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觀音山,從林場到“絕對”文化名山


“觀音山上觀山水”——這是一幅楹聯的上聯,至今沒有征集到公認滿意的下聯。而這座觀音山憑此七個字,從全國眾多“觀音山”中脫穎而出,成為獨特的“這一個”。它就是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我剛剛爬過此山,看到上聯懸于門樓、刻于路邊,路人駐足撓頭沉思,儼然成了“考題山”。
今年八月下旬,觀音山為八年來第九次征聯活動頒獎,一等獎仍然空缺。這個活動的起源,與鄒繼海老先生密切相關。他從政之余,始終保持藝術追求,造詣頗高,從陽江市委副書記崗位退下來后,擔任廣東省文聯專職副主席、廣東楹聯學會會長。2015年10月,觀音山舉辦書畫論壇,鄒繼海即興出得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掌門人黃淦波當場開出獎金2000元。100多名論壇參與者,不乏楹聯高手,竟無人對出合意下聯。
公園求聯若渴,面向社會公開征集。頭獎獎金從第一次的5000元,到“一字萬元”的七萬元,再到現在的108萬元,不過都沒發出去。
觀音山位于樟木頭鎮,原為一處村集體林場,1999年由東莞企業家黃淦波承包下來,打造成全國首家民營4A級景區。2008年國慶節,我帶家人來,沖著看“最大觀音”。從大門步行至會展中心,小孩走累了不想動,只好到此為止。8月中旬,我到塘廈訪友,為了圓“觀音夢”,時隔15年后再度游山。開車至會展中心,再徙步直到觀音廣場。終于得見全世界最大花崗巖觀音雕像,凈高33米,重3000噸,立于海拔488米的山頂。正值雨后,彩虹映照,霧氣升騰,恍如仙境。


觀音廣場建筑群規模龐大,布局考究,巨型觀音與小巧哪吒遙相對應。適合舉辦大型活動,也宜登高望遠。山下是繁華的經濟強鎮樟木頭鎮,觀音山如同綠肺。一路走來,景點密集:老仙巖、觀瀑臺、狀元廊、月老臺、姻緣路、同心鎖、鵲橋、金碗……觀音山山體尋常,又沒有人文古跡加持,景點多為人工創設或曰“植入”,卻也“植”得巧妙,不覺違和。主打“祈?!薄皭矍椤薄吧龑W”三張牌,切中普羅大眾心理需求。景點設計各有特色,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姻緣路的曲徑通幽意境,敲響狀元鼓狀元鑼回蕩群山的喜悅。山不算高,也有陡坡險路,老仙巖至觀音廣場的階梯道,坡度甚高,須扶欄而行,竟有幾分華山的氣勢。
于是觀音山上活動頻繁,姻緣文化節、狀元文化節、金秋敬老節、萬人相親大會、萬人登山大賽,時常人氣爆棚。若論品牌效應和文化傳播力,還得數征聯活動。半山路徑的石壁上,鐫刻大字“觀音山上觀山水”,仿佛出給每個游客的考題。我停留許久,只恨才疏學淺,無以為對。
當然我也不會太過懊惱,抱恨者多矣,投稿下聯者已超30萬。有行家分析,上聯藏有12重玄機:需要一個可比對觀音的人名(包括神名),第一個字能作動詞;上聯可理解為兩個意思,觀音/(在)山上/觀山水和(游客在)/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也要雙關;下聯格調要高,意境要足,上下聯不能“合掌”(表達一個意思);“觀”和“山”兩處重字,等等。本來觀音山要求以山中景物入聯,現已放寬,不限本山。這位行家者對出三聯“修羅道中修道行”“修羅道中修道禪”“修羅道中修道德”,咬定”修羅”不放松。
今年入圍下聯優秀獎,“喜鵲畫前喜畫詩?”“莞草海中莞海天”“乞巧愿中乞愿情”“游客畫中游畫圖”,令人腦洞大開,卻還是感覺沒到那個味。我個人推崇有名網友的自薦作品,“知行洞中知洞天”,以王陽明的心學拓展佛家思想,地點也頗有別致韻味。奈何“知行”不是神仙,若指代王陽明已成圣人,倒也說得過去。


看來,觀音山征聯活動還會繼續下去。“觀音山上觀山水”,大白話難倒英雄漢,大道至簡,最尋常蘊含著最深刻。2004年,四川岳池縣一人偶得上聯,“岳池好,好岳池,岳池米粉越吃越好吃”,縣里公開征下聯,至今也無滿意收獲。這種“絕對”把專家大咖和普羅大眾拉到同一起跑線,有趣有內涵有廣泛參與,既普及傳統文化和楹聯知識,又讓相關景區名聲大漲?;顒咏M委會監督委員代表、著名媒體人譚軍波說,活動已獲得逾10億人次關注,足以載入中國營銷史,是“事件營銷”的經典案例。
中國楹聯學會授予觀音山“中國楹聯文化名山”,加上眾多人造景觀,一處其貌不揚的集體林場,蛻變為生態山、康養山、祈福山,再實現質的飛躍,躋身文化山。觀音山運營成績上佳,是商業策劃的成功,歸根到底是發掘文化尊重文化的成功。沒有文化基石,營銷創意不會持久,成為大眾話題。下山途中,我再次路過“觀音山上觀山水”石壁,又作停留,仿佛看到山頂巨大觀音雕像縮微于此,觀音現身普渡眾生。頓時,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仙風道骨和傳統文化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