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給郁亮公開信:杭州房子45處漏水 木柜腐爛白蟻成群
155 2025-09-13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這是讓晚年的毛主席十分遺憾的一件事!他多次向中央提出請求,可是均遭到拒絕。
直到后來中央終于同意,可毛主席還沒來得及實現心愿就離世了。而毛主席提的這個請求只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中央為什么不愿同意?
毛主席這一生為了革命事業鞠躬盡瘁,正因如此,毛主席回老家的次數就變得寥寥可數。
毛主席從小就愛讀書,學習到的知識越多,毛主席就更想走出山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
毛主席的父親毛貽昌不讓他將太多的時間浪費在讀書上,他只想兒子識幾年字,來接手自己的家業。
對毛主席酷愛讀書這件事,毛貽昌并不贊同。
面對父親的反對,毛主席沒有頂撞父親,只說自己可以很快干完父親交代的活,干完活之后,他再把剩下的時間用來讀書。
田間、地頭、河邊、飯桌旁,只要一有空閑,毛主席就會抓緊看書。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strong>
1910年秋,毛主席寫下了這首詩,夾在父親每天都會翻閱的賬簿里送給父親,詩中,毛主席告訴父親自己內心的遠大志向。
毛主席第一次離開了家鄉韶山,那時的他或許也沒想到,在以后,回故鄉竟然成了一件困難重重的事情。
1911年,毛主席去到了湖南省的省會長沙求學,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毛主席棄筆從戎,加入新軍,之后又退伍求學。
為了理想,毛主席日夜奮斗,也正因如此,毛主席連回家過一次春節都很艱難。
就連母親去世前,毛主席都沒能見上母親最后一面。
1919年10月4日,還在長沙的毛主席收到了堂兄送來的信,信上說毛主席母親已經病得十分重,再晚些回去的話,可能就見不到他老人家最后一面了。
聽到這個消息后毛主席完全不敢相信,呆呆地站了好久,之后連行李都來不及收拾,就匆匆回到了老家韶山。
那時回韶山的路途十分難走,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山路崎嶇,只能憑著兩條腿一步一步前行。
1919年10月5日,毛主席的母親文七妹離世。
等毛主席10月8日趕回老家時,母親的遺體已經入棺兩日。
“石三伢子,你怎么還不回來?”
這是毛主席的母親文七妹臨終前嘴里一直念叨著的一句話,毛主席回到家中得知后,一瞬間心如刀絞,扶棺痛哭。
母親文七妹是毛主席一生中最敬重的人,她美好的品質給了毛主席很深的影響,毛主席能夠在日后成就一番偉業,母親的諄諄教導為他奠定了很堅實的基礎。
“一掬慈容何處尋?!?/strong>
時值中秋,一輪圓月高懸在天空,可是毛主席的心里卻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當晚,任憑其他人如何勸毛主席休息,他都不去,只是默默地陪伴在母親身邊,為她守靈一整晚。
毛主席的母親去世后,毛主席的父親茶飯不思,每天以淚洗面,毛主席看到悲傷的父親,將他接到了長沙散心,在長沙,毛主席和父親留下了人生中唯一一張合照。
之后毛主席要去往北京,就將父親送回了老家。
令毛主席沒想到的是,在母親去世三個多月后,父親也因為傷寒病急性發作去世。
得知這個消息時,毛主席人在北京忙著“驅張運動”,實在無法抽身回家,毛主席的眼中一瞬間就涌出了淚花,嘴里不住地喃喃:“孩兒不孝,孩兒不孝”。
母親、父親病逝,毛主席都沒能見上他們最后一面,這件事是毛主席心中很大的遺憾。
1927年1月,毛主席回到了老家考察農民運動。
2月1日,毛主席在醴陵縣度過了春節,這里距離韶山不過一百多公里,可毛主席卻沒能回老家吃一頓年夜飯。
毛主席更想不到,在往后的時光中,他竟然再沒有機會回老家過一次春節。
考察結束后,毛主席拜別老家的父老鄉親,他說:“二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潤之就不回韶山了!”
之后,毛主席就積極投身于革命事業,中華大地上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毛主席的足跡,等毛主席再次回到老家,已經是1959年。
重回故鄉的毛主席,對著這個闊別32年之久的地方又有怎樣的感慨?
這是讓毛主席魂牽夢繞的地方!
然而自年少外出求學,毛主席就不能再經?;厝タ纯?。
雖然是自己的故鄉,但是毛主席回家的次數卻屈指可數。
毛主席為什么不能?;丶铱纯??
毛主席不能?;丶铱纯吹脑?,一開始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為革命事業奔波,一方面就是來自國民黨的威脅。
而到了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更是為了新中國奉獻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回一趟家的時間都很難抽出來。
1927年,馬日事變和四一二政變發生之后,國民黨就開始了對共產黨人的大肆屠殺。
面對著國民黨的屠殺行為,中國共產黨并沒有畏懼和退縮,為了反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共產黨人開創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
1927年9月,毛主席領導秋收起義,后來和朱德、陳毅在井岡山勝利會師,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隨著紅軍隊伍越來越壯大,蔣介石心里的不安也越來越大,他頻頻對紅軍展開圍剿。
前四次圍剿計劃均被紅軍粉碎。
可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卻失敗了,被迫開始了長征。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之后,為了糾正“左”傾領導的錯誤,1935年1月,在貴州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次會議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上更是確認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
為了革命事業,毛主席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自1927年離開之后,再沒有時間回老家韶山村看一眼。
毛主席一旦回去,不僅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也會給老家的村民們帶去危險。
蔣介石看到中國共產黨越來越壯大,并且十分得民心,蔣介石慌了,他認為挖掉了毛主席家的祖墳,就能毀掉“龍脈”,讓毛主席失去“上天的保佑”。
所以蔣介石三次派人去毀毛主席的祖墳。
對待毛主席家的祖墳尚且如此,倘若毛主席回去了,簡直不敢想象會遭遇什么。
在這樣的情況下,毛主席就更難回老家看上一眼了。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strong>
毛主席為了革命事業盡心盡力,那時的毛主席甚至連睡一個安穩覺都是奢求,常常要靠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建國初期,毛主席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雖然他老人家心里非常思念故鄉,可是毛主席心里更知道,如今的新中國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去做。
毛主席“舍小家,為大家,舍自己,為人民”,把內心那份思鄉之情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不過毛主席每每提到韶山時,口中都是連連地夸贊,對韶山,毛主席心中始終掛念著,他十分想念韶山的每一處風景和他在韶山生活的點點滴滴。
直到1959年,毛主席才抽出時間,坐上了回家的小轎車,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村。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strong>
每次出差幾乎都不看窗外的毛主席,在坐上回鄉的火車時就忍不住往外看了又看,等到坐上回鄉的小轎車時,毛主席更是忍不住思念,拉開窗簾看了一眼又一眼。
他盯著外面的莊稼地,往往一盯就好久,維持著一個姿勢不變,眼里淚光閃動,飽含的都是對故土的思念。
毛主席一行人到時,天色已晚,為了不打擾到村民們,他們就先在招待所中住了一晚。
雖然夜已深,但毛主席卻怎么也睡不著覺,他看著窗外,仿佛要將故鄉的景色都深深記在自己的腦海中。
第二天一大早,毛主席先去了父母的墓前祭拜。
看著經過風吹雨打已經看不出原樣的墳墓,毛主席心中悲痛萬分,他緩緩地鞠了三個躬,說:“爹,娘,我回來了?!?/strong>
而后毛主席眼里涌出淚花,鄭重地說道:“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在父母墓前站了許久,毛主席轉身向毛家祖宅,看著屋里掛滿的舊照片和熟悉的擺設,毛主席再一次淚流滿面。
32年,毛主席將故鄉藏在了自己心中32年,回到老家后,所有人都看得出來毛主席內心對故鄉的思念。
那么如此思念故鄉的毛主席,在往后的時光中還回老家看了嗎?
這是毛主席臨終也未能實現的心愿!
而毛主席提的這個心愿,其實只是很小的一件事,那就是回自己的老家看一看。
只差那么一點兒,毛主席就能實現自己的心愿,可最后他老人家還是抱憾離世。
毛主席為何沒能實現自己的心愿?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自1959年回到韶山之后,毛主席心里就記掛著什么時候再回去一次,毛主席還讓在滴水洞旁建個棚子,毛主席心里想著,退休了之后他還回老家居住。
1962年,滴水洞旁的棚子就建成了,4年后的1966年6月17日,棚子里來了一個神秘的人。
這個神秘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毛主席,毛主席他老人家太思念家鄉了,他就想在故鄉待上幾天,同故土親近親近。
毛主席悄悄住進了滴水洞,他在滴水洞住了11天,期間誰也沒有見。
除了幾個當地的負責人和中央極少數人知道毛主席的行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6月28日,毛主席離開了滴水洞的住處,他悄悄地對管理人員說:“這個房子還要給我留著呀,我以后還會回來住的?!?/strong>
于是從那以后,滴水洞的管理人員每天都會精心打掃,等著毛主席什么時候再回來住一住。
韶山村的鄉親們也記得毛主席說過的話。他說還會回來祭拜父母的。
但1971年時,毛主席生了一場病,之后身體就大不如前。
毛主席的雙腳浮腫起來,只能穿工作人員專門為他制作的拖鞋。
1972年,毛主席去參加陳毅的追悼會,好幾次都沒能成功坐上車,最后還是工作人員將毛主席攙扶上車的。
毛主席的身體一天一天地衰弱下去,聽力、視力都下降了很多,參加完陳毅的追悼會后不久,毛主席肺心病發作,還出現了休克的情況。
毛主席心中“落葉歸根”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他想回到韶山村看看,在韶山村頤養天年。
但毛主席那時候的身體每況愈下,所以盡管提出了好幾次這樣的請求,均被中央拒絕了。
不過中央雖然并沒有答應毛主席的請求,但是他們其實一直有派毛主席乘坐的專機在北京和湖南之間試飛,還通知了滴水洞那邊毛主席要回去養老的消息。
只等毛主席的身體可以適應長距離移動后,就讓毛主席回故鄉。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病逝后,毛主席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身體狀況更差了。
同年夏天,毛主席心臟病復發,讓他回家的念頭更是強烈,向中央提出了很多次請求。
為此,中央召開了會議,經過慎重討論,他們認為不能讓毛主席回鄉,因為毛主席的身體情況真的不能經受長時間的顛簸了。
6月初,毛主席聽到生活秘書朗讀的“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時,眼淚瞬間涌出了眼眶,他忍不住跟著重復這句“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7月末,毛主席居住的屋子受到了唐山大地震的影響,玻璃窗戶都“嘩啦啦”的響,中央決定將毛主席轉移到抗震的平房。
他們找來了軟擔架轉移毛主席,短短的一段路程,每個人心中都捏著一把汗。
毛主席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9月初,毛主席再次出現心肌梗塞的情況,肺部還出現了感染,毛主席好像預感到了什么一樣,堅決要回老家,并表示9月中旬就要出發。
毛主席這一次的態度非常堅定。
人們看到病床上的毛主席期待的目光,沒人再忍心拒絕他的請求,中央先通知湖南那邊做好準備工作,毛主席的專機隨時待命,只等條件允許,就護送毛主席回鄉。
或許是知道自己可以回去了,毛主席這時的面色也漸漸紅潤了些,就在眾人都以為毛主席身體好轉時,毛主席的身體情況卻急劇惡化。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閉上了雙眼,再也沒有睜開。
盡管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但是毛主席對故鄉的思念卻絲毫沒減,時間越久,毛主席對故鄉的思念卻越深,臨終前沒能回到故鄉,是毛主席心里深深的遺憾。
毛主席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我們如今繁榮昌盛的中國,我們永遠懷念毛主席!
本期的文章就到這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