16首運氣方。但需注意的是,這是針對不同運氣特點的16個“套路”,而不是到某年就固定用某方,選方時要看實際出現的運氣適合什么套路,選用相應的運氣方。如針對木運太過的苓術湯,本為壬年主方,2015乙年初之氣主氣、客氣均為厥陰風木,病癥若符風木太過之機即可選用。其他干支年運氣方也可不拘泥于年辰,如2015乙未年見肺金受邪,出現燥傷肺金的病機時,可選用六乙年之紫菀湯,亦可用六戊年之麥冬湯。正如張從正所說的:“病如不是當年氣,看與何年運氣同,便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庶乎得運氣之意矣?!?/span>

    抓住了運氣病機,除《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的16首運氣方外,不論經方、時方,只要按運氣思路運用,皆可稱“運氣方”。如2014甲午年運氣特點為中運太宮土、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易出現濕、火、燥相兼的病機特點,在該時段應用清暑益氣湯治療蕁麻疹和濕疹等皮膚病,以及高血壓、失眠、咽痛、痤瘡等多種病癥,已證良效。

    運氣之用以“數”說理而又不囿于“數”,在具體運用中,切不可把五運六氣看作六十干支的簡單循環周期。僅據天干地支機械推算某年某時的氣候和疾病,顯然是不科學的?!饵S帝內經》云運氣“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強調“時有常位而氣無必也”。馬蒔亦言:“有定紀之年辰,與無定紀之勝復,相錯常變,今獨求年辰之常,不求勝復之變,豈得運氣之真哉!”龍砂醫家王旭高曾言:“執司天以求治,而其失在隘;舍司天以求治,而其失在浮?!迸R床中應做到順天察運,隨機達變。

    上一篇: 中華醫學精英(2)
    下一篇: 《三命統宗應天歌》注解(十六)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