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卦——澤水困
人生前進的道路上,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事物上升發展的過程中,總會遇到種種困境。這就是《易經》升卦之后,緊接著就是困卦的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困?困卦中都包含著哪些義理?根據這些義理,我們又該如何找到脫困之道,從而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實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破呢?

我們現在要來分析一下困卦。首先這個卦的名字為什么叫困,而不叫窮呢?因為窮多半是指物質上的貧乏,而困更偏重于精神方面的受困。“困”字當中是“木”,木在五行當中代表一種向四面八方發散的氣,現在卻沒有一個方向可以通氣,因為四面八方都是封閉的。氣不通,就會有痛的感覺,痛的感覺就是很困惑怎么會這樣。所以這個卦叫作困卦。
在《易經》里面,困卦是被孔子選為跟品德修養有關的九個卦中的一個??鬃犹貏e說明:困,德之辯也。一個人處于困境之中,馬上就能分辨出他的品德修養怎么樣。

卦辭: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困”,怎么會“亨”呢?在困境中處之泰然,自然就“亨”了?!柏憽?,即問心無愧。坦然面對困境,怎么能不吉祥呢?如果一碰到困境,就愁眉苦臉,怨天憂人,進而自暴自棄,那當然不是大人了。“大人吉”,另外一層意思,如果是小人的話,一定兇。而對大人而言,不但吉,而且還無咎,即沒有后遺癥,可這是有條件的?!坝醒圆恍拧?,是什么意思?言跟信之差就一個“人”字,說的是當一個人處在困境的時候,沒有人相信他講的話。這個時候只有用德行來表現,人家自然能體會到這個人到底是大人,還是小人。

君子臨難,能夠坦然面對;小人遭困,卻只會怨天尤人。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困境中,方能顯露出一個人的真實本性。那么,當君子遭遇困境的時候,除了要把心態調整好,還需要付諸怎樣的行動呢?
彖辭講得更加清楚:困,剛掩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困,剛掩也”,困就是陽剛被掩蔽了。困卦里面三個陽爻,統統被陰爻所掩蔽著。有人說君子怎么那么倒霉,老被小人困???其實我們應該這樣想,如果沒有被小人困住,別人怎么知道他們是君子呢?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忠賢,多少好人,都是發起于困境中的。所以,我們必須能屈,才能夠談得上伸,這叫作能屈能伸??梢娎?,是有解脫的辦法的,但要透過正道來變通,不可以不擇手段。否則就是小人了,小人到最后一定是兇的。

什么叫“險以說”?“說”,通悅。困卦下卦是坎卦,坎就是險;上卦是兌卦,兌就是悅。君子經歷險境以后,自然會看到光明,自然有出路,但是這里面有個過程,需要自己想辦法去因應。小人就不同了??鬃诱f:小人窮斯濫矣。小人很少懂得什么叫困,他們只知道窮,因為小人只想到物質層面,而沒有想到精神層面。因此,小人一到窮、困的時候,就不擇手段,到最后怎么可能喜悅呢?
可見,困卦告訴我們,當碰到危險、遭遇困境的時候,要看得遠一點,這樣自然能看到光明面,然后就能充滿喜悅。當人充滿喜悅的時候,就不會昏了頭,反而容易找到出路。脫困只能靠一樣東西,就是“困而不失其所”。我們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雖然處于困境,但是不能夠失掉泰然之心。盡管這樣很難做到,可只有這樣,才會亨通。所以,“亨”字寫在“困而不失其所”后面。

小人會再三講自己要做一件事,可是一碰到困難,就躲起來,甚至跑掉了,這就是失其所。一困就失其所,小人;處困而不失其所,君子,所以孔子才講“困,德之辨也”?!氨妗保捶直娴囊馑?。一個人處于困境中,要看他怎么因應,而不是聽他說什么。其實孔子讀了困卦以后,是很清楚這個道理的,所以每次遭遇困境,最后都能通達。因此,彖辭才會寫“其唯君子乎”,即能夠做到這么難的事情,那這個人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君子。

“貞,大人吉”,明明是困卦,反而會吉順,為什么?“以剛中也”,九五陽居陽位,位于上卦中位 ,既當位又居中,所以叫作剛中。既然這樣,自然有化解的方法,不必為其擔心。九二也是如此。既然九二跟九五都是陽剛居中,就表示光明的力量不會向小人屈服。
“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崇尚言辭,卻不能讓別人所信服,這不是困,而叫窮。當一個人講了半天,卻沒有人聽的時候,會不會覺得言辭是沒有用的?我們現在動不動就說要多溝通,我覺得很奇怪:溝通什么?要先通,才能溝。所以,該我們說話的時候,一句不可少;不該說的時候,一句不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