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裝備」還記得當年的 BB 機嗎?我的出行裝備進化史
作為一個不作死會死星人,我有著太多的愛好,從漫畫到電影,從看書到畫畫,從玩皮到刻章,從膠片到數碼,從手機到各種數碼產品,甚至周易八卦、玄空飛星都有所涉獵,而且這些只是現在還在玩的東西,像耳機耳放單片機這種已經解毒退燒的就更多了.....而愛好太多的直接結果就是,“愛好廣泛,一無所長”,沒幾個拿得出手,也沒有一個能精通到可以養活自己的地步,只能在一個非所學專業的領域為了生計而日日操勞.....
很早就看見數字尾巴搞了個分享“你的出行裝備”的活動,我卻一直沒有開始動筆,原因除了看到截止日期是6月份故而拖延癥發作外,還有個就是我在去年7月尾巴認證時候已經寫過了一個出行裝備的超長篇,把能寫的都寫的差不多了,剩下不多的裝備進化,也在另一個音頻裝備的帖子里都寫完了,參加這種活動又不能直接copy原來的帖子,所以遲遲無從下手。
在九十年代,隨身的數碼產品其實基本上沒有,除了大哥大,也就是人稱BB機(BP機、傳呼機、CALL機)的尋呼機了,模擬網絡的大哥大在那個時代是真正的高大上人士才能擁有的,你現在就是手戴12萬8的Apple Watch,拿著Caviar黃金版iPhone6也比不上當年手持大哥大霸氣。這種神物自然和我等無緣,普通老百姓能用的,也就是BB機啦。
Motorola ADVISOR漢字尋呼機,是當時風靡大街小巷的明星產品,屏幕尺寸大,能顯示5×7點陣式字母數字80個 。不得不夸贊Moto的質量,過去20年后,依然可以順利的開機,提示音依然洪亮。
開關鍵的橡膠有些變色了,但卻不像其他電子產品的橡膠老化后會粘手,當年的Moto,質量真心給力啊
開機顯示一切正常,不過時間則是停留在默認的92年,當年的國脈通信現在也已經關門大吉了吧…..
一個傳呼機,一個通訊錄,一支鋼筆,就構成了當年的出行裝備。
過了幾年,手機開始慢慢普及,股市也開始紅火,打口CD開始流行,隨身的裝備也開始慢慢進化,手機,股票機,CD機構成了隨身裝備的三大件。
其實還有個愛立信的GH398,不過家里翻遍了也沒找到丟哪里,所以還是先請Z1出場了。
Sony CMD-Z1是當年Sony的旗艦機型,雖然不支持中文,但是無論是設計還是質量,在當年都是一等一的。
Z1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條天線,當年購機前,銷售演示時候說這個機器質量很好,用來佐證的就是拔出天線,折到底,然后讓它自己彈回去……
Z1另一個出色的設計就是那個話筒,撥下即可接聽,合上掛斷,非常方便
電池采用了當時來說超大的730mAh鋰電池,在鎳氫電池當道的當時,也是非常高端的配置了。
Z1最讓我喜歡的就是這個就是這個三向波輪,不過最近幾年的手機上都沒有這個設計了,這個設計無論是菜單選擇還是之后的看書,都是非常非常方便的啊。
股票機是當年美通公司(GWcom)的Voyager網機,其實這機器不是我的,我不做股票,只是拿來湊個數……
機器也是當年通信業巨鱷國脈通信提供的信息支持
多年未用,內置的不可換電池已經只能堅持幾分鐘了,不過插電后依然可以正常開機
自選股的界面,當然現在沒有信號自然也不會更新估價了
Sony D-125是我的第一臺CD機,沒有MD,沒有MP3的時代,CD機是隨身裝備唯一的選擇,不過D-125的避震不行,稍微有點抖動都會卡
D-125也是1bitDAC+MEGA BASS的機型
同時支持AVLS自動音量限制系統來保護耳朵不會因長時間大音量受損
同時D-125也支持Line Out
激光頭質量非常好,現在還可以正常工作,也不是特別挑盤。
D-125采用了兩節5號鎳氫電池,具體能聽多久我忘了,反正不會太短就是了
由于Z1不支持中文,所以通訊錄依然還是帶著,這就是第二代的隨身裝備圖
2000 年后,數碼產品的發展迅速了許多,無論是手機還是MP3亦或是PDA都漸漸流行了起來,上大學的我也開始接觸更多新興事物,隨身裝備再次進化

或許很多人都不記得長城,當年國產PDA品牌中,長城也是一家非常有實力的廠商,這個掌上王2001,就是我的第一臺PDA產品
先來看看這機器的參數,雖然在現在看來慘不忍睹,但在當時,也算是非常強大了
處理器主頻(MHz): 16
顯示屏: 160×160點陣精度,夜晶顯示屏
內存/存儲描述: 4M~32M存儲芯片任選,無存儲之憂,2MB快閃存儲器,斷電永不丟失資料
通訊端口/各類接口: 非標準RS-232通訊口
產品電源: AAA型堿性電池兩節
外形尺寸: 長:119mm,寬:79mm,高:12mm
功能上,其實這個PDA并不強大,但基本的功能都有,對于當時英文不行,沒有購買力也無力爬國外網站研究Palm的我來說,中文的系統也提供了許多方便
同樣的三向波輪設計,在 PDA 上就讓看電子書方便了許多。
這個儲存卡估計很多90后的朋友都沒見過,16M幾百大洋在當時也是巨貴的
NOKIA 5510
當時沒有微信,手機上網也不普及,在當時,用的最多的還是短信,我的全鍵盤情節,或許也是從5510開始的吧。
雖然他就像是吧3210裝在了一個帶鍵盤的殼子里,而且有著一副奇怪的外表,不過全鍵盤發短信的加持,讓我把這機器陪伴了我整個大學時期,用到了工作后才換,也算是我用的手機里時間最長的一個了吧。
Hyunwon 月亮寶盒: M-ANY(DAH-300-1)
對,你沒有看錯,這個不是月光寶盒,月光寶盒是同名電影在國內流行之后才出現的MP3品牌,這個在當時被稱為月亮寶盒的M-Any是最早的幾個韓國原廠引進國內的MP3播放機,支持MMC卡擴充,音質在當時也是非常出眾的。
外表上方方正正的M-ANY吧顯示屏放在了盒子內,不但創意出眾,還可以很好的保護屏幕,同時合上蓋子就關閉屏幕的設計也使得電力更佳持久。
播放快進等按鍵設計在一側,方便用戶在不開啟盒子的情況下操作
內存雖然不大,但通過MMC卡的擴充,三五張CD轉成的高質量MP3還是可以輕松容納的
接下來的一套是我當時已出的產品,現在只剩下出售的時候的照片了,那是剛工作了不久,從那時候,我就開始走上了玩機換機的不歸路。另外就是,我當時拍照水平實在太渣了……
Palm 600一代經典,是我全鍵盤情節無藥可救的主因。開始接觸Palm后,Palm Treo 600是我最喜歡的機器之一,直到后來我有了小巧無敵,三進三出的veer




不滿足于 MP3 的容量,我還搞了個創新的Zen,配上兩塊電池,音質足夠,容量超大,續航耐久,體積小巧,真是隨身之良伴。



在當時,微軟Windows CE到PocketPC 2003系統的發展非常快速,用戶群非常大,我也搞了好幾個,比如華碩的A620和HP的2210。
A620最大的問題在于擴展,只有一個卡槽且不支持藍牙,讓我用的不是很方便,后來沒多久就出掉了。
HP iPAQ 2210在當年可是當紅產品,半金屬外殼,藍牙+CF/SD雙卡槽,無一不彰顯其旗艦品質,我為他配了很多配件,金屬殼,皮套,CF口硬盤,SD卡,wifi卡,電話模塊卡等等等等……可惜微軟還是沒有能把這個系統做強。



哦對了,期間還買了個palm的手表,那可是最早的智能穿戴設備了啊,考試神器大家都懂得。
在當時單身狗沒什么開銷,換手機就成了唯一的愛好,從T39到Tero 650,在到這個連型號估計都沒有人知道的索愛T306,現在看看照片,當時真是蠻拼的。




T68ie 在當時也是明星機型,年少無知的我當時別晃點買了個T68改的翻新機,雖然被騙了,但機器還是好機器,然后我又配了一大堆配件,雙電池,腰夾,攝像頭,FM耳機等等等等。


在當時,攝像頭還是外置的,雖然t68的屏幕不行,但是這個30w像素內置存儲的攝像頭還不錯,真的非常好玩。


FM耳機除了接電話,還可以在不想聽MP3時候聽聽廣播,這個是支持立體聲的。

再又換了幾次手機后,08年左右換了Nokia的5800做手機。
一開始最看中的是這個蔡司認證的攝像頭,但后來發現其實畫質并不出色,有些失望。
5800 的大小合適,略厚的手感也不容易滑落(我這個是在吐槽6plus又大又滑,不帶個套子一天不知道要掉幾次)
然后就是我另一個印象深刻的產品,臺電TL-C280,號稱可以播放無損格式的MP3音質卻讓人無法接受,嚴重的底噪嚴重的影響聽音樂時候的心情,從此臺電一生黑。

當時是這樣出街的
到了08-09年左右,安卓機型開始出現在手機市場,從G1到G2我都用過,但總是覺得這里或那里有些不足,直到HTC HERO G3的出現。
G3是我覺得安卓前期做的最好的一個機型,無論是設計,質量,還是配置,都是當時的頂尖水平,歷經多年,你可以看到,機身上并沒有太多的痕跡。
在當時,我覺得這樣的東西隨身就足夠了(當然MI是后來才刷的)
2010 年左右,移動開始推出自己TD模式的3G,因為一直用移動的號,就去營業廳簽約了一個SAMSUNG I9008,也就是移動版的Galaxy S。9008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機器,屏幕色彩濃郁,配置當時也算不錯,還帶天線可以看電視節目(雖然這個功能我沒有用)
當時的出行裝備就是9008加上ipod為主。
后來,后來就沒什么太多好說的了,像大家一樣,從iPhone4開始被蘋果毒害iPhone 4、iPhone 4s、iPhone 5s、iPhone 6、iPhone 6 Plus基本每一代都買了,上個合照吧,5s因為已經出售就沒法一起咯。
日子一天天過去,出行的裝備也在不斷的變化,我目前隨身的裝備或許不久就會或多或少的再次發生變化吧。
整理這些之前的出行裝備,也是在回憶以前的生活,回放自己的青春,出行的裝備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的同時,也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購入時的喜悅,出售時的惆悵,在不斷的變化中,天璣3000 PDA, T39, T65, Palm 650, Veer, Nokia 520, 各種BlackBerry, MotoX, iriver鐵三角MP3等很多很多東西或是出售或是損毀或是遺失或是未能留下影像,只能深深的埋藏在我的記憶之中,或許哪一天無意中看到,也會想起當年擁有時的感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