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好不好?5個細節見真章!中2條以上家庭太幸運
前幾天跟我媽蹲陽臺擇菜,她突然戳戳我胳膊往對面樓指:“你看張姨家兒媳,剛下班就拎著塊軟糕遞過去,還陪張姨蹲在花壇邊嘮菜價,哪像有的兒媳,進門就躲房間刷手機,跟公婆一天說不上三句話?!?/p>

其實判斷兒媳好不好,真不用等啥“大場面”,日常小細節里早藏著答案。要是家里兒媳能中2條以上,那真是偷著樂吧,日子指定和和美美,少不了煙火氣。

說到尊重,我表嫂就特別懂分寸。我姑平時愛嘮叨“現在年輕人買衣服盡挑花里胡哨的,不實用”,換別人可能會頂一句“您不懂現在的款式”,但表嫂從不會。她會笑著把剛買的外套遞到我姑面前:“媽您幫我看看,這料子是不是耐洗?我上次聽您說棉的好,特意選的這個,就是花色不知道您喜不喜歡。”上次我姑感冒發燒,表嫂早上6點就起來熬姜棗茶,端到床頭時還順手摸了摸我姑的額頭:“您再睡會,我把早飯放保溫箱,等下跟公司請假在家陪您,有事您就喊我?!蹦憧?,尊重從不是事事順從,是哪怕觀點不一樣,也能溫柔待著,這樣的家里哪會有吵吵鬧鬧?

除了尊重,懂得感恩的兒媳更能暖透人心。我同事小敏嫁過去3年,從來沒把婆婆的付出當“理所當然”。每次婆婆幫她接孩子、留熱乎晚飯,她下班進門第一句準是“媽您辛苦啦”;前陣子婆婆生日,她沒買貴的首飾,就親手織了條圍巾,還跟婆婆說:“您冬天總說脖子涼,我織得厚,您出門圍上,就像我陪著您似的?!逼鋵嵏卸髂挠蒙顿F重東西?一句實在話、一頓你親手做的飯,就夠老人開心好幾天。我媽常說:“滴水之恩記心里,家里才不會生分,日子才能長遠?!?/p>

遇到矛盾不翻舊賬,這份包容心更難得。我鄰居李姐和她兒媳之前因為“給孩子穿多少衣服”吵過架——李姐覺得孩子要多穿才不感冒,兒媳覺得穿太多容易捂出汗,兩人當時都有點急。可沒過兩天,兒媳主動端著切好的水果跟李姐說:“媽,上次是我太急了,說話沖了點,您別往心里去。其實您也是為孩子好,以后咱們早上一起摸孩子的后背,熱了就少穿點,涼了就加件馬甲,商量著來多好?!蹦銊e說,不揪著過去的事較勁,家里的氣氛一下就松快了,再也沒提過那次吵架。就像普希金說的“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家庭和睦,靠的就是這份不斤斤計較的包容。

關鍵時刻能頂得上的兒媳,才是家里的“主心骨”。我遠房表姐去年夏天,表姐夫出差沒在家,公公突然血壓高暈倒在地。表姐沒慌,一邊手忙腳亂打120,一邊翻出公公的病歷本揣在兜里,還不忘給表姐夫發定位、說清楚情況。等救護車來的時候,她還特意把公公常吃的藥裝在袋子里,跟醫護人員說清楚公公的過敏史。后來醫生說“送得及時,再晚幾分鐘就危險了”,表姐夫回來后紅著眼眶說:“多虧有她,不然我真不知道該咋辦,這個家離不了她?!蹦憧?,有擔當不是讓兒媳當“超人”,是有事不推脫、不只會說“這不是我的事”,能一起扛事的兒媳,能讓整個家都踏實。

最后就是真心陪伴,這比啥補品都金貴。現在人都忙,下班回家就抱著手機刷視頻,有的兒媳跟公婆一天說不上三句話,甚至吃飯都各自端著碗在不同房間。但我樓下王嬸家兒媳不一樣,她每天晚上都會陪王嬸看半小時戲曲頻道——哪怕自己不愛看,也會問“媽,這個角兒唱得是不是比上次那個好?您跟我說說這戲講的是啥唄”;周末還會拉著王嬸去菜市場,幫著拎菜籃子,聽王嬸跟菜販砍價,偶爾還幫著搭腔。王嬸總跟我們說:“我不圖她給我買啥好東西,就圖個有人說話、有人陪著,心里暖和?!贝_實,一句簡單的問候、半小時的陪伴,比買啥貴重禮物都管用,能讓家里的親情越來越近。

其實哪有完美的兒媳???就像我媽常說的:“人無完人,只要她愿意用心跟咱們相處,愿意為這個家多想想,就夠了?!币悄慵覂合蹦苷歼@5個細節里的2條,那日子指定差不了;能占3條以上,那真是燒高香了,妥妥的福氣家庭。

你家兒媳有這幾個細節嗎?要是你自己是兒媳,又做到了哪幾點?評論區聊聊,讓大家也沾沾你們家的和睦氣,說不定還能互相取取經呢!



