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的一生
南京的景點中,玄武湖的命運最為跌宕起伏,可以形容為:“朝登天子堂,暮為田舍郎”。
少年時地位顯赫雄心勃勃,可轉眼萬紫千紅隨風吹落,雍容華貴變成蓬頭垢面。以為掉到最底層,沒想到地下還有十八層,遇上了生死劫,到地獄里走過一回;剛剛被搶救蘇醒,休養一段時間,又被關進高墻,過上“囚徒”生活,萬念俱灰。
風雨千年,一生嘗盡人間冷暖。終于否極泰來,浴火重生,一道道傷痕,化為春風吹起的漣漪,伴著堤上飄拂的柳絲,等待著有情人。
童年:無憂無慮
很久很久年前的某天,女媧手持五色石正在補天,石上一顆沙粒落下,從遙遠的蒼穹掉到地上,“砰”地砸出一大窟窿,大水汩汩地涌出,無邊無際。
當然這是傳說,她完全是地球山體與大地多次運動產生的結晶,不是任何天外來客遺留的物種。
她沒有名字,只是鄰居習慣了叫“桑泊”,意思是岸邊有樹的湖水,就像“狗蛋”、“二妮”、“三丫”、“八斤”、“虎子”之類,隨口取的。
那時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群山的環抱溫暖而有力,上午可以四處撒野,直奔長江,下午可以在柔柔的陽光下安靜地一直睡一直睡,做著甜蜜的夢,無人打擾。
北方已經度過了夏、商、周,但長江如同隔音屏,這里聽不到鼓角的聲響,看不到彌漫的硝煙,聞不到飄浮的血腥。
一直到春秋末戰國初,才從南方隱隱傳來了刀劍爭鳴。不過,吳越的百年恩怨似乎只在太湖邊反復糾纏,勾踐忍辱偷生、夫差悔恨自盡,吳亡越興這樣驚心動魄的復仇故事,她只是聽說而已。西施從沒來臨鏡梳妝,如同馬云的巨富范蠡也沒來做過演講。
一百多年過去,到了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年),在朦朧的記憶中,一個隔壁的大叔曾經來過,他是羋月的父親楚威王,剛剛滅了越國意氣風發。但他只在石頭城建了金陵邑就轉身離去,沒有正眼瞧她一眼。
又過一百多年,忽然有一天,她被通知自己的名字改叫“秣陵湖”。原來秦始皇已經統一天下,為了羞辱金陵,改稱秣陵,意為養馬的地方。她也跟著遭殃,不過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存在。
少年:豪情萬丈
公元579年,南朝陳太建十一年,八月的建康(今南京)正是炎熱時候。
陳宣帝陳頊(xū)站在玄武門(建康城北門)之上,習習涼風吹過,眼前的湖水煙波浩淼、浪花洶涌。
10萬步騎,湖畔排列成陣,由都督任忠率領;500艘戰船,湖面聚齊成形,由都督陳景率領。宣帝和群臣同舉酒杯,三聲炮響,戰船變換著各種陣勢,隨后浩浩蕩蕩駛入長江,直向瓜步江(今六合瓜埠)而去;10萬步騎沿雞鳴埭(玄武湖北)向鐘山腳下進發。
在馬嘶戰鼓聲中,陳宣帝來到湖邊的皇家園林樂游苑,聽著“絲竹之樂”;又登上大壯觀山(今紅山),望著遠去的戰船,心潮澎湃,往事也一幕幕地浮在眼前。
西晉永嘉之亂(311年)后,中原淪陷,胡人群舞,大批士族南遷。東晉、宋齊梁陳守著半壁江山,泣血北望,光復長安、洛陽的呼喊從未停止。
東晉大興三年(320年),晉元帝在此湖訓練水師。風在吼,馬在叫,湖水在咆哮,揮起大刀長矛,南方健兒成英豪。
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湖中兩次出現“黑龍”(可能是現在的揚子鱷),“玄”為黑色,“玄武”是傳說中龜蛇合成的一種靈物,和“龍”都帶有神話的色彩,所以改名為“玄武湖”。
這恰好對應了建康的風水——“左青龍(鐘山綿長如龍)、右白虎(清涼山雄踞江邊如虎)、前朱雀(南邊風景秀麗,建有朱雀橋)、后玄武”,湖水正好在都城北方。
不論如何,這是湖中涌出的祥瑞,更讓帝王們豪情萬丈、熱血沸騰。
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年),宋孝武帝親自披甲指揮,湖上戰艦凌波,吶喊震天,他下令把玄武湖改名叫昆明池。
西漢時,武帝北逐匈奴,開通西域,建立了宏圖霸業,但是地處西南地區的昆明諸國卻不買賬,絕不投降。漢武帝決定發兵征討,為了對付長于水戰的昆明國,在上林苑里引水筑池以操練水軍,并取名昆明池。
宋孝武帝借用此名,正是自比漢武帝,壯志凌云,欲一統中國。
六朝,是玄武湖的人生巔峰。
那時湖水直撲鐘山、幕府山腳下,西通長江,南依覆舟山、雞籠山,面積是如今的三四倍,環湖密布著上林苑、青林苑、樂游苑、華林園等皇家園林。
當鼓聲遠去,湖中綠波蕩漾,弦樂四起,皇帝寵臣和一群后妃泛舟嬉戲;岸邊柳絲如煙,云樹繞堤,公子王孫和無數美人追逐打鬧。
“五百樓船十萬兵,登高閱武陣云生?!?/p>
“湖上秋空絲竹會,江頭潮涌鼓鼙聲?!?/p>
舳艫相連、旌旗蔽空,男歡女愛、笙歌不斷,這就是年輕的資本。
可惜,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再多的夢想總敵不過現實的殘酷。陳宣帝閱兵,是南朝最后的輝煌,3年后病逝,兒子陳叔寶繼位。再過6年,隋朝50萬大軍橫掃江南,建康城池被毀,宮殿灰飛煙滅,剩一曲后庭花在空中如絲如縷,波濤翻滾歸于沉靜。
雄心壯志成了“韭菜”、“炮灰”,成功只屬于少數人。
中年:歷經劫難
唐朝乾元二年(759年),大書法家顏正卿出任昇州(今南京)刺史,望著曾盛極一時的玄武湖長滿了衰楊枯草,無限感傷,曲終人散,多少繁華如夢。李白嘆息一聲“空余后湖目,波上對蠃洲”,意思是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在波浪上空注視著湖中蠃洲?!鞍赘幻馈睖S為“矮窮丑”。
此時的玄武湖,如同是一面破舊的鏡子,留給后人憑吊,映照著幾百年的興衰榮辱,也目睹著大唐從鼎盛走向沒落,傾聽著對詩人對命運和家國的無限感懷。
就在她絕望的時候,漸漸有轉機。
四年前,安史之亂爆發;三年前,馬嵬坡事變后,唐玄宗逃往蜀地,太子李亨在靈武繼位,為唐肅宗。
759年,肅宗下詔,為顯示帝王“恩沾動植,澤及昆蟲”的好生之德,在全國建放生池,共81處,玄武湖名列其中。
顏真卿大喜之余,寫下《天下放生池碑銘》。放生,源于佛教,從此,每年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的圣誕日,玄武湖畔就聚集了眾多善男信女,在一片誦經聲中,施主們將攜帶的魚、龜等生物虔誠地放入湖中,祈求佛主賜福。玄武湖蒼白的面容漸漸有了血色。
更大的轉機又來了。
五代十國時,南唐雖偏安于南方,但經濟發達、國力強盛。人有錢,自然要打扮換裝,玄武湖梳妝捯飭,再次流盼生姿、風情萬種。
一日,大臣馮謐與諸閣老閑聊,說:“以前唐玄宗曾將三百里鏡湖賜給賀知章,現在我告老回鄉,不敢奢望,如果主上能將后湖(即玄武湖)賜給我,我一生就滿意了?!敝胸┬煦C正在座,譏諷說:“主上禮賢下士,常常擔心做得不夠,哪會吝惜一個后湖呢?所缺少的是像賀知章這樣的賢人啊?!瘪T謐無地自容。
南唐時,玄武湖上再次訓練水軍,但氣勢、精力大不如前。人到中年,彌漫全身的是疲憊和慵懶。
天下事禍福相隨,快樂的時光總是太短暫,滅頂之災很快來了。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變法遭遇挫折,被罷去宰相之職,降為江寧知府。他見城內農業歉收、貧富不均,于是向神宗打了報告《湖田疏》,說玄武湖“空貯波濤,守之無用”,得到恩準后,開鑿河道,將湖水放入長江,辟出兩萬多畝湖田,分給貧農耕種。
從此,城內排水與蓄水問題都無法解決,遇雨成災的噩夢揮之不去。直到260多年后的元代,玄武湖才得以重新疏浚。
只是遭受這次打擊后,再難恢復元氣。
老年:看破紅塵
1391年,明朝洪武二十四年,陽光下的玄武湖無比寂靜,偶爾有船只駛過,船槳劃水聲似乎清晰可聞。
湖中島上的百姓都被強制搬遷,周圍的人再不許到湖中打魚,湖水與鐘山之間已筑起長長的堤壩,南邊建起了高高的城墻,西邊早不再與長江相連,只有少數官員在緊張又忙碌地在島上奔走。
玄武湖被“囚禁”了,與世隔絕。
如何統計天下的人口,如何保證國家的稅收,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一直考慮的問題,10年前,也就是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推行黃冊制度。規定:每過10年,全國各地必須統計人口,編造一次賦役冊籍,一共4套,3套用青色封面(稱青冊),由布政司、府(州)、縣各存1套;1套用黃色封面(稱黃冊)上交中央戶部。
這些黃冊放哪里呢?
朱元璋召開會議,決定將黃冊庫建在玄武湖中的幾個小島之上,優點是:1、靠近都城,搬運方便;2、島環湖水,易防火災;3、四周封閉,便于管理。
從1391年起,玄武湖被判“終身監禁”,島上只有辦事吏30名,庫匠、抬冊夫、水夫、膳夫等上百人,另由國子監調撥監生50名專司曬晾。庫房都是東西向,前后有窗,便于通風日曬,冊架一律木制,不準用竹,以防蟲蛀。每年4~10月曬冊,其他月份不準曬晾。庫內禁絕燈火,湖內外防衛森嚴。
“為貯版圖人罕到,只余樓閣夕陽低。”
玄武湖的面積僅剩六朝時期的三分之一,緣起即滅,緣生已空,在孤獨寂寞中度過了250多年。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朝滅亡,第二年,南京陷落,庫存黃冊損毀殆盡,化為烏有。這對玄武湖卻是幸事,終于能重見天日。
但是她被廢了260多年,禁了250多年,加在一起510多年,已看破了紅塵,不再喜歡喧囂和熱鬧,唱歌、跳舞、摜蛋、跑步,都沒有興趣了,只想安靜地度過余生。
重生:鳳凰涅槃
1908年,南京突然熱鬧起來,原來南洋勸業會要舉辦了,這是以官方名義主辦的國際性博覽會,在中國歷史上為首次。怎么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玩得開心呢?時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端方,想起了“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再棄”的玄武湖,于是在靠近勸業會會場的城墻上開辟新的城門。不過工程還沒有完工,端方被調走。第二年張人駿繼任總督,沒有另起爐灶、視前任如仇讎,而是繼續完成了此項工程。因為張人駿籍貫河北豐潤,所以命名為“豐潤門”(今玄武門),一只腳跨進近代。
辛亥革命爆發,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灰飛煙滅,神州天地翻覆。玄武湖也終于鳳凰涅槃,破繭成蝶,脫去古裝,淺顰低笑,呼吸著自由的空氣,在南京景點中,漸漸后來居上。
1927年,民國政府定都南京。1928年,玄武湖迎來史上最炫最酷的名字——“五洲公園”。
玄武湖有五個島嶼,分別命名為歐洲、美洲、非洲、澳洲、亞洲,同時廣泛征集五洲特產,分放在五洲之上。政府打出的廣告是:世界這么大,平常老百姓去看看不容易,但只要到過這公園,就相當于走遍了全天下。
這個吐納環宇、笑傲蒼穹的名字只用了7年,在爭議聲中曇花一現。反對派認為這名字來歷無憑無據,純粹是拍腦袋空想,丟棄了傳統。再加上五洲上本來有居民,拆遷工作太難做了。經過一年多的反復醞釀、充分磋商,根據各洲特色,量身定名,改為環洲、櫻洲、梁洲、翠洲、菱洲。
五洲名稱沿襲至今,如今的玄武湖,成為艷動四方的江南佳麗、載譽遐邇的金陵明珠。
環洲,如同長長的大半圓形玉環。這里“大腕”云集、“明星”璀璨,米沛拜石、郭璞衣冠冢、喇嘛廟、諾那塔,都是有故事的“男人”,湖面密布的蓮花,千姿百態、五彩繽紛,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就像好萊塢電影中的男女主角,經常是“老少配”。
位于玄武湖環洲上的郭璞塑像。

櫻洲,在環洲環抱之中。明清至民國,這里出產的櫻桃好看又好吃,如果能網上直播賣貨一定大火。最負盛名的是一座蜿蜒曲折的長廊,由宋慶齡捐款建成。在長廊南側,是與南京結為友城市,如名古屋、圣路易斯市等贈予的各種“友誼樹”,從1980年起,櫻洲開始栽植日本櫻花。每當大地回春,櫻花綴滿枝頭,如火似霞,飛舞輕揚。偶遇風雨便落英繽紛,恍如走進桃花源中。

梁洲,與南京火車站隔湖相望。朱元璋下令建黃冊庫時,傳說有一位毛姓老人曾建議應為東西向,可得陽光照射,室內不致發霉,得到贊賞。老人死后,朱元璋以“毛”“貓”諧音,將他葬在梁洲黃冊庫旁,希望他能嚇退老鼠,并建起毛老人廟,后稱為湖神廟,明代黃冊庫遺址就位于廟內。洲上有一古井,明代淘挖清理時發現一把六朝銅鉤,所以名為銅鉤井。
銅鉤井。

六朝齊武帝打獵留下的景點聞雞亭、中華民國開國元勛徐紹楨建的覽勝樓、接待過許多中外名人的友誼廳……每一處建筑都有一段曲折的歷史。梁州曾為梁代昭明太子編《文選》的讀書處,所以稱為“梁園”?!澳顐魇罓庮伾?,怎及昭明文字香”,顏值很重要,但氣質更重要啊。
翠洲,西面通過長堤與梁洲相連。在密林中,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灰白色的建筑,這是始建于1935年的留東同學會舊址,由國民黨留學日本的軍官發起建立。館內有蔡鍔的牌位,并設香案供祭祀、憑吊。洲上還有2001年世界華商大會時建的華梓園,園名取自“華夏兒女,情系桑梓”;一組中國傳統的園林式建筑為梅蘭芳紀念亭,亭上一幅對聯“梅因近水花先發,亭為懷人境自高”,亭旁的墻上撰寫著郭沫若和趙樸初的詩。洲上有巨傘般的雪松,寶塔形的松柏、成片的竹林,翠色浮空,長堤臥波,四周無聲,在繚繞的叢林之中,常見攜手的情侶,這里是戀愛的助推器。
菱洲,因從前盛產菱角,又形似菱角而得名。山頂常有紫金色云霞,形成品牌景觀:“菱洲山嵐”。
玄武湖就像南京這座城市,浮沉過急流險灘之中,徘徊過生與死的邊緣,廢墟高樓,悲寂歡笑,輪回幾度,千年一瞬。風依然從鐘山吹來,云依然在水中飄蕩,鳥依然從上空掠過,細雨輕煙,樹影飛花,她不再意滿于煊赫、心冷于落寞、執著于有無,恬靜自然,寵辱不驚,如湖中那座高高的“蓮花仙子”,在四周噴涌的泉水中,優雅地俯望眾生,這就是玄武湖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民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