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墳頭有三象,子孫多富貴"三象指的是什么?有依據嗎?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妍妍
編輯|妍妍

《——【·前言·】——》
翻開中國老祖宗留下的話本和筆記,關于墳墓的說法多得數不清。
老人常說:"墳頭有三象,子孫多富貴",說是看墳地風水的重要標準。
乍一聽挺玄乎,墳頭上怎么會有“象”呢?難道真要出現三頭大象才算風水好?這里頭的"三象"到底指什么?

墳上長花
古時候人們選墳地,可不像現在都統一規劃好的公墓那么簡單。大家都喜歡找那種地勢平緩、背靠山坡、前有流水的地方。
這種地方通常環境不錯,陰涼潮濕,植物生長得特別好。時間一長,墳墓周圍就會開滿各種野花。
老一輩人特別重視這種現象,認為墳上開花是最大的吉兆。
有位村里的人家祖墳前年年開滿野花,特別是清明那會兒,遠遠看去一片花海,村里人都羨慕得不行。

流傳著"墳上開花,后人要發"的說法,意思是說如果祖墳上開滿了鮮花,那么這家的子孫后代肯定會發達興旺。
為啥花朵能跟后代發達扯上關系呢?按照老人的說法,花朵代表著生機和活力,象征著祖先的美德和福氣在不斷延續。
花開得越鮮艷,越多樣,就意味著祖先積德越多,能給后代帶來的福氣也就越大。

從科學角度看,墳地選在環境好的地方,確實有利于植物生長。
而家族成員如果經常來祭掃,無形中會給墳地帶來更多養分,讓植物生長更好。
植物生長茂盛的地方,生態環境肯定不錯,這種環境對人類生活也更有利。所以說,這種"象"雖然看起來迷信,但背后也有點環境科學的道理。

墓地冒青煙咋回事?
提起墳墓上出現的第二個"象",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鬧鬼"。不過在古人眼里,墳頭冒青煙可是個大好兆頭。
早些年,有一個人家祖墳就被人看到冒青煙,村里人都說這是祖先"顯靈"了,那個人說肯定要來好事。
巧的是,沒多久這家人的兒子真考上了重點大學。這下可給村里人提供了茶余飯后的談資,都說是祖先保佑。

古代傳說認為,人死后能修煉成仙的,會化作青煙上天。
如果祖墳上出現青煙,就說明祖先已經得道成仙,具有了超自然能力,能夠庇佑子孫后代。
特別是在農歷七月這種"鬼節"期間,如果看到墳上冒青煙,那更是被視為吉祥的征兆。
現代科學給出的解釋就實際多了。墳墓里埋葬的尸體會隨時間分解,產生各種氣體。

這些氣體在特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與空氣接觸時會產生霧狀現象,遠看就像青煙一樣。特別是在清晨或傍晚溫差大的時候,這種現象更明顯。
古人為什么特別看重"青"色的煙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青色代表著生命和希望,是天地初開時的顏色。
《易經》里就有"天玄而地黃"的說法,這里的"玄"就是深青色,象征著天空的廣闊無垠。所以青煙上升,在某種程度上也象征著生命的延續和上升。

動物來墳頭是好是壞?
墳頭出現的第三個"象",指的是各種動物在墳墓上活動。
在農村,經常能看到蛇、刺猬、狐貍等動物在墳地周圍出沒。這在現代人看來可能覺得恐怖或者不吉利,但在古人眼里,這可是福氣到了。
1980年代有個陳姓人家,祖墳附近經常有只狐貍出沒。
那時候大家都說這是福星來了,果然沒過幾年,陳家就有人在縣城開了家布店,做得風生水起,成了村里首富。

古代人相信萬物皆有靈性,一些動物如果能活很久,就可能修煉成精。狐貍、黃鼠狼、刺猬、蛇等動物在民間傳說中都有化身為仙的故事。
這些動物如果選擇在某個墳墓周圍活動,就被視為這家祖先有德,吸引了這些靈物前來守護。
尤其是狐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地位特殊,被認為具有通靈的能力。
"狐假虎威"的故事廣為流傳,說明狐貍聰明機智;而聊齋志異等古籍中也有大量狐仙的故事,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對狐貍靈性的認同。

如果墳頭有狐貍出沒,就被視為這家后代會有聰明過人的子孫。
從生態學角度來說,這些動物選擇在墳地活動,主要是因為墳地通常人跡罕至,環境相對安靜,適合它們棲息和覓食。
而且墳地周圍往往植被茂盛,為這些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如果一個地方能吸引多種動物生活,從某種程度上也說明這里的生態環境確實不錯。

“三象”另有他解
除了上面說的“墳頭三象”,民間還流傳著其他幾種解釋。有人說“三象”指的是三種具有象征意義的動物:龜、麒麟和猴子。
龜在中國文化中代表長壽,古人認為龜能活千年;麒麟是祥瑞之獸,象征富貴吉祥;猴子則象征聰明機智。
如果這三種動物都出現在祖墳周圍,就意味著后代會長壽、富貴又聰明,簡直是人生贏家的最佳組合。

1990年代中期,一位研究民俗的老教授講過,他說三象還可能指墓碑上的三種象征:文象、武象和仁象。
文象指墓碑上的題字,要字跡優美;武象指墓碑上雕刻的兵器圖案,象征威嚴;仁象則指墓志銘中對死者品德的頌揚。
這三樣俱全的墓碑,代表著死者生前文武雙全、品德高尚,這樣的祖先自然會給后代帶來福氣。
不管哪種解釋,都體現了中國人對后代的美好期許。希望子孫后代能長壽、富貴、聰明,這是幾千年來中國人不變的心愿。

通過將這些美好愿望附著在祖墳的"三象"上,既表達了對先人的敬意,也寄托了對未來的期望。
雖然這些說法聽起來有些迷信,但深入理解后會發現,古人通過這些民間傳說,實際上是在總結和傳遞一些環境選擇的經驗。
好的墳地環境,往往也意味著適合人類生活的環境。選擇這樣的地方生活,確實更有可能讓后代過上富足的生活。

《——【·結語·】——》
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乍一聽挺玄乎,細想卻有其道理。
"墳頭三象"是中國傳統文化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和對子孫后代的美好期盼。
今天我們看待這些傳統,既不能全盤否定說迷信,也不能照單全收不加分析。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敬畏之心對待傳統,以科學態度解讀現象,這才是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方式!
資料來源:《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民俗學研究所,2019年;《墳葬文化與中國傳統生態觀》,北京大學人類學系,20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