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盤四法:格龍·立向·消砂·納水的實戰密碼

在傳統風水的核心體系中,"格龍、立向、消砂、納水"被稱為"地理四科",是理氣派與形巒派共同遵循的根本法則。一根小小的羅盤,看似只是刻滿圈層的木盤,實則暗藏天地陰陽的運行密碼。本文將以三合派風水為脈絡,結合現代測量實踐,為您拆解這門傳承千年的空間能量調控術。
一、羅盤認知:打開風水的"量子糾纏儀"
要掌握四法,首先需讀懂羅盤的"語言系統"。傳統羅盤由內而外分為天池(指南針)、內盤(可旋轉的二十四山層)、外盤(固定刻度的托盤)三層結構。其中最關鍵的七層為:
- 正針(地盤):二十四山向,用于測定龍脈、建筑坐向;
- 縫針(天盤):二十四山向偏半格(7.5°),用于納水;
- 中針(人盤):二十四山向偏半格,用于消砂;
- 二十四節氣:對應二至二分四立,輔助判斷龍氣旺衰;
- 長生十二宮:用于水法吉兇推算;
- 透地六十龍:細分二十四山的五行屬性;
- 平分六十龍:結合天盤與地盤的過渡層。
實戰中需注意:測量前需用"磁偏角校正表"修正現代磁場偏差(我國東部地區磁偏角多為西偏2°-6°),避免"盤差一線,吉兇立判"的低級錯誤。
二、格龍:捕捉龍脈的"生氣密碼"
1. 什么是"格龍"?
格龍即通過羅盤測量來龍(主山脈)的入首方位與五行屬性,判斷其是否"有情"(彎曲環抱)、"得氣"(五行相生)?!对峤洝吩疲?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龍脈的生氣能否被建筑收納,全在此一步定調。
2. 實戰步驟:
(1)尋龍捉脈
先通過形巒觀察確定主龍走向:真龍必有"祖山-少祖山-父母山"的層級結構,行龍過程中需有"蜂腰鶴膝"的跌斷(過峽),過峽處最窄處即為"入首"位置。
(2)對針測量
將羅盤天池置于入首處的"分水脊"(兩水交匯的最低點),雙手水平持盤,使外盤邊棱切準龍脈走向(即山脈延伸的方向),轉動內盤使指針與海底線重合(磁針北端對齊紅頭)。此時讀取內盤正針對應的二十四山向,即為來龍的"坐山"(如"壬山丙向"中的"壬"為坐山,"丙"為朝向)。
(3)納甲辨氣
用透地六十龍進一步細分:將入首龍度數對應到六十甲子(每3°為一龍),結合該龍的"納甲"五行(如乾龍納甲壬,坤龍納乙癸),判斷是否與穴場(建筑基地)的"穴性"相生。例如,若來龍為丙午(屬火),穴場宜用土(火生土)或金(火克金,需化解),忌用水(水克火,傷龍氣)。
(4)驗證旺衰
參考《青囊奧語》"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斗牛納丁庚之氣,金羊觸癸甲之靈"的三合水法,結合來龍與附近朝案山的五行關系。如丙午龍(火),見寅午戌(火局)朝山,則為"旺龍";若見亥卯未(木局),則需用"通關"(如中間布設水池引金氣通關)。
三、立向:構建空間的"能量接收器"
1. 立向的核心原則
立向即確定建筑的坐山與朝向(如"坐北朝南"為子山午向),本質是通過空間方位的設定,使建筑成為"聚氣容器"。《雪心賦》言:"向首一星災禍柄",朝向錯誤會導致"吉地兇向,福澤盡失"。
2. 四步立向法
(1)依龍立向
優先遵循"龍從哪里來,向從哪里去"的原則。例如,來龍為壬山丙向(坐壬向丙),則建筑宜取"坐實向虛"——背后有高山(坐實),前方有開闊明堂(向虛)。若來龍為"斜飛"(非正出),需用"消龍"法調整,如龍從巽宮來,可立辰山戌向,將龍氣引入吉位。
(2)依水立向
"山管人丁水管財",水的吉兇直接影響財運。若基地前有彎曲環抱的"玉帶水"(吉水),需使建筑朝向與水流方向形成"曲水朝堂"格局。例如,水流從東南(巽宮)來,向西北(乾宮)去,宜立巳山亥向(坐巳向亥),使來水符合"長生十二宮"的"養位"(巽為長生,亥為絕位,養位在巳,可聚財)。
(3)依局立向
根據建筑所在區域的"大太極"(明堂范圍)確定"局向"。例如,在"金局"(斗牛納丁庚之氣)中,宜立庚山甲向(坐庚向甲),使來龍、朝案、明堂形成"生-旺-墓"的完整三合局(丁火生酉金,酉金旺于巳,庚金墓于丑)。
(4)避煞立向
需避開"三煞"(寅午戌煞在丑,申子辰煞在未等)、"沖山"(如子山午向忌午方有尖角)、"反弓水"(水流外彎帶走財氣)。例如,若南方(午位)有尖角煞,可將坐向調整為"坐壬向丙"(午山子向),使尖角位于"病符"位(子山午向的午位為帝旺,反為兇;壬山丙向的午位為病符,可通過植樹遮擋化解)。
四、消砂:化解形巒的"隱形殺手"
1. 什么是"砂"?
砂指建筑周圍300米內的山峰、高樓、樹木等凸起物,按方位分為"前砂"(明堂前)、"后砂"(靠山后)、"左砂"(青龍方)、"右砂"(白虎方)。吉砂需"環抱有情",兇砂則"尖射破碎",需通過羅盤測量后化解。
2. 消砂的三元法
以賴文俊"三元消砂法"為例,需用到中針(人盤)二十四山,結合"天干地支"與"九星"(貪狼、巨門等)的關系:
(1)確定砂位
用中針測量兇砂的方位(如青龍方有尖角,測得為"震宮"方位,對應甲、卯、乙三山)。
(2)推算砂性
根據"人盤中針"的三元所屬:甲、乙、寅、卯、壬、癸屬"天元",丙、丁、巳、午屬"人元",辰、戌、丑、未屬"地元"。例如,卯山屬天元木。
(3)匹配九星
將砂位的度數對應到"翻卦掌"(以坐山為基準,按"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順序推算),確定兇砂對應的"星性"。例如,坐山為子(坎卦),右砂(白虎方)為申山,翻卦得"艮",對應"破軍"星(兇)。
(4)化解方法
- 五行通關:破軍屬金,若周圍有屬水的元素(如水池),可形成"金生水"通關;
- 植物化煞:在兇砂前種植高大喬木(屬木),木克土(破軍屬金,土生金,木克土間接制金);
- 建筑遮擋:用圍墻、亭閣等低矮建筑阻擋兇砂視線,高度不超過原建筑1/3。
五、納水:引導能量的"財富管道"
1. 水的吉兇判斷
水是風水的"血脈",吉水需滿足"清、緩、彎、聚"四字訣:水質清澈(無污染)、水流緩慢(非急湍)、形狀彎曲(如玉帶環抱)、最終匯聚(有"庫位")。兇水則包括"直沖水"(穿堂而過)、"反弓水"(外彎)、"臭穢水"(污水溝)等。
2. 三合水法的實戰應用
以"楊公三合水法"為例,需用到縫針(天盤)測量來去水的方位,結合"長生十二宮"判斷水的吉兇:
(1)確定水口
用縫針測量明堂內主要水流的來去方位(如來水在東南巽宮,去水在西北乾宮)。
(2)推算局向
根據"長生十二宮"的排列,確定水的"生、旺、墓"狀態。例如,來水在巽宮(屬木局的長生位),去水在乾宮(屬木局的墓位),則為"木局",建筑宜立"甲山庚向"(坐甲向庚),使來水從"生"位入,去水從"墓"位出,形成完整的"生-旺-墓"循環。
(3)吉水利用
若來水在"冠帶位"(如丙午龍的水在未宮),可在此處設置"聚水井"(深度不超過1.2米),用黑色石材(屬水)鋪底,增強聚財效應;若去水在"病死位"(如壬山丙向的去水在巳宮),可在出水口放置"五帝錢"(屬火,水克火,需用火泄水氣),減緩水勢。
(4)兇水化解
直沖水(穿堂水)需用"屏風"或"影壁"阻擋,使水流形成"曲尺"狀;反弓水可在外側種植竹林(屬木,水生木,轉化水氣),或在建筑后方增設"靠山墻"(屬土,土克水,穩定氣場)。
結語:風水的本質是"人地和諧"
格龍、立向、消砂、納水并非玄學迷信,而是古人通過數千年觀察總結的"空間能量優化術"。一根羅盤,測的是山川的陰陽走向,調的是人與環境的和諧關系。現代建筑中,雖不必拘泥于傳統形制,但"藏風聚氣"的核心理念——讓居住空間背有依靠、前有開闊、左右平衡——依然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智慧。
需謹記:風水的最高境界是"順勢而為"。測量時需結合實地地形(如平原與山地的差異),不可生搬硬套羅盤數據;立向時要兼顧居住需求(如采光、通風),避免為了"符合理論"犧牲實用性。畢竟,真正的風水,從來都是"以人為本"的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