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花甲才懂得,家有“5物”,才是好風水的體現,真不是迷信!
我媽前兩年犯過一個“裝修昏招”——非要把客廳墻刷成那種亮晶晶的寶藍色,說“電視里樣板間都這么裝,顯高級”。結果晚上開了燈,整個客廳跟KTV小包間似的,我坐那改方案,眼睛不到半小時就酸得慌,她自己也說“總覺得坐不住”。后來聽了樓下老阿姨的勸,改成大白墻配4000K暖光燈,現在倒好,她天天窩在沙發上追《鄉村愛情》,懷里抱個熱水袋,說“這墻跟沒墻似的,把光都裹得軟軟的,比寶藍色強一百倍”。
你瞧,哪是什么風水?

不過是讓眼睛舒服,讓身子能放松罷了。
再說煙火氣這回事——我朋友小夏家的廚房是十年前的老式設計,瓷磚還是米黃色的,抽油煙機聲音大得像拖拉機,但她每天下班最期待的就是推開家門的瞬間:她爸在里面燉著蘿卜排骨湯,湯香裹著蔥花味飄出來,她媽在旁邊擇青菜,回頭喊一句“先洗手,湯再熬五分鐘”。去年她攢錢想裝開放式廚房,被她爸攔了:“你裝那玩意兒,以后我炒辣椒,整屋都是味兒,還能有現在這樣,你站在廚房門口啃著我炸的花生米等飯的勁兒嗎?”現在小夏的朋友圈里,最火的照片就是廚房門口的“飯香時刻”:她舉著花生米,她爸舉著湯勺,她媽舉著青菜,三個人笑成一團——你說,這是不是比冷冰冰的大理石臺面“招財”?

綠植我也算踩過坑——前兩年跟風養多肉,買了滿滿一陽臺,結果我總忘澆水,全養得皺巴巴的,堆在陽臺像曬干的菜干,路過都覺得“喪氣”。后來樓下阿姨給我剪了支三角梅,說“這花皮實,澆點水就能爬滿陽臺”,又送了盆綠蘿,說“這玩意兒扔那就能活”?,F在三角梅爬滿了陽臺欄桿,開著粉嘟嘟的花,綠蘿垂下來快到地面,連快遞員上門都要站在陽臺看半天:“你家這陽臺比我家客廳還精神!”你看,養花不是比誰的品種貴,是要養“活”的——蔫巴的花像沒睡醒的人,擺在家里連空氣都跟著沉,換成綠油油的、能爬能開的,連風從陽臺吹進來都帶著勁兒,這不是“生氣”是什么?
最扎心的還是家庭氛圍——我鄰居王哥王姐前兩年總吵架,有時候深夜都能聽見摔杯子的聲音,后來聽小區老太太勸:“你們別總關著臥室門吵,每天晚上一起做頓飯,坐下來吃口熱的,有話慢慢說?!爆F在倒好,每天下班路過他們家,能看見王哥在廚房切菜,王姐在旁邊剝蒜,有時候還能聽見他們笑:“你今天炒的土豆絲比昨天咸了!”上星期還看見他們抱著只小貓,王哥舉著貓條,王姐舉著手機拍,貓爪子扒著王哥的手——你說,這是不是比擺個招財樹管用?招財樹是死的,可一家人坐下來吃飯的熱乎勁兒是活的,連貓都愿意往這兒湊,這“財氣”不就來了?

其實現在年輕人總說“要把日子過成詩”,可詩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兒——是早上的豆漿油條泡在暖光里,是晚上的湯香裹著風鉆進鼻子,是客廳的綠蘿垂到你膝蓋,是一家人能坐下來嘮嘮“今天樓下的狗又追貓了”“孩子今天在學校得了小紅花”。你說,家里要是連個能安心窩著的沙發都沒有,擺再多金蟾能有啥用?要是每天回家連口熱飯都沒有,再貴的水晶燈能暖得了心嗎?要是夫妻總關著門吵架,再靈的風水陣能聚得住“人氣”嗎?
所謂的“好風水”,哪是什么玄學?不過是讓住在里面的人,能放下手機,能笑出聲,能覺得“回家”是件比什么都強的事——孩子愿意往家跑,因為家里有熱飯;愛人愿意往家回,因為家里有暖光;連你自己,推開門的瞬間都能松口氣:“終于到家了?!?/p>

你家有沒有這樣的“好風水”?是大白墻的暖光,是廚房的飯香,是陽臺的綠植,還是一家人能坐下來嘮嘮的熱乎勁兒?要是沒有,不妨試試——反正又不用花大錢,不過是把日子往“舒坦”里過罷了。畢竟,日子舒坦了,人就順了,人順了,家能不“旺”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