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石窟 - 贛州通天巖景點完整講解
通天巖坐落在贛州市的西北郊,離市中心不過7公里的距離,簡直就是城市中的一片寧靜綠洲。這里不僅是南方古代石窟藝術的寶庫,更是江南最大的石龕造像群的所在地。想象一下,279個石龕,359尊石刻造像,每一座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訴說著唐宋時期的故事。這些佛像神祇的造像,不僅僅是藝術作品,更是歷史的見證。

被譽為“江南第一窟”的通天巖,不僅是因為它的規模,更因為它在華東和華南地區的獨特地位。這里的石刻藝術,開鑿于中國石窟造像的黃金時期,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歷史的厚重。
而通天巖的魅力,遠不止于此。這里的自然風光同樣令人心醉。巖深谷秀,泉水潺潺,古木參天,無論是冬日的暖陽還是夏日的涼風,都讓人流連忘返。這里,自然與人文的完美融合,讓人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古老的時代。
站在通天巖的最高點,群玉閣所在的山脊,海拔193米,你可以俯瞰整個景區的壯麗景色。沿著山脊,三個山坳自東向西延伸,每個山坳都有其獨特的景致和故事。忘歸巖、觀心巖、龍虎巖、翠微巖和通天巖,這五個主要景點,構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
特別是忘歸巖,那里的天然石洞,夏日里清風徐來,讓人心曠神怡,難怪被稱為“忘歸”。而同心巖,東邊的巖壁上刻有明朝劉昭文的墨寶,還有龍虎造型的石刻,這里的地勢開闊,摩崖石刻和石龕造像,就像是露天的博物館,讓人在漫步間,就能欣賞到這些藝術瑰寶。
你站在同心巖的邊緣,眼前是一幅壯麗的畫卷——通天巖。這里的山巒如同大自然的懷抱,緊緊相擁,峭壁直插云霄。而在這雄偉的山體中,隱藏著一個神秘的洞口,它直通天際,這便是“通天巖”名字的由來。
走進洞內,你會發現8尊菩薩造像,它們見證了唐代末年的輝煌。這些造像不僅是通天巖摩崖造像的起點,更承載著無法估量的歷史價值。而北宋后期,僧人明鑒的十八羅漢像更是這里的瑰寶,每一尊都栩栩如生,讓人不禁贊嘆。
歷史的腳步從未停歇,宋代南康的學者陽孝本曾選擇這里隱居,而大文豪蘇東坡也曾慕名而來,兩人一見如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陽孝本的墓地和玉巖祠,至今還保留著蘇東坡和陽孝本的雕像,成為后人敬仰的圣地。
通天巖及其周圍的翠微巖、同心巖、忘歸巖,巖壁上刻滿了古代的題刻,現存97品,每一品都是歷史的見證。王陽明的五言律詩《通天巖》,更是這里的文化瑰寶,其書法藝術和文化內涵,讓人贊嘆不已。
石窟藝術,源自印度,卻在中國大地上綻放異彩。佛教的傳播,如同一股溫暖的春風,吹遍了江南的每一個角落。從東漢漢明帝劉莊派遣使者迎請佛法,到鳩摩羅什、法顯、玄奘等高僧的東行,佛教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而通天巖的羅漢像,以其豐腴的體態、敦實厚重的風格,與中原的龍門石窟造像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不禁讓人好奇,是什么讓通天巖的造像風格如此接近中原,而缺少江南本土的特征呢?這背后的故事,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你知道嗎?佛教的世界可不簡單,就像一場精彩的戲劇,有著各種各樣的角色和故事。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對佛經的理解和詮釋五花八門,就像不同的廚師對同一道菜的烹飪方法,結果自然千差萬別。于是,佛教的宗派就像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唐朝的時候,禪宗就像是一匹黑馬,突然間就沖到了舞臺中央,成為了中國漢傳佛教的領頭羊。說到禪宗,它可是有著深厚的本土化印記,就像是佛教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開出的一朵奇葩。
禪宗的故事得從南北朝說起,那時候,一個叫達摩的古印度人,他不僅帶來了禪修的種子,還在少林寺種下了禪宗的根。少林寺,這個名字你肯定不陌生,它可是中國禪宗的發源地,就像一棵參天大樹,枝葉茂盛。
而在那個動蕩的魏晉南北朝,北方的戰火連天,人們紛紛南下,就像是一場大規模的遷徙潮。這其中,有一個特別的群體——客家人。他們不僅帶來了家當,更帶來了雕刻、繪畫等藝術的火種,讓江西這片土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說到江西,這里可是禪宗的風水寶地。歷史上的高僧們紛紛來到這里,傳播佛法,就像是一場盛大的佛教嘉年華。從達摩祖師到六祖慧能,禪宗的火種在這里燃起了五宗七派的熊熊烈火。而且,你知道嗎,這五宗七派中,有六派都是從江西走出來的,江西在中國禪宗的發展史上,簡直就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
再來說說贛南,這里的佛道文化也是越來越興旺。唐代有個高僧,名叫馬祖道一,他在贛州弘法,建立了寶華寺,這座寺廟很快就成了“江右第一祖庭”,就像是一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佛教的道路。
在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僧侶、官員、紳士和普通百姓紛紛慷慨解囊,為佛教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這份虔誠,讓通天巖石窟的佛教造像在唐朝末年破土而出,到了北宋時期更是達到了巔峰。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通天巖風景區,那里不僅保存著歷代名人的足跡,還有那些歷經千年風雨的石窟造像。站在這些古老的石刻前,你會不會心生感慨:那些佛家圣賢,他們究竟經歷了多少磨難,多少深沉的思考,才創立了影響深遠的佛教?你會不會想象,那些大德高僧,他們不畏艱險,穿梭于印度和中國之間,傳播佛法的艱辛?你會不會感受到,那段長達千年的北方人民南遷的歷史,他們帶著苦難和希望,跋涉千里,最終在這里找到了歸宿。正是這些歷經滄桑的北方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塑造了這個南方罕見、充滿中原風情的“江南第一窟”——通天巖。你會不會想到,這些石窟,曾經是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心靈的庇護所?
讓我們走進通天巖,感受那些古老的故事,體驗那份穿越時空的共鳴。在這里,每一塊石頭都訴說著歷史,每一尊佛像都承載著信仰。通天巖,不僅僅是一處風景名勝,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一種文化的傳承。讓我們一起探索,一起感悟,讓這段千年的傳奇,繼續在我們的心中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