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財運最旺的三個星座,有你嗎?
90 2025-09-15
近日,接診一名48歲患者王先生,其因突發左側肢體無力麻木就診,入院時血壓飆至184/139mmHg,確診為高血壓性腦出血。令人震驚的是,患者堅稱“從無高血壓病史”。這一病例撕開高血壓“無聲殺手”的隱蔽性——我國3億高血壓患者中近半數不知情,而由其引發的腦出血正呈年輕化趨勢,醫學專家呼吁公眾警惕預警信號,筑牢防控防線。
病例直擊:“沒感覺”的高血壓,為何突然“爆血管”?
“左手抬不起來,說話也含糊,越來越嚴重?!蓖跸壬貞洶l病經過時仍心有余悸。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醫師介紹,患者入院時血壓遠超正常標準(正常血壓<140/90mmHg),送到醫院時,測量血壓—184/139mmHg!進一步問診發現,他近5年未測過血壓,自認‘身體好’,平時‘吃得咸’,這正是高血壓最危險的地方——80%患者早期無癥狀,卻在悄悄損傷血管?!蓖晟祁^部CT提示右側基底節腦出血,完善腦血管CTA檢查后沒有發現腦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考慮是高血壓性腦出血。針對王先生的病情,立即制定了控制血壓、保護腦神經細胞、肢體功能康復鍛煉、高壓氧等治療方案,萬幸經過醫生緊急救援,王先生出院時已經能自己走路了。但李醫生強調:“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幸運脫險,高血壓性腦出血致死率超40%,幸存者中60%會遺留偏癱、失語等終身殘疾?!?/p>
醫學解析:高血壓如何“引爆”大腦?
血管長期‘高壓作業’,是腦出血的核心誘因。健康血管有彈性,可緩沖血壓波動;但長期高血壓會使腦內小動脈壁發生玻璃樣變性,管壁變脆、彈性喪失,進而形成粟粒狀微動脈瘤——這些“定時炸彈”對血壓驟升極其敏感。
當情緒激動、熬夜、用力排便等誘因導致血壓突然升高時,微動脈瘤破裂,血液涌入腦組織形成血腫,“就像顱內‘洪水’,壓迫周圍腦細胞致缺氧壞死。若出血位于腦干等生命中樞,幾分鐘即可致命。”
更值得警惕的是,臨床數據顯示,35-55歲中青年患者占比已從2010年的12%升至2024年的35%。年輕人血管彈性本應更好,但熬夜、高鹽飲食、肥胖等習慣加速血管老化,且因‘無癥狀’拒絕干預,血壓波動幅度更大,出血往往更兇險。
這6類人,血管更容易“爆”!快對照看看
1.血壓≥140/90mmHg未控制者;2. 50歲以上中老年人;3. 長期熬夜、壓力大者;4. 吸煙酗酒者;5. 高鹽飲食、肥胖者;6. 有家族史者。
自測標準:正常<120/80mmHg;≥140/90mmHg為高血壓,建議家庭備血壓計監測。
5大預警信號與急救要點
信號:1. 劇烈頭痛如“被雷劈”;2. 突發頭暈站立不穩;3. 言語不清;4. 單側肢體無力麻木;5. 視力模糊。
急救:立即撥打120,讓患者平躺、頭偏向一側,不喂水/藥、不搬動。
8個好習慣,把血管養得“韌韌的”
1.控血壓:遵醫囑服藥,早晚測血壓;2. 限鹽:每日<5克,少吃高鈉食品;3. 戒煙限酒:男性日酒精≤25克,女性減半;4. 適度運動:每周150分鐘快走等,忌劇烈運動;5. 控體重:BMI 18.5-24,腰圍男<90cm、女<85cm;6. 穩情緒:避免暴怒,學會減壓;7. 定期體檢:40歲以上每年查血壓等,患者每3-6個月復查;8. 防便秘:多吃膳食纖維,忌用力排便。
在此也想提醒每一位市民:血壓的每一次波動,都關乎血管的韌性;日常的每一個習慣,都決定著生命的質量。別讓“沒感覺”成為健康的盲區,主動監測、科學管理,才能讓“隱形的風險”無處遁形。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愿與您并肩,用專業與責任,共同守護每一顆跳動的心臟、每一條健康的血管,讓更多人遠離腦出血威脅,擁抱自在鮮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