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張載(1020-1057)-北宋

    創始人 1 2025-06-19

    張載(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家,關學學派創始人,與周敦頤、邵雍、程顥、程頤并稱“北宋五子”。他的思想深刻影響了宋明理學的發展,其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四句)至今仍是士人精神的至高追求。

    6a51f0efe098ed88ea0a5fe8fbf84e25

    一、生平經歷

    家世與早年(1020-1057)

    祖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生于長安(今陜西西安),后遷居鳳翔府郿縣(今陜西眉縣)橫渠鎮,故號“橫渠先生”。

    少年志氣:青年時喜談兵事,曾上書時任陜西經略安撫副使的范仲淹,欲組織民力奪回西夏所占洮西之地。范仲淹勸其“儒者自有名教可樂”,贈《中庸》勉其鉆研儒學,自此轉向學術。

    科舉與仕途(1057-1070)

    嘉祐二年(1057年)登進士第,曾任祁州司法參軍、云巖縣令等職,任內推行德政,注重教化民風。

    京師論學:在開封講《周易》,轟動一時,聽眾甚眾。與程顥、程頤兄弟切磋學問,雖思想有異(張重“氣本”,程重“理本”),但彼此敬重。

    歸隱著述與關學創立(1070-1077)

    因與王安石變法政見不合,辭官歸鄉,隱居橫渠鎮講學著述,創立關學(關中理學)。

    躬行實踐:率弟子實驗古代禮制(如井田制),試圖恢復儒家理想社會秩序。

    晚年復出與病逝:宋神宗召其回京任同知太常禮院,因與禮官意見不合,辭官歸途中病逝于臨潼,享年58歲。

    二、思想體系與經典著作

    張載哲學以氣本論為核心,構建了“太虛即氣”的宇宙觀與“民胞物與”的倫理觀。

    核心著作:

    《正蒙》(核心哲學著作)

    “太虛即氣”:宇宙本質是“氣”,太虛(無形)是氣的本然狀態,萬物是氣的聚散變化(“氣聚為物,散為太虛”)。

    “一物兩體”:矛盾統一思想(如陰陽互根)。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人性本善(天地之性),但受后天欲望蒙蔽(氣質之性),需通過修養恢復本性。

    《西銘》(原為《正蒙·乾稱篇》首段)

    “民胞物與”:將宇宙視為大家庭(“乾稱父,坤稱母”),百姓是同胞(“民吾同胞”),萬物是伙伴(“物吾與也”),奠定儒家博愛倫理的哲學基礎。

    被程頤贊為“孟子之后未之見”的經典,后世尊為理學綱領。

    《橫渠易說》

    以《周易》為框架闡發氣學思想,強調“變化之理”與“天人合一”。

    《經學理窟》

    對儒家經典的詮釋,聚焦禮學、井田制等社會實踐思想。

    三、故事傳說與歷史影響

    講學關中,門生鼎盛

    在橫渠鎮設館授徒,提出“學貴有用”,主張通經致用、躬行禮教。弟子有呂大鈞、呂大臨、蘇昞等,其中呂大鈞創《呂氏鄉約》,開中國鄉村自治先河。

    “虎皮講《易》”的典故

    相傳張載在開封講《周易》時坐虎皮椅,聽者如云。二程兄弟來訪后,他嘆服其學問,撤去虎皮曰:“吾道尚有所缺,當以二程為正?!斌w現學術謙遜。

    “橫渠四句”的精神傳承

    “為天地立心……”四句成為儒家士大夫的精神標桿,激勵后世如文天祥、王夫之、梁啟超等志士仁人。

    關學實踐:井田實驗

    張載晚年曾與弟子買田劃為“井”字形,試行周代井田制(土地公有,分戶耕種),雖因現實阻力未成,但彰顯其“經世致用”的學派特質。

    四、歷史地位與影響

    理學奠基人之一

    其“氣本論”與二程“理本論”、朱熹“理氣二元論”共同構成宋明理學的哲學基礎。王夫之、戴震等明清思想家深受其氣學影響。

    關學學派的開創性

    關學強調“躬行禮教”“崇實尚用”,與南方理學重思辨形成互補,塑造了關中務實學風。

    對東亞文明的輻射

    《西銘》的“民胞物與”思想深刻影響朝鮮李滉(退溪學派)、日本江戶儒學,成為東亞儒家共同體倫理的基石。

    當代價值

    “橫渠四句”被習近平等領導人多次引用,彰顯中華文明的精神高度;

    “民胞物與”為生態倫理提供古典智慧;

    關學重實踐的傳統啟示現代人文學術的現實關懷。

    總結

    張載以“氣”統攝天人,用《西銘》構筑仁愛宇宙觀,憑“四句教”樹立士人理想,終成關學宗師。他既是思辨深邃的哲學家,也是躬身實踐的改革者,其思想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輝,為中華文明注入不朽的精神基因。

    上一篇: 王伋 (1007–1073) - 北宋
    下一篇: 周敦頤(1017—1073)-北宋
    最新文章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