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通道,玄牝的三個特性
文始道文化傳承人——子弗山人,在講解道家文始版本《道德經》時,就指出了道德經具有“知道、識術、明德、修身”的主題內涵。
我從修身也就是修行的角度,以實修體悟的感受再述“玄牝的特性”!

道德經第一章節講“無,谷也……,有,谷也,……”第六章節講“谷,申、不死,是謂玄牝”??梢姟坝?、無”都是玄牝的特性“谷”的內涵。
第六章節又說道“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為什么呢?因為它是玄牝特性之一“不死”的內涵,是運動形式。
“谷,申,不死,是謂玄牝”,玄牝的三個特性,以上講了“谷、不死”還有個“申”,以下做出陳述:
第一章節講“玄之又玄,眾眇之門”,隨后第六章節又講“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這是巧合還是老子的“有意”?
如此緊密的關聯,老子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是的,老子僅僅是在闡述一個事實,“眾眇之門”就是“玄牝之門”就是“天地之根”!天地是要變化的,它的變化就是陰陽交媾。
懂得易經八卦五行的朋友都知曉,十二地支中的“申”位正是陰陽交媾變化的時間點位,也正是玄牝特性了一“申”的本意。
“申”的內涵有了,外在的又是怎樣變化媾和的?老子在之后的“孔德之容”章節,著重地給世人講述了,我將擇時給予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