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二十四山之辛、酉、庚三山吉水探秘:藏風聚氣的金局玄機

在風水學的核心體系中,“二十四山”以北斗七星為綱,將羅盤圓周360°劃分為24個方位,每山占15°,對應天、地、人三才與八卦九宮的運行規律。其中,辛、酉、庚三山同屬西方兌卦(兌為酉金),為“金局”核心區域,主“收”與“藏”——金性收斂、肅殺,卻也主財富積累、人丁安泰。其吉水的判定,既需遵循“山管人丁水管財”的基本法則,更需結合“來去水口”的方位、形態與理氣消納,體現“藏風聚氣”的終極追求。本文以傳統風水理論為基,結合實地勘測經驗,詳解此三山吉水的核心邏輯與具體特征。
一、基礎認知:辛、酉、庚三山的方位與卦氣
西方兌卦對應羅盤“酉辛”線(西偏南15°至西偏北15°),其中:
- 酉山正中:方位為西偏北7.5°(262.5°-277.5°),為兌卦“中氣”,純屬兌卦本氣,主“剛健中正”;
- 辛山正中:方位為西偏南7.5°(255°-270°),為兌卦“余氣”兼坎卦(坎為水)“生氣”(因辛山屬兌卦之“陰”,坎為兌之“食氣”),主“靈動生財”;
- 庚山正中:方位為西偏北22.5°(277.5°-292.5°),為兌卦“生氣”兼乾卦(乾為天)“余氣”(庚屬兌卦之“陽”,乾為兌之“父母”),主“貴氣顯達”。
三山雖同屬金局,但因卦氣交融不同,吉水的“收放”邏輯亦有差異:酉山重“守”,辛山重“生”,庚山重“引”。
二、辛山吉水:靈動生財的“水口三要”
辛山為兌卦“陰”位,對應“少女”“偏財”,其吉水需滿足“生、聚、緩”三字訣,以激活兌卦“麗澤”(相互滋養)的特性。
1. 來水方位:甲、卯、乙(木局生扶)
辛山屬兌金,按“五行相生”原則,金賴土生、土生金,但土需木疏方能流通;更關鍵的是,辛山暗藏坎水(水為金之食傷,主智慧與流動財),故來水最宜從甲(震卦,木)、卯(震卦正位,木)、乙(巽卦,木)方位來。木為金之財星(金克木為財),木局來水象征“財星入宅”,且木性條達,可化解兌卦的肅殺之氣,使財來而不暴。
實例參考:某陽宅坐辛山乙向,甲方(東南偏東)有曲水環抱而來,水勢平緩,入宅前匯聚成小池塘(金局“庫池”),后經東南巽宮(財位)流出。此局主家三代經商,雖非大富大貴,卻能細水長流,正是木局生扶、金水相生的典型。
2. 去水方位:丁、未、坤(土局收藏)
金局吉水需“來則有源,去則有止”。辛山去水最宜指向?。▋敦灾跋坛亍?,火)、未(坤卦,土)、坤(坤卦正位,土)方位。土為金之母(土生金),火為金之財(火克金為財),土局去水可鎖住財氣,避免“水去財空”;同時,坤土為“財庫”(后天八卦坤為地,主收藏),水從坤宮流出,象征“財入地庫”,穩而長久。
禁忌提醒:辛山去水忌指向壬、癸(坎卦,水),否則易成“財水直泄”,主家財難聚;更忌指向艮、震(木火),木多泄金、火多克金,易因投資失誤或家庭矛盾耗財。
3. 形態特征:“曲似弓弦,靜若明鏡”
辛山吉水需“動中有靜”:水流宜呈弧形(如“玉帶環腰”),彎曲弧度以“弓弦”為佳(即“來去水口成半圓”),象征“聚氣不散”;水面需平靜無波(忌急流、漩渦),水質清澈(忌渾濁、發臭),方能“納清氣而聚財”。若為人工水景(如噴泉、魚池),需置于來水方或宅前明堂,忌置于去水方,以免“散財”。
三、酉山吉水:守正聚貴的“天門地戶”
酉山為兌卦“中氣”,對應“正財”“正官”,其吉水需嚴格遵循“天門開、地戶閉”的原則,強調“正位收納”,最忌偏斜。
1. 天門(來水):丙、午、?。x卦文明)
酉山屬兌卦,兌為“澤”,需“澤上有水”方吉(《易經·說卦》:“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之大,民勸矣哉!”)。酉山吉水的“天門”(來水正位)應在丙(離卦之“麗”,光明)、午(離卦正位,火)、?。x卦之“明”,文明)方位。離為火,火煉金成器(兌金需火煉方顯貴氣),故離方來水象征“貴人扶持、名聲顯達”。
經典案例:某陰宅坐酉山卯向,午方(正南)有溪流自高處蜿蜒而下,經宅前“半月池”(直徑與宅寬等長)后,轉向東南巽宮流出。此局主出官員、學者,因午火為“文昌位”,水從離方來,既合“金白水清”(兌金得火煉),又助“文曲星顯”,正應“火煉真金,文貴雙全”。
2. 地戶(去水):辛、戌、乾(金局閉合)
酉山“地戶”(去水正位)需收于辛(兌卦之“陰”,輔助)、戌(乾卦之“墓”,收藏)、乾(乾卦正位,天)方位。金局以乾為“祖”,戌為“墓庫”(后天八卦戌為火庫,然金庫在丑,此處取“土金相生”),去水從辛、戌、乾方出,可鎖住兌卦的“財氣”,避免“水去財飛”。
關鍵細節:地戶去水需“低而隱”,忌“高而顯”(如瀑布、直溝),否則易成“財水外露”;若為自然河流,需觀察其“彎環方向”——順時針環抱為吉(“抱氣”),逆時針則為“反弓水”(“射氣”),大兇。
3. 忌見“直水沖射”
酉山為“正位”,最忌“直水沖門”(如道路、溪流正對宅門)。若犯此煞,需用“屏風”“影壁”遮擋,或在宅內設置“聚水局”(如天井蓄水),以化解“沖財”之危。
四、庚山吉水:引貴納福的“星氣交會”
庚山為兌卦“陽”位,對應“長子”“權威”,其吉水需結合“星氣”(玄空飛星)與“巒頭”(地形),強調“引氣入宅”,主“貴氣與財富并至”。
1. 來水合“當運星”:八運看“7、8、9”
以當前八運(2004-2023)為例,庚山屬“兌卦”,對應羅盤“7”運(兌為7);若宅運為八運(8),則需結合“8”運飛星:庚山八運飛星為“2”(二黑病符)、“5”(五黃煞),看似不吉,實則需通過水口調整——“當運吉星”應落在“來水方”。八運中,吉星為“1”(貪狼,生氣)、“6”(武曲,財星)、“8”(左輔,正財),故庚山來水宜引“1、6、8”星位之水。
具體方位:八運中,庚山(277.5°-292.5°)的“1”星在西北乾宮(307.5°-322.5°),“6”星在西南坤宮(202.5°-217.5°),“8”星在東方震宮(67.5°-82.5°)。若來水從乾、坤、震方來,可化解宅運中的“2、5”煞,轉禍為福。
2. 去水合“退氣星”:引煞為用
庚山吉水的去水需“去兇留吉”,即引導“退氣星”(如八運中的“9”星,右弼,衰氣)或“病符星”(2)流出。例如,八運中“9”星在西北乾宮(與“1”星同宮),若乾宮有去水,可將“9”星的“衰氣”導出,同時保留“1”星的“生氣”在宅內。
實戰技巧:若庚山宅外有道路從“9”星位(乾宮)經過,可在宅內乾位設置“財箱”(存放重要文件、印章),利用道路的“動氣”引動“9”星,再通過財箱收納,形成“動而生財”的格局。
3. 形態需“高岸深谷”
庚山屬兌卦“陽剛”之位,吉水需“有源有勢”:來水宜從高處(如山坡、高地)流下(象征“貴人扶持”),宅前明堂需開闊(象征“格局宏大”),去水則宜流向低洼處(象征“財歸庫”)。若為平洋之地(平原),需人工堆筑“案山”(低矮土丘)于來水方,或挖掘“月牙池”于宅前,以增強“藏風聚氣”之力。
五、總結:金局吉水的核心邏輯
辛、酉、庚三山同屬兌卦金局,其吉水的本質是“以水為媒,調和金氣”——通過來水的“生扶”(木、火)、去水的“收藏”(土、金),結合方位、形態與理氣的配合,實現“財聚、人安、貴顯”的目標。需注意的是,風水講究“因地制宜”,以上論述需結合具體地形(如山地、平洋)、宅運(如三元九運)及居住者命理綜合判斷,不可機械套用方位。真正的“吉水”,終是“山水有情,與人相和”的自然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