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說“寧住廟前,不住廟后”,啥意思?有啥道理呢
農村的俗語,就是農民千百年來的智慧寶庫,不管是關于生產耕作的,還是關于為人處世的,甚至一些生活中的禁忌,都有一定的道理,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囊,迄今為止,仍有一些常被農村人說起,也成為了不少農民在生產生活中遵循的基本處世原則,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還有一些俗語漸漸的被人們淡忘了,甚至連地道的農民都沒有聽說過。下面這三句俗語,你聽說過嗎?這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①寧住廟前,不住廟后
農村人說“寧住廟前,不住廟后”,啥意思?有啥道理呢?之前農村人十分信奉神明,各個農村地區都有不少的寺廟,寺廟里供奉著神明塑像,這些寺廟香火鼎盛,且寺廟多半修建在小城鎮中,這樣難免有很多農民的房子就修建在寺廟前后。但是農民卻認為寧愿住在廟前,也千萬不能住在廟后,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去寺廟朝拜的人們,都會在廟里塑像前燒香,并跪拜,如果住在廟后的話,人們的香火與跪拜都是朝著廟后的這個方向,如果福氣淺薄的人是經不起這樣的跪拜的,一旦長期如此,必定會“折福”。但是居住在廟前就不一樣了,人們最多只是經過你的門口去廟上,甚至在廟前,還可以做點小生意,例如售賣一些吃食、香火等,還能賺一筆。因此農村人說:寧住廟前,不住廟后。

②窮算命,富燒香
這是農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而來,根據他們的生活經驗,窮人更愛算命,富人更愛去燒香,窮人算命是因為想要洞察天機,找到讓自己不再窮困潦倒的辦法,富人燒香是希望保佑自己的財富不斷增加,越來越富。
但是這句話卻不是很絕對,現在窮人和富人的分界線并不是很明確,有的富人也算命,因為想掙更多的錢,有的窮人懂得知足,他們也燒香還愿,感謝神明保佑自己身體健康,工作順利。但是在之前,這句俗語卻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

③十年雞頭勝砒霜
雞頭指的就是雞冠部分,鮮艷的紅色雞冠是公雞特有的,有經驗的農民都知道,如果公雞很老了,那么雞頭部分是絕對不能吃的,因為里面“有毒”,甚至毒性勝似砒霜,這是農民根據經驗總結的,卻不知道它有什么科學道理,現在科技發達了,完全可以驗證這句俗語的真實性。

大家都知道雞會經常吃一些小石子等物,以達到促進消化的作用,也會吃下一些重金屬,長年累月,重金屬越吃越多,主要儲存在雞冠部分,時間越長的雞,雞冠部分的重金屬含量就越高,人吃了當然會中毒。
以上這些農村俗語各位朋友都聽過嗎?你們認為說的有道理嗎?歡迎交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