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牌:推進“三分三合” 振興美麗鄉村
雙牌“三分三合”示范園暨“瀧泊·國際慢城”花千谷一角。曹國俊 攝影
紅網時刻永州4月9日訊(雙牌分站記者 唐耀東 通訊員 潘芳 鄧廷頗)正值春耕春種時節,湖南省雙牌縣“三分三合”現代農業示范園內早已綠意盎然,園內百香果、紅心獼猴桃等果苗早早爬上籬架,迎風搖曳,一派生機。
2017年以來,雙牌縣試點推進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生態休閑觀光園、美麗幸福新家園“三園合一”現代農業示范園,簡稱“三分三合”,采取“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探索出了一條現代農業、全域旅游、美麗鄉村三者融合發展的農村改革新路子。目前,全縣已建成“三分三合”現代示范園1個,現代農業產業基地達1.2萬畝,鄉村旅游區點12個,啟動美麗鄉村建設28個。
雙牌縣“三分三合”永嵐現代農業示范園油菜花基地。
破解要素制約
在推進“三分三合”改革過程中,雙牌縣因地制宜解決制約園區發展的各種要素問題。雙牌縣由縣農建投委托鄉鎮土地流轉中心以村組為單位,將農戶土地連片集中起來,農戶享有經營權流轉帶來的固定收益;加大涉農政策整合力度,對涉農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并將政策資源向“三分三合”示范園區建設傾斜;廣泛引導各級各類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示范園區建設,積極探索農戶土地入股、PPP公私合營等發展模式。去年以來,雙牌縣農建投平臺已流轉土地3000余畝,吸引8家現代農業企業入駐園區,永嵐現代農業示范園先后打造整合百香果種植、羅漢果種植、馬鈴薯種植、獼猴桃種植等政策項目8個,引導投入政策資金3000萬元。
荷花基地。張宏 攝影
夯實發展基礎
雙牌縣積極推進“三分三合”園區基礎平臺建設,建強服務體系,提升示范園區發展能力。重點完善“三分三合”園區水電路訊基礎設施,建立健全“縣土地流轉交易中心、鄉鎮土地流轉服務所、村土地流轉服務站”農村產權交易三級服務平臺,在“三分三合”示范園區設立土地流轉服務站,加快推進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為園區建設、產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去年以來,對園區農村電網進行了改造升級,提質園區“村村通”道路5公里,實施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土地整理等項目修建園區機耕路10公里,灌溉溝渠1萬余米。同時,制定出臺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優惠政策,鼓勵大戶、能人、家庭農場擴大生產規模,支持社會民間資本興辦農業企業,引導分散農戶按照產業鏈、產品和品牌組建專業合作社。目前,“三分三合”園區共引進培育現代農業企業8家,專業合作社10家,家庭農場12家,種養大戶80余戶。
雙牌“三分三合”示范園暨“瀧泊·國際慢城”。曹國俊 攝影
推進產業融合
雙牌縣突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高標準建設“三分三合”現代農業示范區,打造產、銷、加一體化產業鏈。積極培育特色種養業,在園區規劃建設糧食作物區、有機蔬菜區、經濟作物區和特色養殖區。在建的“三分三合”園區,通過“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已發展反季馬鈴薯350畝,避雨栽培葡萄2000畝,百香果1000畝,稻田養魚養鴨300畝,優質稻1000畝,白蓮300畝,香芋2000畝,羅漢果、百香果1000畝。創新培育鄉村旅游業,充分利用“三分三合”園區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優勢資源,大力開發集農耕文化、農家生活、農村民俗、田園景觀于一體的復合型鄉村旅游產業。去年來,在縣城北郊的“三分三合”示范園暨“瀧泊?國際慢城”,已建成休閑觀光園3個,采摘園6個,正規劃建設智能溫控大棚水上樂園、“花千谷”、慢游道、露營基地等特色景點。延伸培育農產品加工業,積極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帶頭建設特色種養基地、原材料基地,并加強與示范園區內各經營主體的產業合作,聯結產業鏈條,打通“產加銷”關節。目前,全縣已培育了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5家,引進現代冷鏈物流規模企業l家,初步建成了現代農產品加工業體系。
秋日桐子坳銀杏夢幻金黃。
建設美麗鄉村
雙牌縣將“三分三合”園區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村落保護與發展規劃等規劃統籌合一。通過實施“鄉村風貌”工程,進一步綠化、美化、亮化、序化村莊,將園區內村莊建設成鄉村旅游景點。加強村莊人文環境建設,在園區內村莊率先實行黨員積分管理制度,探索設立黨員服務崗位;深入推進文化下鄉活動,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推行“五好家庭”“好媳婦”等評比評選;選好建強村居兩委班子,將思想素質好、引領能力強的致富能人、種養大戶培養選拔為村干部,在重點村選派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并大力試點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增強村級組織引領發展、服務發展的能力。
截至目前,雙牌縣“三分三合”改革已惠及全縣三個鄉鎮12個村組,受益人口8802人,加快了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